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5閱讀(24)

貴陽市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內處處綠意盎然,碧水青山吸引游人前來游玩。新華社
本報見習記者 | 甄敬怡
本報記者 | 白雪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十年征程漫漫,十年大道如砥。回望十年的發展改革進程,綠色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匠心獨運丹青手,萬里山河起宏圖。育“綠”十年,風雨兼程,氣象萬千。
十年奮進,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冬奧藍”不再像“APEC藍”“閱兵藍”一樣成為熱詞,因為如今藍天白云已成常態。而在2013年,北京一年中重污染天數就有58天。
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在快速發展中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明顯的短板,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p>
問題所指,改革所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展理念的先導性尤為關鍵。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和全局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
啃硬骨頭、涉深水區,自上到下、由淺入深,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深層次改革加快推進。
這十年,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持續完善。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同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出臺。為我國生態文明領域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并作出總體部署,擘畫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此后,數十項改革方案相繼落實,構建起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四梁八柱”。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補償制度等重大改革舉措陸續出臺,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在福建、江西、貴州和海南四省先后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增強,引領生態文明建設不斷走向深入。
這十年,生態文明地位之重前所未有。
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如山間的塊塊瘡疤讓人觸目驚心。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推動問題整改解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重拳出擊”,秦嶺北麓由“無序開發”到“有序退出”,終至如今的生態恢復。2020年4月,在這里,首提“國之大者”。他強調:“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
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之一;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中國是其中一個。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就要把黨和國家的全局利益、長遠利益牢記心頭、落到實處。通過黨內法規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包h中央統一領導下的黨政同責,成為解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連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一起,撬動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格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記者說。
這十年,生態環境改善成果持續造福于民。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從“盼溫飽”到“盼環?!?,從“求生存”到“求生態”,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期望值更高。
對4.42萬戶17.02萬人實施生態移民搬遷,甘肅武威探索出高深山區貧困群眾易地搬遷脫貧致富和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互促共贏的新模式。十年間,一個個生態移民、生態扶貧的范例,助力脫貧攻堅這場“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十年來,全國約1/3的行政村深入實施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行政村覆蓋比例達90%以上,千萬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塞罕壩機械林場筑起的“綠色長城”,幫助數以百萬計的人遠離空氣污染,保障清潔水源供應。十年來,中國積極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2021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森林蓄積量達到194.93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0.32%。
清流碧水潤民心,大江大河展新顏。長江沿江省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行動指南。十年來,全國各地新建污水管網9.9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088萬噸。
這十年,生態文明建設公眾參與愈發廣泛。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十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除了植樹護綠,更多群眾自覺踐行垃圾分類、節水節電……越來越多的人用點滴行動守護美麗中國。
帆布袋、環保袋逐漸取代很多人手中的塑料袋。綠色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的背后,有政策文件的規劃指導和部門的協同落實?!蛾P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指導推進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治理,成立由22個部門組成的塑料污染治理專項工作機制,統籌協調相關工作。以機關、家庭、學校、社區、出行、商場、建筑等七大領域為重點,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全面推進。因地制宜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扎實推進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節約糧食反對浪費行動,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成為更多人的自覺選擇。
“生態文明改革領域覆蓋面越來越廣、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系統,從污染防治、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再到‘雙碳’、山水林田湖草沙等都有涉及。與此同時,改革的系統集成性和協同增效性也越來越強。”常紀文對記者表示。
十年篤行,激發綠色發展動能
2013年秋天,主席訪問中亞期間,在一次演講回答提問時談到了中國的未來:中國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中國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是時代的一道難題,中國共產黨人敢于并善于破題、解題,出卷、答卷。十年來,黨中央對發展和保護辯證關系的回答,指明了中國堅定不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道路,堅決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按下了中國綠色發展之鍵。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轉變發展方式需要戰略定力的堅守和不懼風浪的勇毅。這十年,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綠色發展中行穩致遠。
“事實證明,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加大生態環保力度,創造了大量新的綠色增長機會,提高了經濟發展質量?!敝袊鐣茖W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說。
有所為,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有所不為,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久安鄉曾是十年前貴陽花溪區最富裕的鄉鎮,長期采煤激活了經濟,卻使地下水源受到嚴重污染,山林土層遭受破壞,生態持續惡化,發展難以為繼。之后,久安鄉陸續關停了境內所有煤礦,發展以茶產業為支點的綠色經濟。十年轉型,歷經陣痛,煤山終蛻變為“生金”的綠色茶山。
2016年,貴州獲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綠色發展上漸開新局?!百F州省牢記‘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囑托,協同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綠色新動能新經濟培育力度,‘十三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4.3%,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5%,經濟總量從十年前全國第26位上升到第20位?!辟F州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對記者說。
不只貴州,十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定力”激發綠色發展的“活力”。我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交出亮眼的“綠色成績單”: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年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3億噸、水泥4億噸、平板玻璃1.5億噸重量箱。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9.4%升至2021年的15.1%。
能源結構調整穩步推進。2021年,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較2012年增長2.4倍,目前已突破11億千瓦。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5%,較2012年提高11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
資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2012~2021年,我國以年均3.0%的能源消費增速和基本平穩的用水總量支撐了年均6.5%的GDP增長。十年間,我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實現節能量達到約14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4億噸。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350萬輛,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凸顯。這是堅持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所帶來的新機遇、新動能?!眹野l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對記者說。
綠色,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十年擔當,書寫合作共贏之諾
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大勢。中國順勢而為、奮發有為,積極主動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參與引領全球氣候治理。
2020年9月22日,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將用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從碳排放峰值實現碳中和,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強度降幅。世界,關注著中國行動。
“黨中央作出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以來,中央層面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國家發展改革委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推動印發實施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文件,目前,‘1 N’政策體系已經構建,碳達峰碳中和重點工作扎實有序推進,這項重大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表示。
以實則治,行勝于言,中國的“雙碳”目標和務實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強勁動力。從建設美麗中國到共建美麗地球,中國一諾千金,兩年如是,十年亦如是。
十年擔當盡責。中國堅持落實《巴黎協定》,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超額完成自主貢獻目標。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中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推動各方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等核心問題達成共識。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十年進取有為。不斷提高碳排放強度的削減幅度,不斷強化自主貢獻目標。十年來,中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34.4%,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去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讓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果舉世矚目。《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在云南昆明舉行,會議及其成果為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進程和各方達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注入強大政治推動力。
十年立己達人。中國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截至2022年6月,中國已與38個發展中國家簽署43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開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積極開展能力建設培訓,累計在華舉辦45期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培訓班,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非洲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拔覀儗τ跁r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019年3月23日,主席向意大利總理孔特談起如何看待發展變化的“中國視角”時指出。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站在這樣的時間視角,回望十年來一個個閃爍的發展改革坐標,繼續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千年大計。
厚植綠色底色,建設美麗中國。繼往開來,篤行不怠,終將不負青山不負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6565.html
下一篇:綠豆要泡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