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舊衣服回收如何處理(舊衣服太多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9)
閑置交換并不僅僅是舊物利用,交換衣物不僅可以保持大家對“新”的追求,又可以減少浪費,是推進可持續時尚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更希望在追求個性的同時不會傷害到我們的環境,可持續時尚可謂是大勢所趨。
在本次坐莊中,莊主跟大家聊聊Savvy的故事以及可持續時尚。
參與討論成員
冷蕓時尚圈討論3群蕓友
時間:2020年5月16日
討論提綱
一、閑置交換
1.什么是閑置交換(定義)
2.我為什么組織交換活動
3.參與交換活動的人群分析
二、交換與可持續時尚
1.閑置交換:
(1)如何推廣交換活動 (介紹交換活動的概念,宣傳可持續時尚)
(2)交換活動如何組織 (幫助各種群體組織交換活動)
(3)交換活動帶來的好處 (提高衣服的使用率,大家真切地參與到環保中來)
2.交換活動的經驗總結:
(1)參與交換活動的人群分析 (外國人中國人對比)
(2)實踐可持續時尚的七個方式
(3)從財務角度來看交換活動的可持續性
莊主簡介
莊主介紹:
sivona-上海-二手店主:Savvy Exchanger的創始人。目前組織閑置衣物交換已有一年多。我學的是語言學,是跟時尚完全無關的專業,因機緣巧合進入這個領域。希望認識更多的志同道合者。
跟莊副群主介紹:
康康-齊齊哈爾-3群副群主:目前是一名服裝設計專業大三在讀學生,熱愛時尚,畢業后想要從事搭配與陳列相關的工作。
白澤 寧波 3群副群主:初入行的新人,目前在寧波某公司從事版師助理職位,期望未來能夠服務品牌公司,做一位優秀的版師。目前正努力學習了解工廠制衣流程,學習服裝設計思維,力爭成為懂設計、曉工藝、精制版的優秀版師。
一、閑置交換1.什么是閑置交換
閑置交換,顧名思義就是將你的閑置,包括衣服拿出來跟別人的閑置物品進行交換。
2. 我為什么組織交換活動?
實際上我組織交換活動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之前,我與美國的朋友聊天時,討論到上海好像沒有閑置衣服交換的活動,所以后來我們就自發組織了一次朋友之間的交換活動。活動結束后,大家的反響都很好,所以我們就開始定期舉辦交換活動了。
為什么我們如此“鐘情”于交換活動,以至于在當時上海沒有的時候,通過自行組織的方式來實現呢?這其實也因為在很早的時候,我就聽到一位姑娘說過,她搬家的時候,數了一下她自己到底有多少衣服,結果僅僅連衣裙就有120條。
知道這件事情后,我請我的一些朋友,去數數自己衣櫥里有幾件衣服。其中一位杭州的朋友,她說當她數完她到底擁有多少件衣服后,再也不想買新衣服了,因為數衣服的時候,她發現很多衣服買來穿過一兩次就壓箱底了,非常浪費。對于這樣的結果,我由此引發了一個思考,倘若一個女生是這樣,那所有的女生加起來的話,我們到底會“浪費”多少衣服呢?
