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網紅推薦黑芝麻丸(話說補土這款擼串時必點的美味)
發布時間:2024-09-10閱讀(16)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療養。自然的產物是最適合脾胃的“補品”,草木蟲魚,瓜果菜蔬,無分貴賤,皆可成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學活用,當自己的“調養師”。
醫學指導: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 盧傳堅 教授


牡蠣這個名字對大眾來說有些生僻,但要說起它的另一個名字--生蠔,想必老少皆知。在南方近海的城鎮上,常可見街邊一排叫賣“烤生蠔”的小攤,新鮮的大個牡蠣撬開殼后在烤架上烤得滋滋響,白嫩的蠔肉撒上金色蒜蓉和綠色蔥花后更是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精明的商家還會在旁邊擺上小牌子,說牡蠣吃了可以“壯陽、滋陰、美容”,引得路人成群光顧。牡蠣是不是真的有這么多功效?中醫又是怎么看的呢?

中醫用牡蠣入藥,用的是它的殼。《本經疏證》中說牡蠣殼“味咸平,性微寒”,關于它的功效也有個傳說。
傳說大海邊有個漁夫每日出海打漁,有一天救回了一個非常瘦弱的落水女孩,他見女孩無家可歸,便收養了她,女孩十分感激。有一天,漁夫出海遇上了暴風雨,他抱著一塊木板苦苦支撐了很久,最終僥幸爬上了岸。自此之后,他便因為驚嚇過度生了病,而女孩聽說牡蠣殼能夠鎮靜安神,便每日頂著風吹日曬,在礁石縫里辛苦地尋找。龍王聽說這事后,贈了一些肥大的牡蠣種供女孩在海邊放養,漁夫吃了牡蠣殼煮的水后,病一天天好了,而瘦弱的女孩吃了牡蠣后也一天天變得強壯起來。

細解本草
從傳說上看,生蠔確實有一定的“強壯”功效,這種說法也并非空穴來風。首先,海味多咸,咸可以入腎,因此很多海產都有“補腎”的作用,如海馬、海龍等。雖然“男人吃了壯陽,女人吃了養陰”這種說法過于夸張,但味咸入腎的牡蠣肉確實有一定的補腎效果,《證類本草》中確實也稱牡蠣“肉煮食,主虛損……兼令人細肌膚,美顏色”。這可能和牡蠣肉那如牛奶般細膩的質地有關,再加上它是“血肉有情”之品,有滋補腎陰的功效,陰血足了,皮膚便能變得水潤細膩,因此它的“美容”功效倒也說得過去。至于“壯陽”一說便有些縹緲了,最多是個間接作用。中醫更常用的是牡蠣殼,這種材料更易獲取和保存。

牡蠣殼常用于潛陽安神,在自然界中,潮水的涌起就像陽氣浮起,而生于海中的牡蠣有潮漲開殼,潮退閉殼的特點。漲潮時張開殼吸水,就像把陽氣吸到陰分中一樣;而在退潮時它又迅速地關殼攏住水分,就像把陽氣鎖在貝肉中。古人觀察到這一現象,認為牡蠣善于“召陽歸陰”,也就是能把因驚嚇或發怒而上越的陽氣“吸”回來,并牢牢地“鎖住”,因此有安神定驚的作用。

本草功效
牡蠣殼尤其適用于受驚嚇之后的心神不定,或虛熱盜汗的治療中。

人受驚嚇后,陽氣會上沖,因此會心慌心跳,陽氣浮越在上而不能入陰,導致有些人“嚇到睡不著覺”。有些女性在更年期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潮熱盜汗的現象,部分是由于陰虛陽浮所致。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服用一些滋陰藥外,中醫還會配上一些如牡蠣這樣的潛陽藥,將浮越在上面的“虛熱”收攏到陰分中,這樣人的陽氣就會“下潛”,汗液也會內收,才能“安心”地睡個好覺。
活用本草
雖說牡蠣殼才能入藥,但在日常生活中,讀者們應該更想美味與健康一同享用。因此本期的前一道膳食用的是牡蠣殼,以取其安神及止汗的作用,最后一道膳食則用牡蠣肉,重在滋陰養顏,讀者可按需選用。成品牡蠣殼可在藥鋪中買到,雖說家庭可也制備,但恐有些外殼清洗不凈,建議還是買成品為好。
牡蠣水鴨湯

材料:新鮮水鴨肉1500g(約半只左右),生姜數片,牡蠣殼30g,茯苓20g,精鹽適量。
做法:牡蠣殼和茯苓裝入湯料袋中。水鴨肉斬塊,洗凈后先焯一遍,加入姜片放鍋中。鍋中放水燒開后,加入湯料袋,轉小火煮1小時左右,取出湯料袋,關火前加鹽調味即可。該湯適合用于受驚嚇后失眠不安的情況,伴有多夢紛紜,心慌不安,茯苓可用茯神替代(藥店有),效果更好。體虛者還可在湯里加入適量人參片(3-5g,放碗底沖服),可加強安神作用。

生蠔紫菜湯

材料:新鮮生蠔300g、干紫菜200g,豬肉100g,芹菜1-2棵。
做法:新鮮生蠔洗凈,芹菜取莖切粒,豬肉切肉末。鍋中放冷水,先放入生蠔和肉末,煮開后再放入紫菜干和芹菜粒,關火前加少許鹽或魚露調味,即可飲用。新鮮生蠔本身的滋味便很鮮美,因此不需加太多佐料。對于體型偏干瘦,肌膚不潤,胃口尚可者有改善體質作用。
點擊“閱讀原文”
瀏覽補土論壇,還可獲取更多資訊哦~

專家介紹

盧 傳 堅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弟子,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才培養對象,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銀屑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現任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免疫學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免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委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分會銀屑病學組副組長,廣東省中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中醫藥學組組長等職務。
主持并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多項;主編出版專著20部(英文專著6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SCI收錄6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軟件著作權共9項,國家中藥新藥臨床批件1項,中藥新藥研發成功轉讓2項,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共12項。曾榮獲“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首屆杰出女中醫師"、“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南粵巾幗創新十杰”、“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流派
編輯:王軍飛 責編:宋莉萍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給我好看的人
越來越好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0846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