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丈夫女兒被害嫌犯逍遙法外(女兒被害母親當庭復仇)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8)
這位母親當庭朝著殺害她女兒的兇手連開八槍,這八槍,母親雖然報了仇,但也將自己置于巨大的漩渦之中。
有人覺得她為女報仇天經地義,也有人認為,她公然對抗國家法律,應予嚴懲。
有關她的審判,引起了德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即使是40多年后的今天,該案件依然是德國最引人注目的案件。

示意圖
那么這位母親為何不等審判結束,就動用私刑,究竟是怎樣的冤屈致使她公然挑戰法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
下面我們就先穿越回1980 年,帶大家重新梳理一下這起案件的細節
德國·呂貝克·1950年
呂貝克(Lubeck)地處德國北部,距離漢堡只有60公里,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也是北歐著名的旅游城市。
這里除了如畫般的風景之外,還有著大量的中世紀古跡,整個老城至今仍保持著中世紀的風貌。

呂貝克
瑪麗安·巴赫邁爾(Marianne Bachmeier) 于1950年6月出生于德國的下薩克森州(Lower Saxony)。

瑪麗安·巴赫邁爾
她父母是在二戰炮火中幸存下來的人,父親還曾在納粹的武裝黨衛軍中服役,糟糕的軍旅生活讓父親變得嗜酒如命,脾氣也是相當暴躁。
平日里,他要不就喜歡泡在酒館里,要不就回家撒酒瘋,可以想象到,家庭生活是何其糟糕,瑪麗安就在這種環境下逐漸成長。
而瑪麗安也逐漸成長為一個有想法、熱情奔放的女孩,按理說這不是啥壞事,但是她的觀念和父母傳統保守的價值觀不同,因此經常發生沖突。
后來父親拋妻棄子跑了,瑪麗安跟著母親,過一段安靜舒適的日子。

瑪麗安跟著母親
可好景不長,母親再婚了,繼父比父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對瑪麗安冷言相向,更喜歡家暴。
瑪麗安是剛出虎穴又入狼窩,母親呢,也把家庭矛盾的起因歸咎于瑪麗安的叛逆和不懂事。
可憐瑪麗安是爹不疼娘不愛,又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中長大,瑪麗安成了一個問題少年。
1966年,16歲的瑪麗安初嘗禁果并懷孕了,此時作為學生的她根本就沒有能力養育孩子,所以女兒生下來就送人了。

懷孕
2年之后,18歲的瑪麗安竟又懷孕了,這次她準備和男友一起撫養,可就在孩子出生之前,她在一家舞廳被人給侵犯了。
男友知道后和她分了手,作為高中生的瑪麗安覺得單靠自己一個人,沒能力撫養孩子,所以第二個女兒又送人了。
高中畢業后,長相漂亮的瑪麗安在呂貝克老城的緹帕薩(Tipasa)酒吧找了個女服務員的工作,后來她還跟酒吧經理好上了。

長相漂亮的瑪麗安
1972年,22歲的瑪麗安第三次懷孕,雖然這時的她經濟條件不算寬裕,也沒有成家,但是這些年,她對于之前送走的2個女兒,一直心懷內疚,所以這次無論如何,她都決定要自己撫養孩子。
1972年11月14日,瑪麗安的第三個女兒出生了,她給女兒取名安娜·巴赫邁爾(Anna Bachmeier),為了把所有的愛都給女兒,瑪麗安甚至做了絕育手術,她表示除了安娜不想再要孩子了。

安娜·巴赫邁爾
之后的日子里,作為單身母親的瑪麗安,一切都圍繞著女兒安娜轉,她確實非常的用心,安娜被照顧得很好。
可是時間一久,作為單身母親,她的問題就出現了。
因為要全身心照顧女兒,沒有時間上班賺錢,本來就積蓄不多,眼看無米下鍋了,沒有辦法,瑪麗安只好帶著女兒一起去酒吧上班。

帶女兒去酒吧
就這樣,小安娜一天到晚待在嘈雜的酒吧中,好在她很聽話又乖,酒吧工作人員對她都很好,久而久之,酒吧附近的人也都認識了漂亮的小安娜。
雖說同事鄰居們都很照顧安娜,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酒吧是晚上營業白天休息,安娜這樣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對身體發育也不利,而且環境嘈雜,什么樣的人都有,難保不會遇到什么壞人。
作為母親的瑪麗安,自然也有這方面的擔心,但她又能怎么辦呢,此時的她已經是酒吧的合伙人之一,總不能放下酒吧的生意不管。

