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4)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經常自豪的說,中國歷史延綿上下五千年,深遠持久源遠流長,并且期間從未斷絕過,這種強大的歷史積淀,放眼整個世界都是寥寥無幾的,就像一條從不斷流的長河,即使盡力過各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依然保持著它的奔流不息。
俗話說大浪淘沙始見金,這條歷史長河在經過幾千年的流淌和傳承之后,為我們呈現出了許多經典的東西,比如看得見的史書典籍,四書五經以及后來封建社會每個朝代的巔峰之作,都是當時的時代精華,如今的金科玉律,當然,我們不知局限于史書。
對于古代來說,紙張本來就是一個比較稀少的東西,總不能什么東西都一股腦地記錄和流傳,所以拋開書本上的循規蹈矩,我們往往能看到更多東西,比如一些流傳至今的民間傳聞和風俗習慣,都是經過底層勞動人民無數的實踐達成的。
這些約定俗成的說法和做法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有些甚至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和完善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有些習俗我們甚至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依舊無條件的遵守著。
比如人死后為啥要燒掉生前的衣服?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古人的死亡與祭祀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封建迷信,因為當時的社會發展情況并不是很好,所以對于自然界中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古人就會將其歸結為怪力亂神一類,也就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鬼神顯靈。
這種想法直接影響了人們對于死亡的認識,古代人的營養狀況和社會狀況比較差,所以平均年齡大約在四十歲左右,所以面對一些看著還很年輕的人溘然長逝,人們不認為這是死亡,而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生活,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就是在尋找長生不老藥失敗之后,認為自己并不會死亡,而是會去到另外一個世界,繼續開始自己的王圖霸業,所以才會令手下為自己建造秦始皇陵兵馬俑,顯然秦始皇是不愿意到了那個世界還白手起家,后來的秦二世也是這么認為的。
出于和秦始皇同樣的想法,他認為父親到另一個世界不能沒有人服侍,所以令大量的嬪妃陪葬,和秦始皇一起去另一個世界。隨著時代發展和王朝更替,人們對于死亡的認識逐漸變得清晰,開始承認死亡,不再肆意的陪葬,浪費其他人的生命。
但是死者為大,雖然一些惡習改掉了,但是后來的人們認為,肉體雖死,但是靈魂尚存,所以要通過一系列的祭祀活動來告慰死者的靈魂,在古代,對于死者是相當尊重的,所以相關的祭祀活動也是非常的肅穆和嚴格,并且有些規定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古代祭祀,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帶什么祭品,什么時候去,去多少人,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雖然現在沒有那么多的規矩,但是有一些心照不宣的規定,還是應該知道的。比如長子要摔瓦盆,以及死者生前穿的衣服,一定要燒掉。
原因所在其實關于死者的穿著,古時候與現在的看法是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在古人的認知之中,上文提到最早的時候,其認為人只是去到另外一個世界,并不代表死亡。
而到了那個世界,衣服總是要穿得把,所以當時在死的時候,王侯將相都是帶著衣服直接進入陵園墓室,而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則是直接穿著衣服土葬,綜合來看都是希望人在另外一個世界依舊有衣服穿。后來采用焚燒的方式則是由于觀念的轉變。
人們在后來將死亡理解為靈魂長存,所以他們認為,要想將祭品準確無誤地傳達給靈魂,只有采用焚燒的方式才能與其產生溝通,所以人死前穿的衣服都會用焚燒的方式做一祭祀。
這種祭祀的方式一直保持到了現在,但是現在的我們講究一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基本都是光著身子來,化成一縷青煙隨風而去,至于后面的祭祀活動,完全是出于對死者的尊重和敬仰,依然采用焚燒的方式,但是燒的都是一些紙質的。
這第二個原因就是生活的改善與進步,其實古代即使是生前所穿著的衣服,其實也有一定的迫不得已在其中,因為在古代的很多時候,包括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那一段時期,多數人們都是相當貧窮的,基本就是一身衣服叢生穿到死。
對于當時的貧民來說,連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所以根本不可能像大戶人家一樣擺諸多的貢品,燒紙人,紙汽車,紙錢,連安葬立碑都有可能是奢求,在貧窮的年代,多數人在死亡之后基本就是一個土堆完事,若干年之后甚至連墳頭都找不到。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祭品就不要想了,可能就連最后燒的那身衣服都是破舊不堪的,只是為了保留死者最后的尊嚴罷了,而如今,在生活還不錯的現代,依舊會出現焚燒死者衣服甚至其他東西的情況,這就是第三個原因,防止睹物思人。
一般去世涉及到安葬的都是和自己關系親近的人,為了避免日后傷心,對于他們平常所使用的東西,要么一同燒掉,要么徹底封存,以免之后見到總是會勾起這段傷心的往事。
相關的科學依據這最后一點原因,是最具有科學依據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說服力,那就是消毒殺菌功能,我們知道,人的離世除了一些自然死亡之外,多數都牽扯到疾病等一些傳染性的東西,而在那個處理措施并不是很先進的時期,焚燒可能是最好的消毒方式。
這也是燒掉死前最后一身衣服的原因,多數人患病去世之后,其衣服上或多或少都保留了一些細菌和病毒,為了避免傳染,所以燒掉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在貧窮的時刻,寧愿將死者衣服燒掉也不愿給別人繼續穿的原因。
總結所以說,有些講究雖然沒有具體的記錄,但是能留存到今天,一定是有原因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712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