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5閱讀(43)
中央電視臺《第一時間》報道
近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對蘇州市公安局高新區公安分局破獲的一起炒鞋詐騙案進行了報道。
“135萬元,居然沒買到一雙真鞋!”
近年來,因為某些限量版鞋子被追捧,導致這些鞋子不僅難搶到,而且價格不斷攀升。對此,一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利用這種限量版鞋子價高難搶的特點實施詐騙。黃某到蘇州市公安局高新區公安分局獅山派出所報警,他其實是個“炒鞋“的年輕人,通過轉賣球鞋賺取差價,卻被在網上認識的十分信賴的“朋友”嚴某給騙了,在黃某這里交了定金等著拿鞋的客戶,最后只拿到一批假鞋。
“鞋圈”小伙相見恨晚,信任升級大量購貨

黃某在某社交軟件上結識了與自己擁有相同“鞋圈”愛好的嚴某,兩人相見恨晚,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平時聊天中,嚴某時不時分享給黃某一些自己“收藏”的鞋子照片,成堆的鞋子中不乏幾萬塊一雙的暢銷款。嚴某還自稱在成都等地擁有不少實體店股份,甚至發視頻給黃某看,表示有很多靠譜的渠道可以買鞋,這讓黃某對嚴某的經濟實力深信不疑。

黃某受嚴某委托在蘇州搶一雙女鞋,轉手倒賣便輕松賺取2000元。初次試水就嘗到“甜頭”的黃某對嚴某信任升級,開始委托嚴某大批量拿貨。黃某在各個鞋子交易平臺發布賣鞋信息,很快便吸引大批量的客戶。2019年5月到6月,黃某先后收取約40名客戶的定金或全款,如數轉賬給嚴某,共計135萬余元。
可奇怪的是,最早一批訂貨的客戶一直沒拿到貨。面對黃某的催問,嚴某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發貨。無奈之下,黃某只能前去嚴某老家討個說法。幾番爭執之后,嚴某同意先發一批貨。6月底,客戶說貨到了,發照片給了黃某。可對鞋子十分熟悉的黃某一看便知道,這些全是假鞋。直到這時,黃某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立即報警。
縝密偵查拆穿謊言,虛榮小伙揮霍贓款
面對這類新型案件,高新區警方非常重視,立即開展偵查,最終偵查員在嚴某老家將其抓獲。到案后,嚴某卻拒不承認犯罪事實。“我也是受害者,我這些錢也打給其他人要去買鞋的!”面對警方訊問,嚴某“言之鑿鑿”。

為了查證,辦案民警圍繞嚴某的日常生活軌跡展開調查。實際上,嚴某收到黃某轉來的錢以后,根本沒把錢再打給所謂的“上家”買鞋,而是全部用于個人揮霍。
面對證據,嚴某終于承認了犯罪事實:所謂全球有買手、清關有資源、鞋店有股份,這些都是子虛烏有。

2020年12月份,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一案件。一審宣判嚴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處罰金一萬多元,并責令其退出尚未追繳的贓款發還被害人黃某。嚴某不服于當月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今年3月8日,上訴被駁回,維持原判。
警方提示
“炒鞋”一夜暴富的神話在年輕群體中不斷傳播。事實上,“炒鞋翻車”現象并不鮮見,在此類案件中加害人和受害人更呈現低齡化傾向,且存在“擊鼓傳花”交易鏈條,對炒物的資本游戲應當警惕,不能盲目跟風,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態。
來源:蘇州公安微警務
來源: 江蘇警方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6980.html
上一篇:蘇菲亞鞋業(蘇菲爾女鞋破產)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