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5閱讀(11)
為什么要跑步?就象村上春樹說的:一天跑一個小時,來確保只屬于自己的沉默的時間,對我的精神健康來說,成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功課。至少在跑步時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談,不必聽任何人說話,只需眺望周圍的風光,凝視自己便可。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

一開始從穿休閑鞋走路散步,慢慢變成走走跑跑,再慢慢變成跑跑走走跑跑,再慢慢發現可以連續跑起來的時候,我感覺我需要一雙真正的跑鞋了。從網上查到的資料和問身邊跑步的朋友,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所以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的第一雙跑鞋是亞瑟士。隨著距離從一開始的三公里到后來的全馬,配速從7分到5分。四年時間里,我是跑者,我也是運動產品評測師,這篇文章將從我實際穿過的跑鞋里分別從入門級、中距耐力及競速三大部分給大家一些跑鞋選擇方面的建議,希望你從眾多品牌里選出適合自己的跑鞋。

入門級
入門級指初跑者,初跑者一般分為兩類,一是體重大、沒有運動基礎,抱著減肥的目的。另外一類是體重正常,身體素質略差,目的是增加體質。其實我想說,無論是哪種情況,只要開始跑步了,堅持下去,都會收獲苗條又健康的身體,不管你需不需要。


初跑者由于跑姿沒有固定,身體的晃動較為明顯,在落地時的沖擊較大,觸地時間較長,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底偏厚偏硬的穩定性跑鞋,薄或者軟的鞋底承重后更容易下陷,在增加了觸地時間的同時,更容易形成“坐跑”的跑姿。注重穩定功能的鞋,鞋的重量也相對較大,對于跑步的靈活性及腳踝負重都有影響。如果體重不大的,并不建議長時間穿著。所以當時我并沒有選擇亞瑟士穩定之王K系列,而是選擇了GEL-NOOSA鐵三系列。一是底略厚,硬度夠支撐,后跟全包圍,整體包裹性能不錯。

但是這類鞋通常都需要磨合。穿幾次后跟磨出泡,堅持跑幾次后就能感受到落地支撐后的回彈。后來我入手了雙國產的必邁42K,這雙磨合的時間更長一些,大概用了將近一百公里。再后來有了李寧的云5,從穿著感受來講,我更愿意把他劃分到初跑者推薦這一類,這雙鞋不需要磨合,支撐和回彈都不錯,包裹性可以再加強。我還穿過361國際線的某雙,說實在的,幾年了我嘗試了幾次還沒有找到感覺,所以不作推薦。

中距離耐力訓練
跑步一段時間后,隨著距離越來越長,對于鞋的舒適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這個舒適度大多與鞋的緩震有關。當你落地后腳掌蹬地向上的反彈就是緩震,好的緩震鞋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只是軟,它能減輕著地時對膝蓋的沖擊力,也能在蹬地時給予更大的回彈反饋。這類鞋是選擇是最多的,因為覆蓋的跑者范圍最大。既適合初級進階跑者、也適合中階高階跑者中長距離耐力訓練,所以各大品牌都會有幾系列的緩震跑鞋。它較穩定性跑鞋輕,彈,在中長距離后程不卸力,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我穿過的跑鞋里面推薦,亞瑟士N系列、阿迪BOOST爆米花系列、索康尼ISO系列、李寧嵐系列、耐克飛馬系列、薩洛蒙城市路跑系列、迪桑特BLAZE LITE跑鞋。這些跑鞋基本上都不需要磨合,穿上就可以跑,中長距離的耐力訓練如果選不對鞋,那是真的很痛苦,有這么多的緩震跑鞋可選,應該不會出錯。

競速類跑鞋
隨著跑齡和跑量的增加,更多的跑者都會越跑越快,有些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后,進步神速,對自己在賽道的表現也會有更大的期待,這時候就需要為賽道競速而生的跑鞋助你達成PB。這類跑鞋,以輕和包裹性為主,為了減重會減弱甚至舍棄掉比如穩定和緩震的功能,讓你在比賽的亢奮狀態下感覺不到鞋的重量和存在,以達到腳和跑鞋融為一體的狀態。


亞瑟士虎走系列、多威9619、薩洛蒙小紅鞋,也穿過能給人非常驚喜的咕咚42K及李寧赤兔,這兩雙屬于一穿就喜歡,越穿跑越快的中階跑者PB鞋。

總結來講就是:初跑者如果體重較大,選擇穩定性能突出的如亞瑟士K系列、耐克全掌氣墊鞋等;如果初跑體重不大的,可以直接選擇中長距耐力訓練的緩震鞋,這類鞋適合大多數跑者,如果在參加馬拉松時對速度沒有特別要求的,也可以選擇此類鞋來享受比賽;如果一心想要速度想在賽道PB的,那么就選擇競速類跑鞋,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穿4%嘛,如果跑力達不到更高水平的,一般是駕馭不了競速跑鞋的,想想全程42.195下來那啪啪啪腳板拍地的聲音,都能感覺那火辣辣的疼。

當然每個人身高體重跑姿等的不同,對于鞋的腳感也盡相同,我還穿過薩洛蒙莊主2跑過全馬,還有什么都不穿的赤腳大仙。所以這篇文章只是從我實際穿過的跑鞋里給大家一些參考,再結合自己的喜好,趁著雙11,趕緊買買買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248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