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鐵道部優秀教師(奮斗的青春才美麗)
發布時間:2024-09-05閱讀(18)
當吳悅獲得國家獎學金,并于今年五四青年節當日被《人民日報》作為優秀學生代表之一推介,認識他的老師同學并不感到意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鐵道部優秀教師?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鐵道部優秀教師
當吳悅獲得國家獎學金,并于今年五四青年節當日被《人民日報》作為優秀學生代表之一推介,認識他的老師同學并不感到意外。
2016年9月考入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卓越班。四年間,先后獲得學校優秀團員、河北省“三好學生”等榮譽,在班內首批光榮入黨,每學期均獲校一等獎學金,連續三年獲安鐵獎學金,累計獲得各種競賽獎項40余項,今年在研究生預推免中以專業第一成績獲得同濟大學直博資格......
吳悅經過四年的努力,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格外精彩。一如他的座右銘:“奮斗的青春才美麗。”在校期間的每一天,吳悅都是早早到教室,很晚回宿舍,沒課的時候,他就會泡在圖書館里。專業詞匯被方框框起,關鍵數據用紅線醒目標出,老師補充的知識點寫在課本空白處,個人注解用鉛筆記在文段旁邊。在他的每一本專業書和筆記本上,錯落有致的各色筆跡布滿其間。有時僅僅一節課內容,他就會寫幾十頁的學習筆記。遇到難點知識和重點專業問題,他還會反復推敲、前后對比梳理,并會向老師同學請教、討論,直到問題“柳暗花明”。
四年間,90%以上專業課成績在卓越班排名第一,每學期總評成績都位列全班之首。曾有學弟詢問“秘訣”,他的回答很簡單:“學習有方法,竅門在踏實。”去年,學校組織“加筋擋土墻”比賽。已經大四的吳悅主動聯系研究生學長和低年級學弟,很快就組成了3支跨年級戰隊參加比賽并都取得了不錯成績。他所在的戰隊因一個小失誤與冠軍失之交臂。賽后,面對失落的隊友,他用手機給每人發出一條信息:“重在參與,在挫折中成長。”
從一年級起,吳悅在麻省理工訪問學者喬文濤老師指導下,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級大創項目“基于參數化設計和自動化控制的智能遮陽窗”。科學研究并非易事,且該項目還涉及多學科交叉。面對知識儲備不足的困境,吳悅與同學開始了漫長的充電之旅。有困惑了,就咨詢研究生學長或組隊求教老師,有時還跨學院求教學習。為調試單片機線路,他常常一整天泡在研修室。為將模型圖紙轉為實物,他每周幾次去校外修改加工,身影穿梭于圖書館、研修室、自習室、五金店、亞克力加工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用拼裝形式完成了設計和實物制作。一年后,項目順利結題,成功申請專利“智能遮陽窗”,并發表論文1篇。
大三參加學校結構設計大賽,吳悅和組員們連續三天每天工作接近20小時,最后按時交出滿意作品。2019年參加“挑戰杯”競賽,他兩天不眠不休整理完善相關材料,直到系統截止前的最后幾秒完成提交。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一路上他都在準備項目展示內容,夜深人靜,他還在寢室里梳理思路與臺詞;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優秀實踐成果獎決賽評選匯報前,他即將遠行參與推免面試,仍跑到研修室反復調整電機線路,修改匯報講稿……
“人的一生就像負簍前行,學習和生活就是在拾取。我永遠不知道路邊的石頭是否為珍寶,唯有抓住每個,放入簍中。讓時間去檢驗它是否奪目,讓自己去明白我不曾錯過。” 吳悅這樣說,也這樣做。2018年河北省大創年會,吳悅獲得項目展示類特等獎;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優秀實踐成果答辯,他斬獲一等獎;第二屆“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他參與的企業項目獲得金獎和卓越工程獎。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如今,吳悅正向著自己心中的“詩與遠方”再次起航出發。(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鐵風)
作者:周洪松 鐵風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45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