因為這個故事,我就更加想要為“衣物持續”做些什么。后來,也因為“120件連衣裙”等等類似的故事,更加堅定了我組織交換活動的信念。因為我和我的朋友們覺得,現在組織這樣的活動不僅僅只是為了好玩,為了聚集有著相同愛好的人,我們組織這個交換活動的意義還在于,讓大家給這些壓箱底的“廢物”一個“重新被愛上”的機會,因為現在大家衣服真的非常多,很多衣服都是穿過一次兩次就不穿了。
這并不是個例。美國Huffington Post Survey曾提供過一個數據,平均每個女人的衣柜中有價值550美元的衣服是從未穿過的,占到衣柜的20%。我們可以看看自己和身邊的人,大部分人都對購物有著偏好,但其實不理性的購物就是一種浪費。
這里我推薦大家看一個紀錄片《THE TRUE COST》,其中也談到這個問題。其實,當年輕人們了解了服裝業的巨大污染之后,大部分人會很樂意控制自己的購物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我們也希望通過舉行這樣的活動,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環保事業做一份貢獻。
Savvy的二手交換視頻
3.參與交換活動的人群分析
雖然最初舉辦活動的立意,是從我身邊中國朋友的實例中得到了啟發,但是我們剛開始辦的幾場活動,幾乎清一色都是外國人來參加,只是偶爾才會出現一兩個中國面孔。
這可能是因為在國外,二手文化已經很普及了,所以外國友人對衣物交換好像更容易接受,在我以前國外留學時,我所到過的每一個小鎮似乎都有一個二手店。而對于國人來說,大多數人對于二手文化還并不接受。甚至連二手家具都鮮能接受,更不用說二手衣物。
雖然我覺得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接受二手文化,但我同樣希望通過我們的活動,有機會改變二手的物品和衣物和“臟差”的刻板印象直接掛鉤的現狀,因此在我們的活動中,也推薦大家帶8成新以上的服飾來參與活動的,以創造一個好的交換環境。
固有的觀念往往不會通過一個瞬間或者一次活動而改變,所以我們通過朋友圈來宣傳我們的活動。通過反復的宣傳,吸引了很多從來沒接觸過二手的,但是聽說以后認為我們的理念很新奇就過來參加的朋友,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參加了一次以后就每一次都來了。
等到我們的活動舉辦到第五期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很多國人的面孔。盡管朋友圈是私域的流量,但其推廣力仍然很強大,在最近的幾期活動的參與人數幾乎達到了中國人和外國人五五分的狀態。而這些參與活動的中外“交換者”們,年齡區間大致在20-35歲之間,大部分是在職的年輕人,也有一部分是在校大學生,偶爾會有一些年紀相對較長的阿姨。
20-35歲年齡區間里,95%是女性,有少數的男性跟他們的女伴過來,但單獨過來的男性微乎其微,男女比例失衡。但這種情況是比較好理解的,因為女性會比較追求著裝的新鮮感,男性對于服飾相較于女性來說,沒有那么敏感,但倘若交換電子產品或者運動器械,男性交換者的比例應該會增加很多。
二、交換與可持續時尚1.閑置交換
(1)如何推廣交換活動:
在我們所舉行的數次活動中,出現參與的中國人人數明顯大增的其實是去年6月的那次活動。這次活動,國人參與度提高,我覺得跟我的推廣是密切相關的:我幾乎是給微信好友(在上海、并且我覺得會對這個活動感興趣的朋友)逐一發了微信介紹,并且在我關注的一些有關交換活動、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微信群里也非常活躍,不僅僅是活動推送,也會在這些社群內介紹我們交換活動還有發布最新活動信息。
除了微信推廣以外,我們還與其他綠色組織合作。比如我們跟BOOMI合作,做了一次“雙十一線下購物節”。我們之所以挑選了“雙十一”這個特殊的日子,是想要宣傳理性消費的理念,并且讓大家意識到,線上購物會產生巨大的資源浪費(快遞包裝,快遞盒,包裝產品的塑料等等)。

(圖片來源:Savvy Exchanger 公眾號 攝影:莊主本人)
活動期間,我們不是盲目提倡重復使用、交換閑置,對于一些生活用品是不可以重復使用的這一點我們也是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這其實是一種平衡的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鼓勵大家選擇一些對環境傷害最小的產品。
在和BOOMI合作的活動現場,我們請到了一些上海比較活躍的環保品牌,整體的活動效果很好——從活動開始到活動結束,整個場地都是滿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做一些訪談的活動和書面的采訪形式,采訪一些奮斗在可持續時尚領域的個人或者品牌。
