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14歲女孩被多人扇耳光(15歲女孩被扇50耳光)
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6)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讓人心痛的視頻。
一位15歲的小女孩在烤肉店吃飯時,被一個黑衣女孩不停地拍耳光,用巴掌拍了20多次后,黑衣女孩又脫掉鞋子,揪住小女孩的頭發,用鞋底狂抽臉,整個過程長達2分鐘,耳光50次!

看到這真讓人難過。
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不斷道歉求饒,但打人者并不手軟,她的同伴一邊哄笑一邊錄影,還在網上炫耀。
錄像在網絡上流傳,網友怒火中燒,引起警方重視和調查。
本來,小女孩去了一樓的洗手間,黑衣女孩兩次叫她上樓去,都沒有得到回應而心懷不滿。小姑娘一回來,就大聲呵斥她,狠狠地打她。

打人者為其罪惡付出了應有的代價,然而,受害小女孩的身心創傷,卻不知何時才能平息。
這項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的研究表明,童年時期所經歷的霸凌,其影響可能從青春期、青春期到中年甚至終身。
暴行已成為許多兒童的童年夢魘,成為他們幼小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創傷。
1.霸凌并不遙遠,它圍繞著每一個孩子
今年四月,河北保定的兩名初中女生,被狂抽了36耳光,她們不敢還手,無力地問為什么要打她。
打人的女孩邊打邊囂張地說:今天我要打你怎么著了!
一個被打女孩的媽媽心疼得不敢看錄像,孩子幾近崩潰;另一個媽媽說孩子在夢中大叫:“別打我!

2018年1月,湖北幾名女中學生輪流掌摑一女學生,被女生扇耳光,站在原地不敢還手,臉部被打得紅腫。
一位15歲的女孩在2017年12月被三個舍友嚴重傷害。他們殘酷到了極點:“他們先打我的頭,然后用腳踢我的腦袋。叫我抽支煙,用皮帶抽打我,把衣服脫掉,睡地上,舔地板,最后把頭伸進馬桶,按著馬桶沖水。
…

這里有一些令人震驚的數據:
全世界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兒童都曾經遭受過霸凌。
也就是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個孩子受到欺凌。
當暴力事件發生時,只有4%的成年人參與其中,11%的同齡人參與其中,85%的情況下沒有人勸阻和幫助。
在2015-2017年間,88.74%的校園暴力案件受害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受到霸凌欺凌的孩子,遠不像“孩子們在一起玩耍”那樣簡單。
作家鄭執在《生吞》中寫道:“孩子的惡是純粹的惡。”
若低估兒童世界可能存在的殘酷,就會低估霸凌的嚴重后果,低估被霸凌者的無助和絕望。

02霸凌始于小打小鬧
暴行是怎么發生的呢?存在以下數據的集合:

欺凌往往始于“吹噓”“辱罵”“流言蜚語”“謊話”等常被忽視的“小事”。
記不記得去年熱搜的《王晶晶遭遇校園暴力》嗎?

從高中起,15歲的王晶晶就飽受校園欺凌之苦,這種迫害一直持續到她畢業工作10年之久。
所有這些都只是開玩笑說“她的杯子值三百萬”而已。
俗話說得好:欺負的本質,就是氣氛。

由這個玩笑開始,感受快樂的同學們,不斷地對她造謠、言語欺凌:炫富、整容、男友無數、女人神經病……最后發展成她“去日本拍電影”的“妓女”。
言語暴力逐漸發展成為肢體暴力,她走在路上無法解釋地被打了十幾耳光。
本來成績優異的女孩,學業失敗,精神崩潰,自殺了好幾次。即使是自殺這種事情,也會受到那些人的嘲諷:“自從我認識她以來,就沒見過她有幾次崩潰過,自殺過幾次,這種招數太老套了。”
受人欺凌的孩子,心理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摧殘,自信一點點地瓦解,他們越來越自卑膽怯,欺負他們的人就越來越得寸進尺。
一位網友說,他小時候受過同學欺負,一直非常害怕那些欺負他的人,受到威脅也不敢告訴老師和父母,他們變本加厲地欺負他,從來不給他坐凳子,直到言語辱罵,最后發展成毆打。
暴徒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暴徒經常是從小打小鬧中試探,天長日久,形成惡性暴力。