瑪麗安
她總得賺錢讓女兒過上好日子,所以無法全身心照顧女兒。
無奈,她開始琢磨,是不是要找一個靠譜的人家來照顧安娜,可她又實在舍不得將最后的女兒送人,所以一直下不了決心。
安娜之死
轉眼時間到了1980 年,這一年安娜已經7歲了,十分可愛,這時她也算過上一半正常人的生活,白天可以跟著同齡人一起去上學。

上學
5月4日這一天,安娜和瑪麗安因為瑣事發生了一點小爭執,小孩子嘛,難免有氣性,所以第二天,安娜出門后賭氣沒有去上學,準備去找小伙伴玩耍。
可她的同學都去上學了,她撲了個空,只能獨自在街上游蕩。
而瑪麗安呢,睡醒之后,以為安娜上學去了,也沒多想。
可到了放學時間,卻遲遲不見女兒回家,著急的她只好出門去尋,可哪里找得到,附近的人都說沒見過安娜,她問了老師才知道,安娜今天根本就沒去上學。

安娜
瑪麗安有些慌了,她來到警局報案,警方派出多名警員在附近搜索,可始終不見安娜的蹤跡。
就在警方久尋無果之時,有一女子主動來到警局報案,她說:
我是偷跑出來的,我未婚夫出大事了,他殺了安娜!
昨天(5月5日)我不在家,未婚夫在樓下遇到了安娜,因為都是鄰居,彼此認識,未婚夫邀請安娜去他家一起玩貓,作為孩子的安娜絲毫沒有懷疑就同意了,但她進屋子后,就再也沒有出來了。
未婚夫后來主動告訴我,說他用絲襪將安娜給勒死了,事后將遺體放到一個紙箱里,埋在附近的河邊。
警方聽罷,趕緊跟著女子去找她的未婚夫,到地方一看,家里已空空如也,只留下一張字條,是未婚夫留給報案女子的,內容是:
“親愛的,我在附近的Zolln酒吧等你,想跟你好好聊聊,請務必前來”

字條內容
原來人還沒跑,警員馬上到酒吧,將男子帶回警局問話。
同時在附近河邊找到了小安娜,她被繩子綁起來,塞在一個盒子里,看來報案女子說的都是真的。
經初步調查,確定該男子名叫克勞斯,就住在瑪麗安家隔壁,他們過去也沒有什么仇怨,不知為何,克勞斯會喪心病狂的對一個孩子下手。
屠夫克勞斯
克勞斯·格拉博夫斯基(Klaus Grabowski),是一位35歲的屠夫,性格古怪。

克勞斯·格拉博夫斯基
重點是他是一位性罪犯,曾犯過好幾起案子,受害對象都是年輕女孩。
早在1973年,28歲的克勞斯就對一位6歲女孩下手了,好在女孩當時被嚇得大聲尖叫,引起了附近人的注意,克勞斯一時心虛,女孩才逃過了一劫。
那次克勞斯被控謀殺未遂,獲得緩刑,所以他并沒有進監獄。
按理說,克勞斯應該引以為戒,改邪歸正,可沒想到,剛老實了2年,他再次犯案,被抓個正著,他被指控性虐待2名年輕女孩。

虐待年輕女孩
本以為他這次是在劫難逃了,沒想到他以自己有精神病,是犯病時作案為由,被送到了精神病院進行治療。
雖說經過治療,克勞斯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他依舊是個危險人物,貿然放了他恐再生事端,但一直關著他也不是個事,怎么辦呢,思來想去,終得一計:化學閹割。
所謂化學閹割,實際上就是通過注射雌性激素來降低男性的睪丸激素,進而降低男性的性欲望和沖動。當時在德國,人們認為化學閹割可以解決像克勞斯這樣的罪犯。

化學閹割
法院給了克勞斯二個選擇,如果接受化學閹割,就還他自由,如果不接受,就繼續在精神病院呆著。
克勞斯一聽還有這好事,想都沒想就接受了接受化學閹割,就這樣,他沒有坐牢再次重獲自由。
剛開始克勞斯確實沒了性沖動,安安穩穩地過了兩年,可他的本性不會變。
按捺不住寂寞的克勞斯,咨詢了一位泌尿科醫生,了解到化學閹割是可逆的。
于是,克勞斯找到法院,說自己已經改邪歸正了,還結交了一位女友,準備組建家庭,可化學閹割對他的身體產生了副作用,他希望接受激素治療,實現逆轉閹割。

希望接受激素治療
法院在沒有詳細調查的情況下,竟然同意了克勞斯的請求。
在1980年3月,克勞斯找到一位泌尿科醫生,為了避免治療過程出現意外,他隱瞞了自己是性罪犯的事,謊稱是因暴露被閹割的,現在已經改過自新了。
醫生也覺得這么年輕的男人被閹割確實不合理,就決定幫助他。
經過多次治療,4月25日,克勞斯完全恢復,激素水平也回到了閹割之前,這也就意味著,那個危險的克勞斯又回來了。