比如北京的一蓮一、CASSIE。CASSIE主攻的領域是可持續婚禮,他們的服務范圍包括婚戒到整個婚禮的策劃。以婚戒為例,可能會有一些家長給我們買金戒指銀戒指,但是款式的話可能就不太符合年輕人的品味,所以針對這一點,CASSIE提供這些傳代首飾的重新設計然后改造,使其接納了上一輩人的心意,又能符合年輕人自己的心意,也是一種可持續的方式。
除了上文所說的和社會上面的機構合作,我們還會與一些院校合作,比如我們和法國幼兒園一起做的活動。我們與院方一起組織了一個綠色的家庭日。在這天,小朋友們可以交換衣服和玩具,與此同時我們會請一些環保的組織過來和小朋友們做游戲,帶小朋友體驗改造的樂趣,而且我們還有一個講故事的環節(這個故事專門針對低齡的孩子的)。
我們會拿一些玩偶(海洋動物),配套有繪本,我們會給他們解釋本來企鵝要吃魚的,可是海洋里面有很多的塑料,他們吃了會生病之類的小故事。雖然幼兒園的小朋友年紀小,但是我們認為這樣的教育對他們也是有意義的。
我們還曾經到一個國際學校(高中)做過可持續時尚的演講和推廣,還有一些上海紐約大學的美國學生從我們這邊拿走一些剩余的衣物去做了改造。通過這些活動,我認為,當代年輕人對新鮮的理念的接受度其實很高,接受速度也很快,他們所需要的是有人給他們“開門”。
我們認為在未來紡織專業的學生可以深入研究環保面料,服裝專業的學生可以更專注舊衣改造等環保方式,大家通過在各自的領域的努力一起推動可持續時尚的發展是服裝人的責任。
(2)交換活動如何組織:
因為我們的宣傳,所以自組織交換活動以來,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你好Sivona,我很喜歡你辦的交換活動,我們想在自己的社群里組織一次交換活動,請問要怎么做呢?”
其實想舉辦這樣的活動很簡單:
① 準備工作:場地舉辦方提前準備好放置衣物的桌子/架子(最好按款式分類,上衣、裙子、褲子等分開,這樣比較方便大家挑選),找好了場地和硬件設施以后,舉辦方要考慮活動的標準,比如是設置”一件換一件“的標準,還是有一個最低的標準和最高的標準。
② 活動現場規定:我們的活動現場是沒有限制的,你帶衣服來參加活動就相當于你放棄了這件衣服所有權,誰都有可能拿走這件衣服,但同樣你也可以帶走任意一件他人參加活動的衣服。這樣的方式讓參與活動的人沒有什么心理壓力,甚至有時候來參加活動的朋友,看中一件衣服,在雙方不介意的情況下,可以當場脫下來跟對方交換。
但沒有數量限制的方式在操作中暴露出一個缺點:女生們都有太多衣服了,有時候小姐姐們帶著行李箱過來,一箱子衣服倒出來,雖然供大家挑選的數量多了,但是也會有問題,一個是質量沒辦法控制,舉辦方不可能一件一件檢查品質,而且這樣龐大的數量無形中增加了大家挑選的時間壓力。
再者就是給舉辦方最后清場制造了壓力。因為這么多衣服如果留到下一次活動再用的話就會有“庫存”問題,這些衣服存放在哪里呢?如果把廢舊紡織品做成新的原料,雖然棉的化學再生方式已經在行業內開始普及了,但目前受技術發展所限,投入依舊大,而且對于大部分“快時尚”的面料來說,要先把滌綸廢紡解聚然后再重新聚合,很少有廠家愿意這么做。

(圖片來源:Savvy Exchanger 公眾號 攝影:莊主本人)
如果捐給非洲,非洲對于處理這些衣物也非常有壓力,并且捐過去的衣服大多數都是快銷品牌,質量也沒有保證。后來我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活動時就約好上門回收衣物的機構,在結束的時候就讓他們把剩下的衣物帶走,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大的機構處理起來比較專業一點,無論是分揀再賣還是再生產總好過于堆著不用。
③ 小貼士:去年的活動,我們是希望越多人來參加越好,所以在衣物質量上沒有做太大的限制。但到了今年,相比參與人數,我們更希望做優質的交換活動,所以決定收取入場費用,這個措施可以過濾掉一部分專門來撿便宜的人(很遺憾,有時候就是這樣,會有人帶破爛的衣服來現場交換)。
同時限定衣服的數量,也可以讓大家知道這個活動不是廢舊衣物處理廠,而是你要帶質量上乘的衣物過來,并且你也可以找到質量上乘的衣物交換。經過實際嘗試以后,我認為收取入場費并且限定衣服數量這個舉動在交換的過程中很有必要,因為大家家里都有一大堆衣服,他們不需要再拿一大堆質量不高的衣服回家。
閑置交換活動,其實也是給大家一個整理衣櫥的機會,給衣服來分類:哪一些捐掉,哪一些留著,哪一些可以拿去交換。通過這樣的交換活動,我們分享同一個理念,并且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3)交換活動帶來的好處:
在組織交換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有人問到,為什么交換活動就是環保的呢?如何與可持續搭上邊的呢?解答這個問題前,先給大家看幾個數據:
全球每年消費800億件服裝,相比20年前增長400%。 - 數據來源: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每年將近有7000萬桶的石油被用于制造聚酯纖維(常見的服裝面料),但是自然需要花200年的時間來分解。-數據來源:Forbes
