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一代鞋王百麗被收購(鞋王百麗做錯了什么)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20)

“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這句口號代表了百麗最為輝煌的戰績。
但7月27日,這家赴港上市10年的中國最大鞋業企業——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被撤銷,“鞋王”百麗以531.35億港元估值正式退市。
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選擇出售他們所持有的,占比25.74%的百麗股份套現百億離場。
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531.35億的市值縮水超過62%,與10年前上市首日的市值670億港元相比,也縮水百億之多。
今年4月,鼎暉投資二度出手救百麗,曾給人們帶來些許希望,卻未曾想,失望來得這么快。
鼎盛時兩天開一店
衰敗時一天關三家
作為快消品,鄧耀帶領下的百麗有著其他品牌不具備的優勢。據媒體報道,百麗鞋履的開發周期僅為兩個月,生產周期僅為15天,且過半的產品是補單生產,例如一款產品計劃生產一萬件,一般百麗只會生產40%或50%的量,隨后根據市場銷售情況有針對性的追加,這依賴于百麗自身供應鏈的強大:從原材料、生產、運輸到銷售,整個過程只有15天,這不是一般品牌能夠做到的。
即使如此,鄧耀苦心經營幾十年的百麗依然面臨著被收購的困境。距公開數據顯示,2015財年百麗出現了上市后的首次凈利潤下滑,跌幅近四成,截至2016年8月底,公司凈利潤達17億元,同比下降近兩成。2016年,公司同樣做出了盈利預告,稱凈利將持續下降。如今,公司市值估值僅為531.35億港元,較高峰時期跌去約7成。
線下門店的增速也明顯放緩。2014年之前,百麗以不到兩天開一家店的速度擴張,而2014年之后,擴張速度明顯減緩,甚至開始關店,2015到2016年,百麗關店數量達到了366家,平均下來幾乎是一天關一家。2016年6月至8月,百麗在內地關閉276家門店,相當于平均每天關店3家。除極速關店外,存貨劇增也成為百麗新的問題,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公司存貨已達77億元,同比增長10%。

“渠道為王”的時代
成也渠道,敗也渠道!
電商的沖擊讓百麗曾擁有的傳統渠道優勢成為了拖累。據公司發布的2016—2017財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零售營運數據及盈利警告中可知,2016—2017財年第四季度,公司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了6.2%,從這一指標可以看出公司鞋類零售店銷售量處于下降的狀態。
實際上,百麗涉足互聯網是比較早的,2009年,百麗創建了電商平臺“淘秀網”,2011年,百麗又成立優購網,并將“淘秀網”的資源全面移植到優購網中。應該說百麗算是較早發展電商業務的女鞋品牌了,但也僅是將電商品牌作為一個清貨渠道,并未結合自身優勢開發出能夠在互聯網渠道成為爆款的鞋類產品,且當時遇上優購網高管動蕩,CMO、COO先后離職,電商轉型一時成效微弱。
此外,不難發現,百麗衰退的這幾年(2012年以后)也正是Zara這類快時尚品牌(2011年年末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店)崛起的五年。國外大牌的狂熱入駐一定程度上對百麗造成沖擊。隨著年輕人審美的變化,百麗一成不變的通勤款,職業款似乎越來越難以迎合消費者逐漸多元的審美需求。
如今的消費者可以說是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這種選擇權包括渠道選擇和品牌選擇,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品牌甚至可以直接和消費者溝通,越來越多的大牌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讓消費者挑選,甚至曾經同正裝、時尚涇渭分明的運動品牌也開始入侵百麗的領地。
仔細回顧百麗的品牌: Belle(百麗)、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Staccato(思加圖)、Joy & Peace(真美詩)、Mirabell(美麗寶),種類繁多但實在難以準確描述這些品牌的個性和特質,大批的同質化品牌反而使得百麗在新銳倍出的鞋品市場里越來越沒有特點。
百麗在迎合消費者心思上功夫是不到位的。遍地門店其實并不是左右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當消費者的選擇權增多,審美提升時,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更懂”他們的需求,應該建立溝通渠道,而不是構建一個無處不在的品牌和零售體系“強迫”消費者購買。
有人評價稱,“鞋王”的唏噓落幕,意味著以百貨商場為核心的時代正式結束了!百麗的成功興于百貨商場的盛起,百麗的失敗也源于對百貨商場的無限執著;當消費升級,消費者審美提升時,這時“船大急掉頭”略顯笨拙和無奈。
百麗國際CEO盛百椒曾表示“過往百麗未能轉型成功,自己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對市場的變化沒有做出很好的預判,欠缺應對市場更加復雜情況的能力,進而導致了如此局面,沒有找到轉型路徑,主要責任在我。”
盛百椒直言不諱,自己已經65歲了,能力及價值觀上難以再為公司帶來更大貢獻。若此次私有化成功,自己將再工作兩、三年,希望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幫助公司順利轉型過度,若是私有化不成功,公司未來也要以長遠發展為主,不再糾結短期利益,也不再發布季度同店業績數據。“最近兩年,每次開業績會都難受,正是因為有責任感,所以感覺無法交代”。
鄧耀今年已經83歲高齡,盛百椒今年65歲,真算得上是商界老人。兩位老人在互聯網飛速發展、年輕人審美觀念不斷改變的時代,倍感無奈和無能為力,未來百麗是會走出泥淖再現輝煌?還是會如其創始人一般走向遲暮?一時難以定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4324.html
上一篇:庭院建魚池教程(比起陽臺砌魚池)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