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三星堆新出土文物高清(三星堆出土中分發型)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6)
綜合 央視新聞 四川考古
自三星堆本輪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開展以來,大量珍貴的青銅器、金器、玉器等文物相繼出土,考古工作者正在一步步揭開三星堆神秘的面紗。目前考古工作進行到哪一步了?又有哪些新出土的文物呢?
近日考古人員主要對7號和8號兩個祭祀坑進行發掘,從昨天開始重點工作集中在三星堆祭祀區8號坑一座青銅神壇的提取,這座青銅神壇上半部神獸昨天已提取完畢,今天繼續提取青銅神壇下半部鏤空紋飾臺基。

整體看來,8號坑的發掘工作已經過半,7號坑發掘進入收尾階段。7號坑內存有大量青銅碎片及玉器等,5號和6號坑已整體提取進入實驗室發掘,另外最早發掘的3號和4號坑發掘完畢,現在是封存狀態。
本輪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1、2號兩個坑在1986年就已經發掘完畢,3、4、5、6、7、8這六個坑是本輪考古發掘中才開始進行的。三星堆新發掘的祭祀坑距今3000年以上 ,三星堆新出土編號文物超12000件,接近完整的器物接近2400件。大量銅器、金器、玉器等文物先后出土,這一系列新的考古發現進一步豐富了三星堆遺址的文化內涵。
借力科技復原銅鈴 聽“古音”辨功用
記者從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獲悉,7號坑提取的器物中不斷發現全新器型,其中有大量銅鈴,極具特色。這些銅鈴會不會是古蜀人的風鈴?會發出怎樣的聲音?相關的復原工作,目前正在籌備中。
從2020年12月11日開始發掘至今,堆滿小件器物的7號坑,已有近1/3的文物提取出土,尤其是銅鈴,不僅大小迥異,在紋飾方面,就有素面和花瓣狀紋飾等多個類型,極具特色。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黎海超:一個就是我們出土的數量很多,現在沒有完全提取完,但是目前能看到的有幾十件。另外就是它類型很多,而且大小差異非常大,最大的可能有超過20厘米以上,最小的可能大概只有5厘米左右。

另外,7號坑還發現了許多形態基本一致的青銅掛架,頂部有圓紐,中部呈輻條狀,底部則為圓圈承接。掛架的大小同樣差異較大。3月31日,七號坑提取出土的這件“帶掛架銅鈴”,則直觀地展示出,銅鈴、掛架組合在一起的部分樣貌。
銅鈴、掛架大小不一,又疑似匹配成組。它們在古蜀人的祭祀活動中究竟怎樣使用?又承擔什么功能?目前,考古專家正在籌備針對性研究。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黎海超:去做一些復原實驗,用三維掃描,還有3D打印的這樣一些先進的科技手段,對銅鈴做一個完全一比一的復原。再之后對它進行科學的測音工作,比如說不同小的銅鈴組合在一起,看看做這種測音,然后大個的單個的銅鈴也再單獨地去做,最終看看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功能。
7號坑將發掘至八九月 文物或達上萬件
截至目前,考古發掘顯示,三星堆7號坑仍保持著“小而美”的特點,滿坑小件器物堆積,顯得“琳瑯滿目”。現在考古專家預計,7號坑可提取文物上萬件。
不同于出土了大量大型青銅器的2號、3號、8號坑,“小而美”是7號坑的存在方式。考古專家介紹,7號坑以玉石器為主,玉璋、玉鑿居多;青銅器則以小件器物為主,發現了神樹殘枝、眼形器、銅鈴、掛架、銅瑗等,數量十分可觀。器物小、碎片多,按照精細化發掘要求,文物不論大小,都要記錄三維坐標和影像資料,再進行提取登記等,工作量巨大,預計發掘工作持續到今年八九月份。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黎海超:比較特別的一個情況就是碎片很多,包括有很多碎得非常小的殘片,我們現在已經提取了幾千件,所以最終整個的提取工作完成,有可能會在上萬件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目前,7號坑器物層已經提取了將近1/3,埋藏狀態更加清晰起來,基本為西段略薄、東段偏厚,最厚的部分至少有15—20厘米左右。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黎海超:因為我們剩下的那一部分,還恰好是器物最厚的那個部分。這個可能也跟它當時埋藏器物時的行為有關系,我推測可能是先把整個的器物堆放在東邊,然后再往西邊去做一個水平的分散。
截至目前,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新發現的3號、4號坑,已經發掘完畢;5號、6號坑已整體提取,正在進行實驗室考古。7號和8號坑,仍在進行田野發掘。
考古大棚外 確認一處80多平方米建筑遺跡
2020年,三星堆考古發掘工作再次啟動。經過近半年的發掘,考古專家初步確認,除了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之外,緊鄰考古大棚,還存在一處面積超過80平方米的建筑遺跡。
這就是三星堆考古大棚外那處建筑遺跡的發掘現場,位于考古大棚西側,僅隔一條考古人員臨時通行的小路。現在,四川廣漢氣溫較高,且雨季將至,發掘不便,遺跡需要時刻覆蓋塑料布以防雨保濕。專家介紹,早在2020年夏季,這處建筑遺跡就已初露端倪,直到2021年10月,考古隊才正式對它展開發掘。截至目前,考古專家已經基本摸清這座建筑的形制,并把它簡稱為F1。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喬鋼:F1整個四個邊都已經找到了,寬是在8米左右,然后它的長是在10米左右,也就是說整個房子的面積將近86個平方。

