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養白鴨的技術(漂亮的白鴨人見人愛)
發布時間:2024-09-10閱讀(10)
白鴨做肉鴨,全生長期是50天,從45日齡開始出售,到50日齡出售完畢,平均體重7.5斤。從養殖周期來講,養白肉鴨,資金回籠快,無論虧盈,立竿見影。
白鴨比泥鴨抗凍,適應環境能力較強,抗病毒能力不及泥鴨,容易生病。
鴨苗前三天的適宜溫度是35℃~32℃,3到7日齡適宜的溫度是32℃~25℃,10日齡后在15℃大環境中能良好生長。
白鴨怕熱,太熱的天氣會中暑,因此,植被保護良好的魚塘和深水魚塘比較有優勢。鴨子太熱了知道下水洗澡降溫,當因為環境太差造成鴨子出現中暑的癥狀時要及時采取避暑措施,中暑的癥狀一般都是鴨頭觸地或搖頭,個別有紅痢、癱瘓翅膀下垂,當個體出現這種狀況時,一定要將鴨群趕到陰涼的地方去,對發病嚴重的個體用涼水拍頭,針刺鴨腳上的突出血管放血治療,喂料時采用多維拌料。
白鴨吃料與氣溫有非常大的關系,在氣溫低的時候會猛吃,在暑熱天氣,吃料分時段:白天吃得少,傍晚和清晨吃得多,因此,暑熱天氣,要加大晚上的喂食量。

白鴨批量養殖
我們在喂肉鴨期間,通常是每天喂兩次或者三次,按照峰值一千只吃七到八包的數量來安排,至少要配置飼料桶4個,桶容量是80到100斤。飼料桶要增加防雨蓋帽,下雨天要蓋起來。
每次喂料的時候要確保上一次是全部吃完。每天早上檢查飼料桶內飼料,以吃完為標準,比如傍晚喂3包,第二天早上檢查吃得干干凈凈,喂料的時候鴨子饑不擇食群起搶食,說明是正常的。
正確添加喂料的方法是早上鴨子搶食的數量,比如早上先喂一包,如果能夠秒殺,那么就意味著當天晚上要增加一包。反之,如果第一包沒有搶食而且原來的飼料桶內還沒吃完,那就說明增量太快,需要減量。
白鴨生病的前兆也就是第一特征是采食量下降,所以,每天喂料和添量非常重要。一般來說,一千只白鴨每超過三天會增加一包的食量,如果喂食量不增反而減少了,說明鴨群生病了。
當鴨子持續兩三天都沒有增加食量,保持相對平穩或者略有下降的情況時,說明鴨子有了厭食癥,我們需要先嘗試做饑餓刺激,就是晚上不喂,讓它們挨餓,一般來講,挨餓一晚上后,第二天再次喂料時,鴨子會不再挑食而是狂吃,大有一種食量大增的感覺,能當天恢復。恢復后出現比平時的食量明顯增加,這就是正常的,
如果通過饑餓刺激仍然不能促進鴨群恢復食量,那么,就證明鴨群出現了亞健康或者有生病的跡象。需要進行健康檢查:包括糞便觀察,運動觀察和對明顯異常的鴨子進行解剖。

白鴨養殖
白鴨生病的第二特征是精神狀態差,沒有什么警覺性,動作遲緩,慢慢吞吞的感覺,而且是走幾步就喘得厲害,要停下來不想走的那種。
當出現兩個特征的時候我們經常采用的是抗生素 磺胺增效劑藥物拌料,集體給藥,連喂2~3天。
白鴨藥物拌料的方法是每次拌全天吃料的二分之一,比如,全天吃料20包,我們拌料10包,拌料前,先讓鴨子餓兩三個小時,確認所有飼料桶內沒有飼料,然后開始拌料,這種方法是為了讓每一只鴨子都能吃到藥物。如果飼料桶內沒有清空而且鴨子也沒有很餓,那么容易出現不餓的鴨子吃不到藥物。
白鴨生病的第三個特征是糞便不成型,甚至會出現綠便,水狀等,特別是出現像發霉似的綠便,那是很糟糕的。這時候,體質弱的會先發病,行為異常或者死亡,我們常常是解剖最先死亡的幾只,對癥治療。
病毒預防方面,白鴨全生長期一般打三針,也就是打三次疫苗,每次疫苗要加配抗生素比如先鋒霉素等,主要是預防禽流感,黃病毒,肝炎,腸炎和漿膜炎,打疫苗的時候很多種病毒是可以同時給藥的,比如針對黃病毒、腺病毒、流感、副黏的四聯抗體。三次疫苗注射的最佳時間點分別是1日齡,3日齡,7日齡,這三個時間點的優勢是鴨子小,劑量小,節約錢,如果超過15日齡,那就得采用大劑量了,很費錢,不合算。
流感疫苗注射后七八個小時內,鴨子會不吃不喝,身體發熱。因此,注射流感疫苗一般選擇在傍晚進行,打完針后讓鴨子回棚休息,藥物反應結束后剛好趕上第二天早上的出棚,確保正常吃食。
鴨子每次打疫苗都要注意天氣變化,最好是晴朗溫和的傍晚或者早上進行,防止藥物反應期間鴨子出現環境應激。

