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1)
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幾乎人手都有一部手機。相信大部分的小伙伴都體驗過NFC技術帶來的便捷。比如,出門帶一部擁有NFC的手機就能刷門禁卡、進出地鐵站。
不過,隨著NFC技術的不斷發展,它所涉及到的應用范圍不再局限于智能穿戴方面,就連我們日常所穿的衣服上也“裝”上了NFC。
在衣服上附著NFC,穿上是何體驗?
或許很多小伙伴對NFC最初的印象是在手機上,只要是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它就起到一碰傳輸、支付消費或者刷公交卡等功能。不知不覺中,它已經慢慢滲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不過,這次NFC技術在生活必需品上也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最近,加州大學一項新研究將磁性超材料集成到衣服上,可以和附近的NFC設備進行數字交互。例如,穿上附著NFC的衣服,可以實現揮一下衣袖就能支付的功能。不僅如此,還擁有NFC智能感應打開車門的功能。

假設該衣服能夠量產,那我們只要穿上NFC衣服出門,就能相互傳遞信息,又能進出地鐵站,手機都不用掏出來,這得多省事啊。
使用范圍有限,技術仍不夠完善
事實上,將NFC技術放入智能穿戴中比附著到衣服上的難度要小一點。究其原因,在于智能穿戴設備的穩定性更強,并不像衣服還要清洗和晾曬。
那么,在衣服上安裝NFC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NFC衣服主要是通過在衣服上布置較靈活的磁感應元件,再將元件調頻到NFC頻段就能實現信息傳遞等作用。
為了讓人身上具有全身的智能連接,該研究小組在不同的地方安裝了無線傳感器,起到信號接收和傳輸的作用,從而形成磁感應網絡。
相較于傳統的NFC只能在10cm內才能有效,此款NFC衣服竟然可以做到在1.2米內都能有效。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全身智能連接的作用。

這讓小黑有個大膽的猜測:當大家都穿著NFC衣服,在排隊付款時會不會相互干擾誤刷卡呀。
當然,這也只是猜測,在實際研究過程中仍有三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磁場干擾、衣服折疊和供電。
為了更好的解決磁場干擾問題,該磁感應元件用排列分散、呈平面且具有柔韌度的微電子自由回路組合而成。為了避免人體干擾,他們通過電場限制和準靜態磁場干擾,達到不被干擾的效果。其次還有一個接地層,能夠防止電場進入人體。

除此之外,也不用擔心衣服折疊會導致信號差等問題,因為在外形上看著像磁感應貼一樣的元件自身就具備柔韌度,可以承受不同程度的折疊、揉搓。而且它還可以做成不同形狀,以達到最佳的信號傳輸和功率分配。
并且,它在供電上只需要準備一個有線的外部電源與NFC讀取器連接起來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該磁感應元件并不是縫在衣服上的,而是通過熱壓的方式直接“貼”在衣服上。即便上衣和褲子并非連在一起,也可以通過感應“貼”實現數據互通。

事物都有雙面性,除了優點之外,該NFC衣服也有缺陷。比如目前該材料只能在涼水中“存活”20分鐘,且日常清洗的耐磨、耐用性較差,性價比并不高。再從它的舒適度和美觀度來看,消費者是否會接受還得另當別論。單從圖片上看,小黑覺得這件NFC衣服確實不好看。
NFC衣服早有實踐,但成效不大
其實,此次將NFC技術應用到衣服上并不是首例。在2017年,耐克和NBA聯名就曾推出過NFC球衣。在球衣中加入了芯片,主要用到了耐克NikeConnect 技術,球迷可以通過球衣獲取與NBA相關的資訊和信息,從而獲得個性化的穿著體驗。

在衣服里鑲嵌的NFC芯片也可以讓穿著者實時獲取球隊和球員的信息。在這里,NFC所起的作用就是信息傳遞。
不過遺憾的是,該球衣的最終反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件衣服的使用成本過高。一方面,NFC本身對手機硬件的要求較高,目前 NikeConnect 應用僅支持 iOS 11 系統以及iPhone 7 及以上機型。還有 Android 4.2 以上系統,且具備 NFC 功能的安卓設備。
另一方面,NFC 還需要軟件端的支持。這也就意味著在購買這件球衣時,你還得配上一部配置跟得上的手機,這無疑是大大增加了消費者的使用成本,讓很多消費者紛紛望而卻步。

根據目前的現狀來看,該項技術在衣服上的實踐并未得到普及。或許不久的將來,等到該技術更完善后,一定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應用和體驗。
圖源:pixabay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725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