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寶潔公司化妝品有哪些(如果寶潔歐萊雅)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9)
昨天媳婦兒問了我一個很文藝的問題,如果她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世界,我會怎么樣?
品觀君掐指一算,沒這敗家媳婦兒的話,品觀君大概能買更大的房子,每天開著小車到處浪,膝蓋也不會隔三差五腫到不能走路,甚至還能跟女粉絲有更深入的互動啥的……原來生活還可以這般……茍且。
品觀君離了媳婦兒不行,那么各大化妝品公司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又會怎樣呢?不是排名下降,就是品牌下滑,比失去媳婦兒的品觀君還要茍且。
不信?咱們看!
1、寶潔:我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我
中國市場地位:第二大市場
中國市場業績:約390億元
業績貢獻:約8%
“寶潔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難以接受’”,這是寶潔集團新任CEO戴懷德(David Taylor)在2016年2月公開表現出的不滿。究其原因,是因為2015財年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僅為390億元。
可別真以為寶潔自此就撂挑子不在中國市場干了。要知道,中國可是這個全球第一大日化巨頭除美國之外最大的市場。

如果沒有強大的中國市場作為支持,轉型期的寶潔在總體業績上甚至有被老對手聯合利華趕超的風險,一些銷售業績不錯的品牌甚至可能會跌出寶潔集團的10億美元品牌俱樂部。
在整個2016年里,寶潔中國還算是挺爭氣的,寶潔洗護發品類依舊在中國占據半壁江山,佳潔士、歐樂-B為主力的口腔護理品牌類仍舊在中國占據強勢地位,還獲得了不錯的增長。
在化妝品領域,OLAY品牌正在從渠道到產品上都做出不斷的革新,而SK-II品牌2015年在中國達到了10%的增長。直接帶動寶潔集團整個美妝部門的增長。
反過來看,中國市場上的許多核心品類都是寶潔系品牌的天下,人們的日常生活里也基本少不了寶潔集團旗下的品牌,中國市場也絕對不能缺少寶潔這樣的日化巨頭。
2、歐萊雅:20年的感情,不能說離就離
中國市場地位:歐萊雅第二大市場
中國市場業績:146億元
業績貢獻:7.7%
歐萊雅集團沒有中國市場會變成啥樣?
首先是各大品牌的業績受挫,作為中國市場最大的美妝品牌,巴黎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超過60億元。而數據機構也曾估算過,中國市場最大的高端品牌蘭蔻品牌在中國市場大致的銷售額有35億元。
如果剝去這兩大塊業績,蘭蔻和巴黎歐萊雅在全球市場的地位至少要掉一個檔次,蘭蔻也要和它在全球銷售業績最高的武廣柜臺說再見。

于歐萊雅集團本身,某行業知情人士曾透露中國市場2016年為歐萊雅集團貢獻了146億元的年銷售額,這個數字占到歐萊雅集團總體業績(1892億元)至少7.7%的份額。雖然歐萊雅集團從2016年起不再單獨公布中國市場的財報數據,但中國在2015年就成為歐萊雅集團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其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的。
而且,歐萊雅集團靠中國市場實現了部分高端品牌的迅速發展,例如2016年歐萊雅集團旗下高檔化妝品部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實現了雙位數增長,而YSL品牌直接被中國市場捧成了一個年銷超過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3億元)的品牌。
前陣子歐萊雅集團還慶祝進入中國20年的“瓷婚”紀念日呢,20年的感情,哪能說離就離!
3、資生堂:2020年全球戰略要延期?
中國市場地位:第二大市場
中國市場業績:73億元
業績貢獻:>14.17%
無論是上世紀末初入中國,還是近年開展全球戰略,亞洲最大的化妝品公司資生堂與中國市場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離開中國市場的支持,沒準資生堂的Vision2020計劃要改成Vision2025……
據資生堂2016財年財報顯示,其全球銷售額為8503.0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4.12億元,中國市場在其中的貢獻功不可沒。資生堂中國在2016年獲得了不錯的增長,財年內銷售額同比增長達到11.4%,達到了73億元(1205億日元)。