克勞斯完全恢復
果然,10天之后,他就將魔爪伸向了小安娜。
5月5日這一天,安娜沒有找到同學,只能自己在街上玩,這一幕剛好被克勞斯看到,他將安娜騙到家,然后對其進行了長達幾個小時的虐待,最后殘忍的將其殺害。
對于失去女兒的瑪麗安,她完全不敢接受這樣的事實,甚至連去看看女兒的勇氣都沒有。
她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這是她最后的女兒,她曾發誓一定要好好照顧她的,結果卻發生了這樣的悲劇。
瑪麗安把自己關在房間,她后悔之前跟女兒吵架,她后悔在酒吧上班,后悔沒有親自將女兒送到學校。

瑪麗安
可再多的后悔也無濟于事了,冷靜下來的瑪麗安明白,現在能為女兒做的就是讓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
她痛苦地等待了10個月之后,針對克勞斯的審判終于開始了。
審 判
面對警方的詢問,克勞斯說道:
我本來并不想對安娜怎么樣,可小安娜她居然勒索我,說如果不給她5便士,她就會去告狀:說我摸她。

克勞斯的證詞
我是有前科的人,可不想再回監獄了,爭吵間,一時失手將安娜給勒死了。
對于克勞斯的這般言論,警方當然不信,要知道克勞斯可是個慣犯,而且一個7歲的孩子會如此勒索人?
1981年3月,案件審判在呂貝克地區法院展開
克勞斯并沒有否認安娜是死于他手,甚至還講述了整個過程,他應對詢問似乎很有經驗。

過程
實際上他確實是駕輕就熟,還記得克勞斯之前犯的2起案子嘛,雖然都有證據證明是他干的,但是他憑借“精神問題”并沒有受到多重的懲罰。
所以現在大家擔心,歷史會不會重演,他會不會再次逃脫法律的制裁。
克勞斯的辯護律師聲稱,克勞斯的這種行為,是多年前自愿接受閹割后導致的荷爾蒙失衡,是手術的副作用,律師想以此來開脫罪責。
這番言論立馬引發了劇烈的討論,大家開始質疑,德國這種通過化學閹割處置性罪犯是否合理。

瑪麗安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德國,有很多罪犯為了獲得自由,直接就接受了化學閹割,可事后卻沒有任何機構對這些人進行監控或管理。
如果他們偷偷找私人醫生,或者偷偷買點激素藥物,實現逆轉閹割,也并不是什么難事,就比如克勞斯。
基于這一點,瑪麗安將給克勞斯治療的醫生也一并起訴了,不過醫生并沒有受到處罰。
庭審第二天,警方公布了安娜被發現時的場景,人們這才認識到了克勞斯的喪心病狂。

庭審
3月6日,審判第三天,瑪麗安一大早就來到了法庭門口等著,就在克勞斯剛被帶進被告席上坐下時,瑪麗安就進去了。
只見她身著大衣,徑直走向了被告席,就在距離克勞斯只有約3米時,她很利索地從錢包里掏出一把.22口徑的手槍,毫不猶豫的朝著克勞斯連開8槍,這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以至于現場工作人員根本來不及阻止。

連開8槍
8槍之后,瑪麗安將槍扔到一邊,舉起雙手主動投降。
她說:我本想朝著他的臉開槍的,很可惜,最終只能在他背后開槍。
此時,不知從哪傳出一個聲音:“她做到了,她真的做到了。”
這說話之人,正是安娜的父親(Christian Berthold),也就是瑪麗安的前男友。
而克勞斯呢,8槍中有7槍直接命中,醫生檢查之后,當場宣布死亡。
這個變故,驚了在場所有人,直接在法庭上開槍殺人。

瑪麗安被捕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此事在德國引起了巨大轟動,瑪麗安登上了各大新聞和報紙的頭版頭條,一夜之間,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知道了瑪麗安這個名字,她也被人們稱為“復仇母親”。
隨著新聞報道和輿論的發酵,她的故事被傳到世界各地。
瑪麗安的審判
瑪麗安為女報仇的行為,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和支持,很多有孩子的父母都說。

支持言論
如果換做我,我也會這么做,她只是一個可憐的母親,一心想為愛女報仇,并沒有什么錯,所以她沒有什么罪。
大家紛紛寄來鮮花和信件贊揚瑪麗安,甚至還為她捐款了10萬馬克。
當然了,有支持的就有反對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瑪麗安是個冷血殺手,她無視法律。
有關瑪麗安的審判成了德國乃至世界討論的焦點,各大媒體和新聞節目也都對此展開了廣泛的討論。

