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播音主持穿啥(衣服服裝)
發布時間:2024-09-05閱讀(14)
有朋友問:衣服的服為什么是輕聲,而服裝的服是二聲,有什么邏輯在里面嗎?
這個問題,涉及到普通話中詞的輕重格式。

不懂就問,查字典也行
什么是詞的輕重格式?
在漢語普通話及各方言中,一句話里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中的每個音節都有輕重強弱的不同,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除了音節與音節之間聲調的區別外,還因為構成一句話的詞或詞組的每個音節,在音量上不均衡,也就是說,雙音節或多音節詞的各個音節有著約定俗成的輕重強弱差別,稱為詞的輕重格式。
我們將短而弱的音節稱為輕,長而強的音節稱為重,介于二者之間的稱為中。

腦補概念
雙音節詞的輕重格式及發音訓練:
在普通話中,雙音節詞輕重格式有三種,其中以中重格式最多。
1.中重格式:
日常 打通 交通 假如
當代 寶貴 妥協 節奏
黃金 閱讀 煙火 牲畜
清早 騎馬 微風 大衣
獨自 全身 投機 自信
2.重中格式:
經驗 視覺 界限 顏色
聲音 形象 重量 氣味
美好 情感 價值 背景
作品 標準 聲響 傳統
規律 遷就 浪漫 古典
3.重輕格式:
清楚 嘮叨 力氣 痛快
喉嚨 葷腥

綜合練習(1):選自錢鐘書《七綴集》
在日常經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諸如此類,在普通語言里經常出現。
練習(2):同上
風氣是創作里的潛勢力,是作品里的背景,而從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們閱讀當時人所信奉的理論,看他們對具體作品的褒貶好惡,樹立什么標準,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風氣究竟是怎么回事,好比從飛沙、麥浪、波紋里看出了風的形態。
練習(3):同上
一時期的風氣經過長時期而能持續,沒有根本的變動,那就是傳統。傳統有惰性,不肯變,而事物的演化又迫使它以變應變,于是產生了一個相反相成的現象。傳統不肯變因此情性形成習慣,習慣升為規律,把常然作為當然和必然。傳統不得不變,因此規律、習慣不斷地相機破例,實際上作出種種妥協,來遷就演變的事物。
練習(4):選自范長江《中國的西北角》
扁都溝走完,我們的視界立刻從祁連山中解放出來,豐沃平廣的張掖盆地,披上無邊的雪錦,村落、林木、溪流、牲畜、行人、炮煙……一一地進入我們的眼底,我們立刻感到人類社會的再臨,我們出了扁都口才算到了自己的“家鄉”,窮荒絕地的祁連山里,真有把人退回到千年前的凄涼!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528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