生產一公斤棉花需要耗費兩萬升的水,可用于制造一件t-shirt 和一條牛仔褲。– 數據來源:WWF
在過去的15年時間里,25萬印度棉花種植農民自殺了,因為他們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買轉基因棉花種子卻還不起越欠越多的債。– 數據來源:The True Cost
快時尚的衣服,我們穿不過5次,保留不過35天,每件每年卻比那些我們一年能穿50次的衣服多貢獻400%的碳排放。 -數據來源:Forbes
當天然材料,像棉花、亞麻、絲綢或者其他由植物纖維制造的人造絲、莫代爾,被填埋以后,他們會像食物殘渣一樣,在分解過程中生產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甲烷。然而不像香蕉皮,盡管是天然的材料但是卻不能用來堆肥。– 數據來源:Newsweek
根據目前的形式,在2015-2050年間進入海洋的塑料微粒將達到2200萬噸,相當于我們每年用于生產服裝的塑料纖維的三分之二。– 數據來源: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制造一件T恤需要消耗2700升的水,等于一個正常人900天的飲水量。– 數據來源: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圖片來源:Savvy Exchanger 公眾號 攝影:莊主本人)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善待環境,在日常就可以做到。只要你將你已經有的衣服多穿一次,而少買一件衣服這樣的舉措都是對環境有積極的貢獻的。
我知道現在很多女生都是這樣,只要一件衣服拍過照發過朋友圈這件衣服就不會再穿了。如果有一部分人可以先做出這樣的行動,將自己不合適或者不會再穿的衣服拿出來跟別人交換,那我們就可以大大地減少衣服的購買量,并且又能經常有“新”衣服穿。還有很多衣服閑置的原因是“不流行,過時了”,但我好像從來沒“流行”過,與其追趕潮流不如買經典款,這樣被閑置的概率會小很多。
而且如果我想要稍微有設計感的衣服,也不用擔心以后不常穿,因為這個閑置活動,就很好解決了我的“喜新厭舊”問題 。并且很多來現場交換的朋友們都會提到的一點就是,看到自己的閑置被別人選走,成為對方的心頭所愛,這種感覺是非常美好的,那個時候你會真真切切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既滿足了我們喜新厭舊的心理,又沒有浪費地球的資源,一舉兩得。 而且這種一舉兩得的快樂是會被發散被傳播的。當參與活動的人回家后,也許會告訴她的朋友,下次她的朋友會帶來她的朋友,這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個活動形式,我們就會凝聚一股強大的力量,最終為可持續時尚的發展做一點貢獻。
2.交換活動的經驗總結
(1)參與交換活動的人群分析:
來參加活動的外國人(這邊主要是指歐美國家)和中國人之間一個非常強烈的對比就是,外國人聽到這個活動就知道這個是什么活動,不用我們來過多介紹活動本身,因為或多或少他們都接觸過類似的項目。
正如我最初所說的,二手文化在歐美已經是非常成熟了,你去任何一個小鎮幾乎都能找到一個二手商店,是非常普及的。所以大多數外國人見到這樣的活動,馬上就可以知道這是什么。
但在國內的話,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二手是比較陌生的。包括聽說了我們這個活動來參加的朋友也是比較懵的,就是來看看到底怎么“玩”的。但是一般來參加過以后就會再來,有一個杭州的朋友,幾乎每一次活動都要從杭州趕過來,她說自從了解到了Savvy以后,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前可能每周都要買新衣服,現在的話就會在買衣服之前考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件衣服才會做決定。
來參加的人群多數是年輕女性為主,這樣的訊息傳播到他們終端的概率比較大,并且年輕人自己也在主動尋找類似的活動,對類似的活動會比較感興趣,更愿意來參加。相比較來說,年輕人對時尚的追求要比較明顯一點,因為無論是通勤裝還是跟閨蜜約會裝或者其他的場合都是希望是越美越好。
雖然我們現在是網絡時代,有各種獲取信息的渠道,但有一句英文是這樣說的“your vibe attracts your tribe” 中文的意思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的活動推文有1000多閱讀量,最后有100人來參加了,那這100人,說得矯情一點就是,在心靈上的某一個部分是相通的。
就像有蕓友所寫到的:“這件皮衣或許在十年前,它在地球另一面的寒冬里,陪伴了另一個姑娘。我們會不會有相同的興趣愛好,會不會讀過同一本書,如果相見,會不會暢談許久?”