03 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兒童是我們手中捧著的寶藏,保護他們免遭霸凌,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愿。
怎樣盡可能地保護他們不受欺負?
向兒童大腦中植入防暴種子
許多童年遭受欺凌的網友說,那個時候被欺凌的人,不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錯,更不知道,一味的畏懼和退讓,會使霸凌的人越來越肆無忌憚。

俗話說:“當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損害時,他就會失去勇氣。”
從小到大,就應該培養孩子“遠離欺凌者,勇敢面對欺凌者”的意識。
能讓孩子讀一些自我保護的繪本和書籍,讓孩子知道,被欺凌,不忍氣吞聲,不自我懷疑。
學習怎樣與人交往,怎樣拒絕欺凌,首先要消滅被欺凌的種子,建立自尊自信,獲得勇氣。


為兒童的身心穿上防暴鎧甲
在《開講啦》中,李玫瑾教授講到,要教育孩子不要惹人,不要欺負人,還要教育孩子不怕事,不要打人,要勇敢地回擊。
一是加強體育鍛煉,如打球、跑步、跆拳道等,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和自信,讓霸凌者不敢隨便欺負他,讓被欺負的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第二,教會孩子團結友愛,多交朋友;孩子們擁有許多朋友,一般不容易受欺負。
三是孩子受到欺負,不要害怕,保持目光接觸,堅決拒絕。若遭到攻擊,在力量不懸殊時,果斷回擊,如用肘力、跺腳、腳趾頭等防身。

四是遇人多的地方,不要逞能,要往人多的地方跑,要求救。
許多網友現身說法,通常霸凌都是從試探開始的,當他發現你不好惹,你就不再是他的目標了,越膽小的隱忍,越容易招來欺負。

邪惡不分年齡,霸凌也不是一夜之間的事,雖然我們不贊成以暴制暴,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惹事,也不怕事”,善良需要刺,不然就是懦弱。
培養兒童心靈最深的安全感
根據 DoSomething. Org這一世界上最大的青年志愿者組織的數據,被欺凌的學生中,只有不到40%的人會主動將這類事情告訴成人。
許多孩子遭受了長期的霸凌,而家長卻不知道,這是最讓人傷心的。
家長是孩子的靠山,是他們最親密、最溫暖的屏障,他們受過那么大的身心創傷,卻不信任父母,不敢告訴父母,這是家長的失職。

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每天相處,要給孩子建立這樣的意識“在爸爸媽媽心中,你最寶貴,我們是保護你的人”,讓孩子記住,不管發生什么事,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
假如孩子受到欺負,家長一定出面幫助他解決,北京中關村二小十歲男孩被欺負后,母親寫了一篇長文《每一對母子,生死相依,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 No》,堅定地告訴孩子“不要怕,你還有我!”
此外,要對兒童進行專業心理干預,必要時轉到其他學校。
俗話說得好:“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是因為他們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更因為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惡習。不要告訴他那是邪惡的,他可以逼死其他人。不要叫他反抗,他會被別人逼死的。”
兒童的世界,有時是很殘酷的,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去處理,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并介入,孩子就會遭受更多更深重的欺凌和欺凌,這種傷害會伴隨他們一生。
每個家長都是孩子生死存亡的關頭,是孩子的祝福和依靠,學會保護孩子,遠離傷害,健康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妥帖的照顧,愿每個孩子,都能遠離惡毒,永沐溫柔。
作家:云開,高級研發工程師,自由撰稿人,愛孩子愛寫作,左手研發,右手文藝,相信只有心中富足,夢想才會開花。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1531.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