另一方面,資生堂中國的營業利潤在2016年增長了2.8億元(46億日元),達到了2.56億元(42億日元),這意味著資生堂集團已經在中國市場實現了利潤上的扭虧為盈。
別嫌錢少,要知道,中國市場是除旅游零售外,資生堂所有業務板塊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塊。而資生堂集團也是為了中國市場操碎了心,單為中國市場就曾推出過歐珀萊、悠萊、泊美等5個品牌。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珀萊一個品牌在2015年的銷售額就超過了30億元。
2016年資生堂還在上海開設了第二家研發中心,讓中國成為了資生堂在海外研發中心最多的國家。甚至,為了做好中國市場,資生堂中國一年換兩次一把手的事情也是干過的。
基于2016年在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資生堂中國對2017年的業績增長抱有很高的期望。在資生堂的未來展望中,資生堂2017年的業績目標為80億元(1320億日元),同比增長14%。
對中國市場期望這么高也是有道理的,此前資生堂官方就曾透露,中國市場是資生堂Vision2020計劃中的重要市場,新任CEO魚谷雅彥也動不動就要往中國跑,要是沒了中國市場,恐怕魚谷復興資生堂的大計會更加艱難。
4、雅詩蘭黛:沒有中國市場,就失去大展拳腳的舞臺
中國市場地位:第二大市場
中國市場業績:>45億元
業績貢獻:超過6%
從1993年倩碧進入中國算起,短短24年的時間,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雅詩蘭黛集團最大的海外市場。2015年9月,雅詩蘭黛董事長兼 CEO Fabrizio Freda曾對外透露,中國市場為雅詩蘭黛集團貢獻6%的業績。
據雅詩蘭黛2015財年財報顯示,其2015年銷售額為740.5億元(107.8億美元),換句話說,雅詩蘭黛集團中國市場的銷售業績超過45億元。
雖然這個數字并不算太高,但對于雅詩蘭黛集團來說,如果失去中國市場,很有可能意味著失去一塊重大的增長源。畢竟,雅詩蘭黛在其他市場過得可不算太好。

2016財年(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雅詩蘭黛集團最大市場美國銷售額疲軟,該地區市場表現平平。而中國市場雖然受到了匯率變化的影響(找川普扯皮去),但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財報中也提到,得益于線上業務的提升,中國大陸銷售額獲得高速增長。而這2016財年雅詩蘭黛集團的銷售額也達到了773億元(112.6億美元)。
事實上,雅詩蘭黛集團在中國市場還并沒有展開拳腳,目前雅詩蘭黛進入中國的品牌不到自身品牌總數的一半,在中國市場打入的城市也只有100多個,且目前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了百貨渠道上。由此可見,雅詩蘭黛集團在中國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綜合這些因素,雅詩蘭黛集團官方也曾表示,決定將中國打造成為其除北美之外的第二個本土市場,沒有中國市場,雅詩蘭黛又該去哪里玩?
5、聯合利華:中國好,我才能好
中國市場業績: 約170億元
業績貢獻:約4%
如果沒有中國市場,聯合利華的日子也不見得會很好過。
有史為證:2014財年第三季度,受中國市場銷售大降20%的影響,聯合利華的全球銷售額增幅僅為2.1%,低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3.7%。簡單點說,中國一個市場能夠影響聯合利華全球的表現。
反過來看其實也差不多,中國市場過得好,聯合利華在全球過得也會不錯。通過清理庫存等手段,聯合利華2015財年在中國的銷售業績約為170億元,這一年聯合利的業績表現也相當不錯。

