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俗語寡婦改嫁啥意思(寡婦三更磨豆腐)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4)
生活的辛酸和苦澀唯有自己清楚。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潸然淚下,感慨命運不濟,一聲聲嘆息掩飾著無奈與孤獨。獨自坐在床頭,透過玻璃窗,呆呆地、靜靜地凝望著星空。久久不能收回眼眸,似在沉思,又像是有所期盼。

生活依然需要延續,白天打工掙錢養家,晚上收拾家務,這就是光棍的苦逼生活。自己的苦唯有自己清楚,沒人傾訴,無人訴說,只能默默承受。有一句俗語這樣說:“寡婦三更磨豆腐,光棍半夜洗衣服”,道盡了生活的五味雜陳。
一,寡婦三更磨豆腐。
寡婦,泛指沒有丈夫的女人。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有這樣一句話:她萬想不到一個像歡龍似的孩子會忽然死去,而把年輕輕的女人剩下做寡婦。在古代,寡婦的成因無非就是三類,一是丈夫因病去逝。二是,接到夫家一紙休書的女人。三是戰死沙場的英雄人物的遺孀。無論哪一種原因,對于女人來說都是莫大的悲哀。

三更,古時候的夜里一共分為五更,一般一更就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一更天從晚上的19點到21點,二更天從21點到23點,三更天從23點到次日凌晨一點。以此類推,一直到五更,代表夜晚結束。
豆腐,大家經常說:“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想必大家對于豆腐都比較熟悉。豆腐起源于我國漢代,有文獻記載創始人是漢淮王劉安。在元代吳瑞的《日本用草》中這樣寫到:豆腐之法,始于漢淮王劉安。
磨豆腐和撐船,打鐵合成古代最苦,最累的三個行業。一般身強力壯的男子都難以駕馭。可想而知磨豆腐的工作是何等的艱辛。在古代,磨豆腐都是純手工制作,一上一下兩個磨盤,豆子從磨盤的小孔中倒入,人推動磨盤旋轉,既可磨成豆漿,再將豆漿倒入柴鍋中加熱,再放入鹵水,即可成為豆腐腦。這就是人們常說:鹵水點豆腐的緣故。最后經過壓制成型,就是我們常見的豆腐了。

有句俗語這樣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俗語透漏了一個關鍵信息就是:豆腐只有早晨的最新鮮。豆腐的制作工藝比較繁瑣,尤其對于古代而言,所以,要想趕在人們吃早飯前把豆腐做好,推到街上去賣,唯有半夜三更就開始工作。
這樣繁重累人的純體力活,年輕力壯的男子尚且吃不消,更何況女人了。這句俗語從側面也反應了。寡婦,雖命運不濟,常受人白眼,被人冷落,可她們依然有頂起一片天的決心。男人才能做好的事情,一個寡婦照樣能做的來,無非就是比別人起的更早,體力不行時間來湊。別人四更起床,我就三更起床。命運對不起我,但我要對的起生活,一個女人照樣能扛起一個家庭的重擔。寡婦不是被人奚落的代名詞,只要敢于付出,勤奮努力,照樣能給家人豐衣足食的生活。巾幗不讓須眉,寡婦照樣勇挑家庭重擔。
二,光棍半夜洗衣服。

光棍,泛指沒有女人的男人。其中有沒有結過婚的“真光棍”,也有離異或妻子身故的“假光棍”。無論是真光棍也好,還是假光棍也罷。共同點就是,沒有女人相依相伴,共同維持一個家庭的運轉。明朝馮惟敏的《僧尼共犯》第一折:哄俺弟子都做光棍,一世沒個老婆。
光棍無疑是辛酸的人生,沒有女人保持家務,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田間勞作,洗衣做飯,縫縫補補。這樣的勞動強度明顯要大于一加一等于二。男人由于基因的原因,身體較女人強壯,適合干體力活。而女人心思細膩,心靈手巧,適合操持家務,比如洗衣做飯,縫衣做被。可這些本來適合女人的活計,光棍只能趕鴨子上圈。

別人家夫妻二人合力,男女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早早的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進入夜晚的休閑時光。可光棍卻完全不同,拖著疲憊的身體,踉蹌地回到空曠的家,屋是冷的,飯是生的。要想不挨餓只有親自做飯。等你吃完飯,人家早睡醒一覺了。
吃完飯并不代表一天的工作的終結,混著汗水和泥土的衣物,同樣需要洗,否則明天只能身披惡臭的衣服去干活。無奈之下只能加班加點,洗衣服。人家夫妻相擁而眠,光棍半夜還在洗衣服。無奈的人生,苦逼的生活。可慢鳥先飛,唯有多付出精力與時間,才能不至于掉隊。光棍是沒有女人,可對人生的態度不能減,同在一片藍天下,別人能衣食無憂,光棍亦能。無非就是多付出些時間而已。別人用來休息的時間他在努力。

寡婦三更磨豆腐,光棍半夜洗衣服。道出了人生的悲哀與無奈。寡婦和光棍命運不濟,生活無助,但不缺乏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辛苦勞累在所難免,一個人照樣能頂起一片天,就看你如何看待生活。不可意志消沉迷失自我。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50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