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厲害的球鞋鑒定師(年薪百萬的球鞋鑒定師是哪一環)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20)
原創: 岳云
“995”每天都不得不清理、刪除一些微信好友,給新的好友申請騰出位置,微信5000人的上限早就滿了,刪一個才能加一個新的進來。這些人中絕大部分是為了鑒鞋而來,一般情況下,他們只需要支付5元,并按照要求提供鞋子各個角度的照片,就可以知道自己手上的這雙球鞋是真還是假。
995是位球鞋鑒定師。虎撲的“裝備區”孕育了早期的球鞋鑒定,每日幾千個求鑒定的帖子,平均下來1分鐘會有 3-4個鞋迷需要為自己的鞋子鑒定。如此龐大的用戶需求也催生出規模化的球鞋鑒定行業。
于是,球鞋鑒定師漸漸地成為一種新興職業,并成為球鞋二手交易中的關鍵一環。那些金字塔尖上的鑒定師可以在幾秒鐘內決定一雙球鞋的“生死”,并牽動著消費者、鞋販子和球鞋平臺方的利益和名譽。
不過,等待球鞋鑒定師的不只是財富、機會,也有誘惑、風險以及很多不確定性,他們要趕在炒鞋熱潮退去之前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位置。

球鞋圈里每個鑒定師都有自己的代號,995、ben與999、奧巴馬、sneaker1989……這些代號為人熟知,但沒人知道他們的真實姓名、年齡、長相。當不得不在公共場合出現時,995專門戴了一個鋼鐵俠的面具。
995這個“鋼鐵俠”也代表正義,不過他面對的“黑勢力”是假鞋。
995是在大學期間迷上球鞋鑒定的,在2014-2015年,球鞋鑒定還是小部分人的愛好,大家混跡在論壇、貼吧,著迷于球鞋文化,出于正義感和被稱作“大神”的成就感幫助鞋友看看真假,免受假鞋販子的欺騙。

995的鋼鐵俠面具(受訪者供圖)
如今,作為一個職業球鞋鑒定師,從睜眼到入睡,995大部分時間都會被四面八方涌來的球鞋照片所包圍。鞋盒、鞋標、中底、鞋墊、型號、配色……這些都是他判斷的依據。
球鞋鑒定的流程也跟隨造假技術升級不斷增加環節。起初,鑒定球鞋主要看位于鞋舌內側的鞋標,上面記錄著這雙鞋的產地、生產日期、尺碼、貨號。2014年之前,鞋圈最有名的鑒定大神“白菜鑒標”就是靠一張鞋標打天下。現在去網上搜索,仍然能夠看到各種鞋標鑒定教程,字體、字號、粗細、印刷上的對位,鞋標上大有文章可做。
然而,現在模仿出一張真標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掀開鞋墊查看中底成了標配做法。中底用料的顏色、質感、走線、鞋墊,都有可能露出破綻。“你要了解生產線、流水線、批次,它們有自己像身份證一樣獨特的工藝,這種工藝一直會延續,球鞋突然不用這種工藝了,那就有毛病,就要去驗證。”995告訴記者。除此之外,鞋盒和鞋子的匹配、膠水氣味等,都是鑒定師查找蛛絲馬跡的地方。
通常情況下,假鞋也分三六九等,不同層次的假鞋會被鞋販子造出各種名詞和身份用于定價。只仿外觀但仔細檢查就能看出真假的一般稱為通貨,價格低廉;而高仿和精仿鞋則有各種不同稱呼:公司級貨(正品鞋一般稱為公司貨)、原廠貨、原裝、尾單、裁片真標、純原、虎撲版等。
假鞋中最高端的“過驗版”,讓球鞋鑒定師也頭疼。最近,給鞋圈帶來麻煩的是廣東省的一個小縣城,龍川。從這里,一批幾乎沒有破綻的Air Jordan 6黑紅配色(以下簡稱黑紅6)流入市場。“黑紅6曾是我給出最多不確定的鞋,”995告訴記者,“(這批鞋)仿得前所未有地好,導致有那么一段時間會有鑒定師把之前假的一批貨都默認成真的了。”
