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硬底網球鞋哪款耐磨(評測推薦避免入坑)
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8)

在進入正題之前,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打網球需要穿特定的鞋?穿跑鞋或其他運動鞋來打網球可以嗎?” 也有很多器材黨,只重視球拍的參數、材質,認為網球水平的提高光靠球拍就可以,而往往會忽視在打球過程中的步伐調整、揮拍以及球鞋在跑動過程中對足部的支撐。
今天這篇文章,本人就結合這么多年來穿過的網球鞋來做一個答疑解惑,評測內容較為主觀,完全是根據個人的打球喜好來進行,僅供各位球友參考。

記得很多年前看過一篇羽毛球器材的評測文章,其中里面有個觀點記憶猶新,就是與其預算浪費在球拍和服裝上,不如用來買一雙靠譜的球鞋,對你的幫助更大。網球是一項有大量加速、急停和橫向移動的運動,需要更多地考慮鞋的內側外側支撐、全方位的包裹程度和抓地力,以及對腳趾的保護和緩震。
因此,網球鞋更注重鞋子的穩定性、包裹性和耐磨性,而跑步更多的是前后方向的移動,因此跑步鞋通常對于橫向移動的保護較少(也是為了減輕鞋子的重量),而現在的跑步鞋比較熱門的超臨界發泡材料中底也不太適合網球這項運動,通俗一點說就是大家一枚追求的踩屎感的軟彈并不適合網球這項運動,穿跑步鞋去打網球,更容易崴腳。
硬要跨界的話,籃球鞋、排球鞋和羽毛球鞋會比跑步鞋更適合網球,只是網球這項運動的地面一般都比較糙,花了幾百上千購買的生膠羽毛球鞋鞋底在網球場磨幾次基本就廢了。

按照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品牌,網球鞋有可以細分為穩定支撐型、輕巧快速型、耐磨耐操型。按照這三個分類,將幾大主流品牌的產品線大致可以歸納為:

硬地球場

紅土球場

草地球場
有些人偏向于進攻或是需要經常在球場上健步如飛,這就需要一雙較為靈活和輕盈的球鞋,有些人偏向于底線型防守反擊,這時候一雙能夠提供穩定支撐力、重量稍重的球鞋就更為適合。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小白或者新手請忽略這一點,選一雙外觀時尚自己喜歡的網球鞋就好。
穩定支撐型:
這里我們所說的支撐,是指一雙鞋能不能很好地固定住你的腳,而不是讓腳在鞋內滑動,而穩定是指一雙鞋有沒有一定的硬度,防止你的腳踝扭傷或者滑倒。大家一昧迷信的踩屎感和軟彈其實并不適合網球鞋,就連阿迪達斯前幾年最為得意的Boost中底都不敢大面積應用到網球鞋中(只是在Barricade系列和SoleCourt系列的后跟部分稍有應用以達到緩震的目的)。
Ascis Gel Resolution 8

Ascis Gel Resolution 8
亞瑟士的Gel Resolution 8幾乎是一雙零負評的球鞋,至少我認識的球友里很多都穿亞瑟士的球鞋,一致好評。
亞瑟士也繼承了日本人在科技細節上精益求精在設計上保守不思進取的傳統。這么說是因為這個系列的球鞋不管放在哪年,憑借其穩定性、耐用性和舒適性的極度平衡,都可以評為最受歡迎的球鞋之一,而且更適合亞洲人的腳型。
這款球鞋已經出到了第8代,當年也是為法國球員孟菲爾斯量身打造的。鞋子的整體設計加強了靈活度,更強調在跑動時的動態制動力,讓你在變相、加速、急停截擊方面都更為輕松。鞋底的抓地力很強,不會輕易打滑,同時Dynawall技術又兼具穩定性和靈動性,在打球時能給球員提供良好的保護。
把這雙球鞋排在第一位,在于它不犧牲舒適度的同時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穩定和支撐,是平時打球非常喜歡穿的一雙球鞋。
推薦原因:
Adidas SoleCourt Boost

Adidas SoleCourt Boost
這款球鞋是前幾年阿迪達斯在突然砍掉了Barricade這條線之后出來的一款替代產品,也有蒂姆等著名球星代言,但反響平平,今年Barricade系列又重返阿迪達斯的大家庭,而SoleCourt系列越出越少,有可能最終會面臨被砍掉的命運。
雖然不怎么受阿迪達斯待見,但是從定價策略中還是可以看到SoleCourt Boost作為阿迪的網球鞋產品線中的高端定位,這個系列也是本人這幾年最喜歡的網球鞋,前前后后買了四五雙(黑橙色、白色、藍色、白灰色、黑紅色)。
阿迪達斯的優勢在于它的網球鞋設計都非常時尚,在鞋子中底中加入了Boost緩震,在穩定性的同時緩震回彈更為優秀,帶來非常強勁的推進感。鞋子的大底也是全方位的優秀抓地能力,無論是前掌和后跟,腳部用什么姿態急停,都能穩穩地抓住地面,本人是底線型打法,這雙鞋提供了非常出色的支撐和穩定性。另外一點就是鞋子繼承了阿迪達斯球鞋耐磨的優良基因。
推薦原因:
Nike Air Zoom Vapor Cage