事實上,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保持雙位數增長,中國市場也一直被聯合利華高層看好,2014年時,聯合利華CEO波爾曼曾表示2020年想在中國市場的突破363億元(50億歐元)的年銷。
近兩年,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也開始有更多的動作。2016年1月的時候聯合利華在中國的分銷商數量就增長到了290個。除了日化品類的增長之外聯合利華還在中國市場的食品、飲品領域做出不斷的突破,還在中國電商領域獲得了相當不俗的增長。
6、愛茉莉:少了中國,就依舊局限在韓國市場
中國市場地位:第二大市場
中國市場業績:>46.58億元
業績貢獻:約13.5%
中國資產:4000余零售網點
作為韓國第一大化妝品企業,中國市場在愛茉莉太平集團(以下簡稱“愛茉莉”)眼中,具有絕對的分量。
在2014年的時候,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年銷售額為173.4億元(28570億韓元),而且只有17.6%來自海外市場,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中國,據愛茉莉財報顯示,2014年愛茉莉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為28億元(4669億韓元)。
也是在2014年,愛茉莉官方表示,中國市場的崛起是愛茉莉自身發展和全球化戰略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愛茉莉全球化戰略的重要布局點。即便如今愛茉莉已在中東、北美等市場開始了布局,但如果少了中國市場的超高貢獻率,愛茉莉很有可能還只是一個在韓國強勢的“本土企業”。

據愛茉莉集團2015年的財報顯示,其2015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額為46.58億元(7658億韓元),中國市場業績的年增長幅度達到了64%。而2015年,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總收入343.5億元(56600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市場的貢獻份額仍然達到了13.53%。
雖然在2016年的財報中,愛茉莉并沒有提及中國市場的銷售數據,但愛茉莉2016年高達404億元(66976億韓元)的年銷售額中,增長率達到38%的亞洲板塊正是靠中國市場帶動的。
7、漢高:連膠水都不愿意賣了
中國市場地位: 第三大市場
中國市場也是漢高集團最大增長動力,根據漢高集團2016年的財報顯示,漢高集團在北美市場業績增長僅1.5%,非洲中東市場增長率僅2.5%,而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洲市場業績增長達到了5.5%,而其中做出最大貢獻的國家就是中國。
在2014年的時候,漢高在亞太地區的增長也主要靠中國市場帶動。2014財年,漢高在中國獲得了雙位數的增長,而且業績創下歷史新高。

雖然品觀君只知道漢高中國在2008年的業績是48億元,但2013年的時候漢高CEO羅思德就曾表示中國市場在2015年會成長為漢高集團的第二大市場。
另一方面,漢高中國在2014年的時候已經成為中國市場上第三大洗發水供應商,絲蘊和施華蔻兩個品牌在中國的表現相當不錯。而中國還是漢高核心業務粘合劑的第二大市場,漢高連全球最大的粘合劑生產工廠都搬到中國來了。你說他能離得開中國市場嗎?
8.LG生活健康:失去與愛茉莉競爭的籌碼
2011年的時候,LG生活健康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僅有4.5億元。而當時僅僅靠竹鹽一個品牌最為主力支撐,不過當時LG生活健康曾預測10年后(2021年),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會達到45億元,這與目前愛茉莉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差不多。
可如果沒有中國市場,LG生活健康失去的決不僅僅是45億元而已,甚至可能輸掉與愛茉莉競爭的籌碼。
2015年LG生活健康的高端品牌后(Whoo)就在中國干出了10億元(約1646億韓元)的零售額。后品牌更是在2017年突破了72.88億元(12000億韓元)的全球銷售額,和韓國第一品牌雪花秀不相上下。

另外,LG生活健康旗下Nature Collection綜合化妝品店在中國正式開張,2016年4月才進入中國的SUM:37°通過中國市場的擴張其2016年業績達到了20.59億元。
可以說LG生活健康旗下這些品牌之所有能夠得到這樣的成長,都需要歸功于中國市場,雖然目前是韓國排名第二的化妝品企業,但沒有中國市場的布局,LG生活健康也很難打造出像后這樣能與愛茉莉旗下雪花秀相抗衡的品牌。
雖然品觀君只是假想了一下這些國際巨頭沒有中國市場會怎樣,不過人家肯定是不會舍得對中國這塊大蛋糕松口的。換個方向看,其實全球排名前10的化妝品企業都已經來中國市場了,沒來的都沒進前10。啥原因?你懂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397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