這批黑紅6在Nike官方發售之前,就已經有人拿著缺少鞋盒等配件的裸鞋找995鑒定。鑒定師通常對這種沒有鞋盒的“提前貨”很謹慎,打上無法判斷的標記是常規操作。“那時候看不出什么毛病,但發售之后又是這批鞋,已經帶了盒子,盒子鋼印也配上了,這就很奇怪。”995告訴記者,鞋盒上的鋼印和鞋舌上的鞋標通常記錄著鞋子的生產信息,既然當時“提前貨”沒有盒子,后來配上的盒子日期不匹配才正常。大家嗅到危險的信號,“這證明盒子的鋼印是后印刷的,或者自己重新蓋了一批新的鋼印上去。”
黑紅6一直是假貨重點仿造的對象,在很長一段時間,大家一邊懷疑這批貨有問題,一邊又找不到證據。大量的黑紅6要么是無法鑒定被退回,要么干脆默認它是真的。明明是一雙熱門鞋款,在二手交易市場的價格遲遲漲不上去。
當真的找到突破口時候,鑒定師們發現,連過去他們認為相對比較安全的生產線也出現了假貨。“ben與999”將其形容為“全線爆炸,所有生產線都齊了”。鞋圈流傳出鑒定師收錢幫假鞋販子改鞋的傳言,大家互相猜測,到底是誰泄了密。

一旦進入到球鞋鑒定這個圈子的金字塔頂層,鑒定師收入的增長是成倍的,誘惑和風險也是。
“ben與999”因為曝光了黑紅6這批假鞋被人堵上門,他在微博上公布假鞋販子發來的微信語音,“你下面的人我全擺平了,就等你點個頭”“錢都不是問題,10萬、20萬,30萬,都不是問題”。
事實上,鑒定師和假鞋制造商一直處于這種微妙的關系中,一方面是死對頭,說起做鑒定師的理想,多半會提到減少假鞋在市場上的流通,至少讓它們不是以真鞋的名義銷售。但同時,鑒定師這一行業也因為假鞋的存在而被需要,也是假鞋制造商不斷地進行技術突破讓他們從中找到新的樂趣,甚至還有一些鑒定師就是從賣假鞋開始入行的。可以說假鞋制造商一手培養和訓練了自己的對手,還為他們創造足夠養活自己的商業機會。
已經做了十多年鞋販生意的北京老炮兒王曦龍告訴記者,從1998年Nike進入中國市場,假鞋就開始陸續出現,最早的假鞋仿制低劣,都只能算是山寨品。在那個年代,一個普通家庭的月收入也不過1000元,兩個月的工資買雙球鞋是斷不可能的。假鞋要賣出去,要利潤,價格就要足夠低。
而如今,炒鞋的風氣為球鞋創造更高的溢價空間,這幾乎是造假的絕佳環境。過去一雙售價2399元的鞋最終可能以1699元的價格出現在上品折扣,而現在幾乎每一雙限量球鞋的成交價都高于最初的發售價,熱門的鞋款甚至被炒到10倍的價格。高利潤可以讓假鞋制造商不再顧忌造假的成本,這讓假鞋和真鞋的差距越來越小。
鑒定師陳思宇就曾受到邀約,匡威是他最擅長的鞋款,有些鑒定師在碰到拿不準的匡威也會問問他的意思。一位假鞋制造商在邀請陳思宇為他們改鞋時,曾開出每雙鞋分紅6.8%的報酬,最終他拒絕了。
不過,陳思宇也會主動加一些假鞋販子,每當他們有新貨流出時,他就會留心觀察,有時候甚至假裝顧客,套點話。假鞋販子對市場上的貨來路了如指掌,如果有人拿著圖來問鞋子的真假,只要不是自己的貨,他們也會提醒顧客,假的。
更簡單快速的方法是直接在鑒定環節蒙騙、賄賂鑒定師,幾乎有點名氣的鑒定師都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對于球鞋鑒定圈的誘惑,995說自己剛入行時也曾犯過一次錯,但自那之后,任何想通過賄賂鑒定師來達到目的的假鞋販子,在他這里都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在成為一名職業鑒定師的道路上,掌握基本鑒定技術只是進入這個行業的敲門磚。如果說鑒定師群體是一個金字塔,那么同時擁有技術和名聲的只是那一小撮人站在頂尖上的人,數量一雙手就能數過來。