(2)實踐可持續時尚的七個方式:

(圖片來源: Green Strategy. www.greenstrategy.se. By Dr.Anna Brismar 2019)
①按需購買或者定制:
一般來說,女性是比較容易沖動消費的。以我自己為例,我在2018年剛回國的時候每次進去商場總不會空手出來,相信有很多女性朋友也曾經或者現在有過同樣的困擾。
但自從我開始做Savvy以后,目睹了這么多的浪費,我現在已經有一年多沒買過新衣服了。當然我并不是說大家都不要再買新衣服了,那有一些特殊的場合還是需要滿足的。但我們可以按需購買,有條件的話可以去定制。
②購買綠色環保的品牌:
當然,我也知道二手不是對每一個人都適用的。但如果你關注環保和可持續時尚,在你必須要買新的衣服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服裝品牌的背景,比如他們是否是支持可持續時尚,有沒有為環保做出他們應盡的責任等等。
③選擇高質量經典款:
我們在選擇衣服的時候,品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量選項,我們當然希望穿著的衣服質量是上乘的,這樣使用的壽命會比較長。還有就是款式的設計,我們盡量選擇比較經典的款式,這樣可以重復穿。
④公平公正:
時尚業被人詬病的另外一點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這個。但這一點主要不在于我們消費者,服裝生產者應該要盡到的責任——給工人們公平公正的待遇,不傷害動物等等。
⑤修補、重新設計、改造:
這一點是我們消費者可以做的,當然品牌也可以,比如之前頻頻出現的PATAGONIA提供的修補服務深得人心。而我們在平時其實也是大可以借鑒的。
有時候襯衫紐扣掉了一顆,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反正買一件新的也很便宜,這件壞了就扔了,重新買一件還更省力,更別提有人要去花這個腦筋去重新設計改造了,只有設計師才去做這些事情。
但是自從我自己把一條裙子改成了一個斜挎包以后,發現做手工還挺能靜心的,改造衣物可以說也是都市人群短暫逃避繁忙生活的一個不錯選擇。
⑥租借、交換。
⑦二手和古著:
Savvy到后期也開始做自己的二手商店,現在因為疫情影響,主要轉為線上的(微信)。二手和古著的理念跟交換是類似的,設計師款或者好的品牌,你穿過一兩次但是不能再穿了就可以二手轉賣,這樣也是延長了衣服的使用壽命。像我現在有的衣服,一些是帶吊牌全新的,或者就穿過一兩次的場合的衣服,拿去做二手交換價格很劃算,性價比也是比較高的!
(3)從財務角度來看交換活動的可持續性:
①收取入場券。②跟品牌合作辦集市。③創立自己的品牌賣產品。
如果需要獲得莊主聯系方式,請關注“冷蕓時尚”~
文字整理:夏悅
審核:Cherika Chen
歡迎大家持續在各大網絡平臺關注冷蕓時尚,或者網絡搜索也可以找到更多關于我的信息,謝謝大家!如果您覺得此文有所幫助,請轉發或評論,莊主分享、小編整理不易,感謝您對知識的尊重和支持!,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390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