Nike Air Zoom Vapor Cage
Nike Air Zoom Vapor Cage 4這個系列是耐克專門為納達爾設計的。在眾多品牌的設計中,耐克的設計是最為出色的,同時也具備了極佳的支撐和穩定性,在雙鞋在硬地上表現也非常好,鞋底有足夠的抓地力,鞋面的支撐性也很足。雖然耐磨性比起亞瑟士和阿迪達斯來說稍差一些,但在耐克眾多網球鞋中耐磨性算是最好的一雙。
值得一提的是這雙鞋的鞋帶設計,獨特的鞋帶設計能給球員提供安全且舒適的緊繃感,鞋子的內側也有大面積的加固,提升了抗扭能力,再加上這款鞋本身就偏硬,因此穩定性很強。
耐克的宣傳上稱前腳掌中加入了Air Zoom,在每一步加速都像是踩在彈簧上的感覺。
推薦原因:
輕巧快速型:
很多球鞋經常會提到輕盈快速。的確,鞋子的靈活性和輕盈性能夠發揮我們的速度,其決定因素包括:鞋子的重量、對腳掌的包裹性、是否合腳、抓地水平如何等等。
輕量型的球鞋是將各方面的優劣勢進行最大程度的簡化之后,做到在維持支撐減重的情況下進行輕量設計。目前市面上比較優秀的輕巧快速型球鞋包括:
Nike Air Zoom Vapor Pro

Nike Air Zoom Vapor Pro
鉤子家的Air Zoom Vapor Pro也是費德勒御用球鞋,耐克獨特的Dynamic Fit包裹性和穩定性非常好,防止在橫向移動中腳打滑的現象。在鞋跟部位也采用了Zoom的科技,提供額外的緩沖。
由于耐克在設計這款球鞋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其輕巧性和多功能性,從而以鞋子的耐磨性作為犧牲代價。本人曾經就穿過這個系列的球鞋,壽命沒超過半年。如果是考慮舒適和輕巧且注重設計的朋友,可以考慮這款球鞋,但如果想要更耐磨的,請移步阿迪達斯和亞瑟士。
推薦原因:
Adidas Adizero Ubersonic 4

Adidas Ubersonic 4
Adizero系列是阿迪達斯主打輕量化的一個系列,其產品涵蓋了跑步、網球、羽毛球等各項運動。在網球產品線中,作為輕量化網球鞋的代表,Ubersonic已經出到了第四代,有茲維列夫和西西帕斯兩位ATP當紅球星代言。
中底采用了近年來普遍用來替代Boost的更為輕便的中底材料LightStrike,在不損失穩定性的同時減輕了鞋子的重量。其鞋舌與鞋面一體化的設計對腳的包裹性更好,但本人并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設計,包括采用相同設計的亞瑟士Court FF,每次穿脫都很不方便,而且對腳面有一定的壓迫感。
推薦原因:
Ascis Speed FF

Ascis Speed FF
雖然給與了亞瑟士Gel Resolution 8很高的評價,而且鞋子是好鞋,但本人對Speed FF并不是很感冒。Speed FF的輕量化的確做得相當出色,動態鞋帶系統也能提高鞋的包裹感,強化多向移動時的穩定性。鞋子的中底采用的是亞瑟士的Flyte Form和Flyteform Propel雙層結構,兼顧緩沖的同時也增加更多回彈。鞋子的抓地能力也不錯。
但是值得吐槽的一點是亞瑟士的鞋碼比較迷離,本人曾按照正常尺碼購買過一雙Speed FF,結果鞋子偏小,穿來打了兩次球,非常勒腳,最后送人了。建議大家先去試穿之后再進行購買。
推薦原因:
耐磨耐操型:
對于經常打球的小伙伴來說,鞋底的耐磨性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果你不想頻繁更換球鞋并節約打球成本,下面幾款鞋值得留意一下:
Adidas Barrcade

Adidas Barricade
打網球的小伙伴一定對阿迪達斯的Barricade系列不陌生。作為阿迪達斯經典系列網球鞋,從之前的狼牙到后來加入了boost材料,到前幾年整條產品線被砍,再到去年的回歸,被封為一代經典的耐操大師用其自身實力證明了什么是經典是不可取代的。
Barricade系列的特點是極耐磨的大底以及出色的抓地能力,能夠讓球員靈活及快速的發揮各種步伐和沖刺,并在舒適、重量、緩震、支撐、耐磨中尋找到一個最佳平衡。本人就曾穿過Barricade系列的球鞋,鞋面的網布已經破了,鞋底的紋狀依舊清晰。
此外,這款鞋在強調了耐磨性的同時,舒適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起Barricade 2017款),非常適合在硬地球場使用穿著。
推薦理由:
Ascis Court FF 2

Ascis Court FF
這雙鞋因為出色的性能,被很多人奉為神,同時也是德約科維奇的首選款式。這個鞋款目前已經出到了2代,由于因為與阿迪達斯Ubersonic一體式襪套的設計原因,對腳有一定的壓迫感,本人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設計。
再說回這雙鞋的中底,Flyteform中加上Gel,緩震效果極佳,襪套設計帶來的包裹感,讓在跑動中更安全且有足夠的支撐。中底的Twistruss科技確保中底的穩定性,并且具有很強的抗扭性(這個科技在亞瑟士的頂級支撐型跑鞋Kayano中也有應用)。無論是向前還是橫向移動,都能獲得足夠的支撐。
推薦理由:
結語:
很多人會問這么多網球鞋品牌為什么只列舉了三家(阿迪,耐克,亞瑟士),會不會有失偏頗?的確,目前市面上很多品牌,比如做網球拍相當出色地威爾遜、海德、王子等,他們的球鞋與球拍比起來,就要遜色很多,如果對球鞋的舒適度和性能要求不高,也可以考慮這些品牌。另外像其他的品牌,如K-Swiss,紐巴倫等,也有相當出色的網球鞋,但在國內這些網球鞋屬于非常小眾的品牌,購買途徑也有限。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904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