白鴨高密度養殖
白鴨全生長期很短,鴨群彼此不會互相撮毛,因此不用斷喙,白鴨的羽毛生長比泥鴨快,全生長期也不用喂羽毛粉,養殖密度可以比泥鴨大一點,我們鴨場養殖白鴨十畝魚塘放養1500只左右,養殖泥鴨十畝魚塘1200只。從這個角度來看,養殖白肉鴨比養殖泥鴨要省很多人工。因為泥鴨要斷喙,還要喂羽毛粉還要每天趕下水兩三次,明顯要多投入很多時間。
在飼料喂養方面,前三日齡是吃開食料,我們鴨場是用小雞料來做開食料,4-10日齡吃小鴨料,一千只白鴨吃一包開食料和九包小鴨料,能吃到12到13天。
為了減少單一養殖同一品種帶來的環境病毒的疊加,通常是養一批白鴨后再養一批泥鴨,這樣輪著養殖的。當然,如果條件好的場地比如排水通暢的硬化場地,很多病毒都是一洗了之,養完一批就沖洗一次鴨場,就不存在環境病毒的說法了。

白鴨養殖場景
同樣是白鴨,做肉鴨和做蛋鴨是有區別的,根據我們鴨場的經驗,白鴨最大能長到8.2斤,從90日齡開始每隔20天換一次毛,也就是常說的換羽一次,然后保持體重,光吃不長肉,也不會下蛋。
我們鴨場讓白鴨正常下蛋的方法是控料,也就是讓它們挨餓。同時每周抽樣稱重兩次,控制體重不超過六斤,從30日齡開始每天控制飼料,平均每只鴨子吃0.20-0.25斤,絕對不可以超過0.3斤,這種控料方法很殘忍,因為這點料只能夠它們吃一餐,每天早上起床喂料的時候,鴨子們饑不擇食,一搶而空。從早飯后開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喂料的期間,鴨子瘋狂地亂叫,半夜三更也不消停,就是那種餓得發慌的叫法,一般的養殖員是受不了的,真的不忍心,它們真的好餓好餓。
如果養殖員意志不夠堅強,或者晚上在旁邊吵到睡不著覺,哪怕出于一絲憐憫,給鴨子喂飽了,那么問題就來了,它們就一路瘋漲,從本來只需要六斤左右下蛋的重量飆升到七八斤,然后,憨憨的笨重的搖頭擺尾在鴨場里面晃動,空有一身漂亮羽毛,啥也不是:肉也變得不好吃了,蛋也不下了,還繼續吵著要吃……
漂亮的白鴨餓到150天甚至180天一直保持到6斤左右,開始下第一個蛋。

白鴨的蛋
鴨子下第一個蛋后就不再控料了,而且是換成專用的蛋鴨料或者種鴨料,商品蛋就是吃蛋鴨料(便宜),種蛋就是吃種鴨料(貴),我們鴨場在商品蛋價格合適的時候就做商品蛋出售,我們稱之為菜蛋。一般這種價格合適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產蛋率超過80%,最好是超過90%,第二,單價在五到六塊錢之間。如果產蛋率低于80%,在70~80%之間的話,單價需要在六塊錢以上才可以做商品蛋,當然,如果低于70%,這種鴨子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了,我們得將它當老鴨子賣掉,比如四十塊錢一個。這種老鴨子在商販給用戶的價格通常是180元以上,聽說有賣到兩百多的。它們會把老鴨子吹上天,就像吃了可以成仙似的,聽說有很多人買,還很搶手,反正我是不信的,因為這種鴨子瘦得只剩下骨頭,一點兒肉都沒有。
白鴨作為蛋鴨的利用期在我們鴨場最多是613天,也就是說從下第一個蛋到最后賣掉期間要持續這么長的時間,下第一個蛋的時間最早的是152天。下第一個蛋的最佳體重是6.3斤。
白鴨作為蛋鴨被養殖戶視為珍品的當然是做種鴨,可能大家覺得,這該是白鴨最幸福的婚姻期,因為既然是種鴨就得配公鴨子,它們可以整天男歡女愛,自由戀愛,然后生寶寶。
那你們想錯了,在我們鴨場,我覺得它們是受盡凌辱,因為它們共同的老公是公番鴨而不是白公鴨,而且公番鴨是關在鐵籠子里面的,我們用公番鴨的精子與白母鴨進行人工授精,每三天進行兩次,白鴨每一次都會被翻一次肛門找到蛋道注入公番鴨的精子,反復折騰六百多天,真的很辛苦,感覺到它們不容易,生了一輩子的寶寶,看不到寶寶的樣子,也看不到老公的樣子。

批量養殖白鴨,鴨蛋裝框
這是看起來簡單但是很復雜的育種工程,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在孵化的時候溫度控制也和一般的種蛋存在差異,由于技術的原因,白母鴨和公番鴨雜交的新品種泥鴨,在市場上從目前看來,還沒有被徹底壟斷,養殖戶養殖泥鴨,還不至于虧到一塌糊涂。其他鴨尤其是白鴨,在我們這個區域,基本上是干不動了,沒有人敢養了,養一批虧一批,都養怕了。我在前面的視頻和圖文中都講過了,因為市場壟斷,只能極少數幾個資本家和他們的鴨場能存活。
養殖種鴨是非常燒錢的,從目前的行情來看,我們現在要把一只白母鴨從鴨苗到下蛋需要80塊錢,一只公番鴨要150塊錢,哪怕只是養那么三五千只,都要幾十萬,回收成本一點一滴還要看行情,搞不好就一直虧本,所以我覺得,從這個角度看,養殖真的好難的。
創業有風險,創業不易,養殖不易,同在養殖的道路上,一起加油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036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