他們在多年前作為愛好者積累了大量的鑒定技能,豐富的鑒定經驗,很少出錯,每當有最難鑒別的高仿鞋款時他們總是最先發現。對于假鞋販子來說,如果手里的鞋能過了他們的法眼,當真鞋賣一定不會有人發現。一位不愿具名的從業者告訴本刊記者,這些塔尖上的人,年薪百萬不是問題。
這是因為球鞋鑒定一直是民間行為,品牌方既不參與鑒定也不認可鑒定。加上行業內一條默認的行規是,在鑒定中碰到假鞋不能夠直接解釋假在哪里,這是為了防止假鞋不斷改進。一雙鞋是真還是假時常會出現爭議,當沒有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時,名聲、威望就變得尤為重要。
但積累名氣并不容易。在前期,鑒定師的名氣都要靠口口相傳慢慢建立。如今,除了各大二手球鞋平臺,微博、微信、閑魚都有人開始以此為職業,他們通常被稱作私人鑒定師。相比平臺鑒定師他們不僅不用和平臺分成鑒定收入,還能憑借朋友圈大量且精準的用戶對象接廣告。雖然起步更難,但一旦發展起來,收入會比平臺鑒定師更可觀。
995剛剛轉戰微信做起私人鑒定師時,靠著發現前輩的錯誤,公開互懟,贏得了不少名氣。這種公開懟,一方面,是因為鑒定師之間經常是互不服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準確判斷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一直以來一個鑒定師的成長都需要長時間積累,平臺的興起提供另一種可能。出于用人成本,毒、get、斗牛以及轉轉新推出的切克等平臺,在招募新人時,會招收一些有基礎但不知名的鑒定師,經過內部培訓,直接上崗鑒定。倚靠平臺的流量和背書,平臺鑒定師每天能獲得大量訂單,代價是大比例抽成。據之前提到的不愿具名的從業者透露,平臺抽成比例近80%。

在金字塔中間層的是一些技術和經驗都不錯,但并不在意名聲的“掃地僧”。他們通常有自己的工作,鑒定只是業余的愛好,偶爾活躍在貼吧、閑魚。處于中間層的鑒定師,有收入但不算高,有名氣但不算大。
他們的下一級,是新涌入的年輕人。他們喜歡球鞋,也羨慕這個職業的高收入,甚至是為了逃避畢業求職的壓力,成為一名鑒定師在他們看來是個好的選擇。
各層級的鑒定師之間等級森嚴,想要跨越階層得到大神指點,可能性極低。“鑒定師之間的交流,最起碼得是差不多級別的鑒定師。就像你跟一年級學生說1 1=2,2 2=4,他明白這個東西。要是一個大學生跟一個小學生說一些幾何代數,小學生也聽不明白。”球鞋鑒定師勾玉告訴記者,而且一旦正式以此為主業,幾乎很難有時間再靜下心來耐心學習、研究。
勾玉2016年入行,2018年底才開始收費鑒定,現在已經小有名氣。在入門階段,全靠自己研究和一點一點地對比。每天從八、九點起床開始,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翻看、研究鑒定帖上,一直看到晚上兩點。他從Air Jordan 1這一款鞋開始,瀏覽所有公開的鑒定帖,尋找假貨的特征。這一款鞋吃透后,再拓展到其他的系列、品牌。
勾玉在今年正式辭掉大學教職工的穩定工作,全職投入球鞋鑒定。“我真的是趕上了(好時候),鞋圈突然爆火,非常缺有知名度的鑒定師。”