討論的焦點
盡管瑪麗安的支持者眾多,輿論也是一邊倒的支持她,但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
那就是,雖然克勞斯罪大惡極,他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畢竟對他的審判還沒有結束,他還沒有被定罪,也就是說,他被槍擊時,在法律上還是個無辜的人。
即使定罪了,他應該接受的也是法律的制裁,而不是像這樣倒在被告席上。
如果每個人都隨便拿槍懲治罪犯,那國家不就亂套了嘛!
所以瑪麗安的行為,是公然對抗法律,后果相當嚴重。

瑪麗安
法院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即使支持瑪麗安的聲音占據主流,但她的罪責不能輕饒,不能被赦免,否則一旦開了口子,國家將沒有秩序可言。
1983年3月2日,針對瑪麗安的審判開始了,由于該案件在德國已是人盡皆知,且該案的性質極為特殊,這就注定了案件的審理過程不簡單。
前來支持瑪麗安和觀看庭審的人不計其數,以至于法院不得不換了個可容納200人的大廳來審理。

支持瑪麗安的人
多數人都是支持瑪麗安的,都希望法院能夠赦免她,甚至有人寫威脅信給法院,說如果瑪麗安被判有罪,那么法官和檢察官都將會有性命之憂。
警方調查了瑪麗安,發現她在安娜遇害后就購買了手槍,還經常在她工作的酒吧地窖里練習射擊。

射擊
在她射殺克勞斯之后,她前男友說:“她做到了,她真的做到了”。
這些似乎都在說明瑪麗安是有預謀的犯罪,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問題就大了,蓄意謀殺,足以判處終身監禁了。
檢方也強調,如果沒有經過練習,瑪麗安是不可能那么快速的出槍,且精準射擊的,那是一場出色的射擊表演,只過經過練習才能做到。
瑪麗安在法庭上辯解:
我買手槍只是為了自衛而已,因為害怕再遇到像克勞斯這樣的罪犯,并不是為了殺克勞斯才買的,而且我也從來沒有練習過槍法。
另外自從女兒死后,我精神就出了問題,常常因思念女兒而精神恍惚。

瑪麗安
后來我聽說,克勞斯將在法庭上講述我女兒勒索他5便士的謊言,我徹底被激怒了,所以才不自覺地做出了激烈的行為,當時我出現了幻覺,感覺是在夢中殺了克勞斯
實際上,瑪麗安在被羈押候審期間,曾5次試圖自我了結,醫生和心理學家都認為,其心理遭受了重大創傷。
在經歷了25天漫長的審判之后,終于到了宣判的時刻。

審判
法官認為,瑪麗安雖然犯了案,但不會對社會構成威脅,相反,她的精神和心理因為女兒被害,造成了很大的創傷,在極度刺激之下不自覺的開了槍。
所以蓄意謀殺罪名不成立,她被判犯有過失殺人罪和非法持有槍支罪,判處6年監禁。
有關審判的結果,德國民眾和媒體又是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討論,有人覺得判罰比較輕,當然也有人覺得還是判的太重了,后來調查機構還特意做一番民意調查。

民意調查
德國民眾中,有28%的人認為判罰很公道,27%的人認為判的太重,25%的人覺得判的太輕了,還有20%的人沒有發表看法。

瑪麗安
事后,瑪麗安將自己的故事以25萬馬克的價格賣給了德國雜志(Stern),她用這筆錢支付了訴訟費用。
1985年6月,在服刑了3年之后,瑪麗安獲得假釋提前出獄。

監獄
出獄之后,她很快與一位老師結了婚,兩人一起搬到了尼日利亞生活,不過這段婚姻并沒有堅持多久,1990年,兩人離了婚。
離婚后的瑪麗安想追求寧靜,又搬到了西西里島,后被診斷出患有胰腺癌。
為了更好的治療病情,瑪麗安決定回到德國,可能是知道自己病情惡化時日無多,她聘請了記者記錄著她人生中最后的時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5年,瑪麗安在一檔脫口秀節目中親自承認,她是經過深思熟慮后,才開的槍。

脫口秀節目中親自承認
因為她聽說,克勞斯將在審判第三天發布有關“安娜勒索他5便士”的謠言,她不想女兒去世后還被人污蔑,為了阻止這一切,她必須要這么做。
這也進一步說明當時檢方的分析是正確的,不過事到如今,已經沒有人去追究和在乎所謂的真相了。
1996年9月17日,瑪麗安因胰腺癌惡化,在呂貝克的一家醫院病逝,年僅46歲, 和女兒安娜葬在了一起。

胰腺癌惡化
這起案件,雖然已經過去了40多年,但直到今天,依然被認為是自1945年以來德國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也是司法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故事,我是長風,我們下期再見。
作者:奇聞觀察室
文章中的觀點僅代表個人
文字版權歸奇聞觀察室所有
轉載/引用請聯系我們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71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