市場火熱帶來的巨大需求為新人提供了練手學習的機會,一直以來圈子里有名氣和聲望的鑒定師不到20個,他們每天要收到1000條以上的鑒定帖,這根本無法滿足市場上所有的鑒定需求。這才留給新人出頭的機會。勾玉告訴記者,自己剛開始做鑒定時,找他的人非常少,慢慢地口口相傳,不到一年,找他的人就多了起來。說話間,勾玉點開微信,又有了73條新消息,4個好友驗證請求。

勾玉入行的這兩年也是鑒定師從業余愛好走向職業化的兩年。國內的球鞋鑒定,最早只是聚集在虎撲論壇的運動裝備區和百度貼吧里,是球鞋愛好者和用戶之間的社交。
2015年運動裝備潮流社區get率先推出專門的鑒定服務,用戶可以在平臺選定鑒定師并發帖,“ben與999”和他領導的鑒定團隊在線上根據圖片鑒定,鑒定后在帖子上蓋章真和假。不過,這個時期get的鑒定服務獨立于整個平臺,并且由于ben與999堅持免費,遲遲沒有開始商業化。
就在get上線鑒定業務的同一年,虎撲也推出球鞋鑒定服務平臺毒App,并邀請了鑒定區活躍且有威望的用戶“奧巴馬”等人擔任平臺鑒定師并支付報酬。2017年8月,毒針對其電商業務,推出“先鑒別再發貨交易”的購物模式,并依靠這種模式一路高歌猛進。
新玩家也不斷加入。
2018年是球鞋二手交易平臺集中爆發的一年,先是7月圖片社交App Nice宣布轉型,定位“潮人社區 交易平臺”;11月,潮流電商YOHO!BUY上線球鞋轉售平臺UFO;12月,潮牌APP“蜂潮EYEE”轉型球鞋交易,改名“斗牛”。他們無一例外都在原有業務中增加了球鞋鑒定服務。
被線上二手交易平臺分流的傳統鞋販也在嘗試對抗,相比小量倒賣的人,他們經營多年實體店、淘寶店,都需要大量囤貨。炒鞋對他們來說意味著價格的極不穩定,也意味著風險。為了爭奪消費者,加入淘寶酷動城的商家聯合推出知解鑒定。
雖然過去通過淘寶組織的酷動城聯盟制定嚴格的售價懲罰機制,但這仍然不足以讓消費者放心。引入鑒定,是他們適應新環境做出的嘗試。
市場的火熱,球鞋的高溢價讓每一雙球鞋在被買家穿到腳上之前都經過多次易手,斗牛創始人米高曾在36氪采訪中提到,一雙限量款球鞋到消費者最終上腳,平均轉手7-8次。而每一次易手賣家要經過平臺鑒定師的蓋章才能發出,買家收到后也會找不同的鑒定師鑒定,才會確認收貨。二手交易重新搓洗了球鞋市場,鑒定師變得舉足輕重。
只要是受認可的鑒定師,各個平臺都愿意花大價錢引入。
不過對于995來說,這些已經不再是誘惑。今年年初,球鞋轉賣平臺切克找到995,邀請他以首席鑒定師的身份加入,在這個新平臺上他有機會施展才華,得到認可,并獲得理想的報酬。
不過,高利潤就意味著高風險,在王曦龍看來,炒鞋這個畸形的市場一定會在半年到一年內降溫,“(炒鞋)就是一群大傻子騙小傻子玩,但球鞋是要穿在腳上,要是最后沒人埋單了呢?”
最近,王曦龍已經感受到鞋市開始降溫了,但并不是因為NBA事件,該事件的影響也只局限在少數NBA聯名款球鞋上。據他介紹,從9月開始,鞋市已經有了整頓的征兆。最大的兩家二手球鞋交易平臺Nice、毒都下架了寄存交易方式。過去在這種模式下,買家可以在買到鞋后寄存在平臺,等價格漲高再轉手。這導致不少空炒現象,市場價格虛高。整頓后,買賣雙方必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降低了交易頻次,也抑制了炒賣空間。
未來,炒鞋行為仍會存在,個別限量球鞋依然需要加價購買,但市場整體會冷靜下來。而球鞋鑒定師,作為規范市場秩序的一環,會回到服務者的位置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774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