從F1這張正射影像圖,也就是它現階段的“證件照”來看,這座建筑呈長方形。不過,與我們熟悉的坐北朝南不同,它基本呈東北—西南走向。專家表示,這種方向布局,與大棚內的祭祀坑基本一致。隨著發掘工作的推進,F1獨特的修建方式,同樣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喬鋼:建房之前,他先在這個平面上挖了一個基坑,目前這個基坑的四個邊界也基本上明確了,它的面積大概是220平方米,大概有80厘米深。它是一層一層地填,填完一層,可能會經過一層夯打。在夯在填這個基坑的過程中,可能房子的基槽就形成了。

據了解,位于三星堆遺址北面的青關山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建筑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是三星堆遺址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的商代單體建筑基址。

而F1面積超過80平方米,同樣被考古專家認為是大型建筑,尤其是在F1附近還發現了類似的建筑,極有可能組成一組建筑群。更重要的是,這處建筑遺跡緊鄰8個祭祀坑,3000多年前,它究竟承擔著怎樣的功能?它建成的時間,比大棚內的8個祭祀坑是早還是晚?新的謎團,有待發掘出土更多的證據,加以解釋。
緊鄰考古大棚 又現多個小型祭祀坑
這座大型建筑遺跡,給解碼三星堆古蜀文明增加了一把新鑰匙。隨著考古工作層層推進,又接連發現了中分發型的石跪坐人像、石虎、玉鑿等禮器,專家判斷,這一片可能存在小型祭祀坑。
這條溝由晚期人類活動形成,它從F1中間穿堂而過。當考古專家清理這條溝時,陸續發現了石跪坐人像、石虎、石琮、玉璋,甚至還有金器銅器的殘片。其中的石跪坐人像,發型中分,耳朵碩大,具有典型的三星堆風格。

這些器物通常是祭祀用的禮器,一經發現,就引起了考古人員的高度警覺。與8個祭祀坑出土的文物相比,這些器物的材質和做工略顯粗糙。
因此,考古人員依據豐富的經驗大膽推測,F1周圍可能存在著小型祭祀坑。當他們在晚期溝的頂端溝壁上發現象牙時,猜測變成現實的砝碼,又增加了幾重。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喬鋼:象牙在這邊是比較特殊的一種器物,應該就是屬于在祭祀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在這邊發現了一個坑里面有象牙露頭了,還不止一根,接近三四根的樣子,我們基本上也就能夠判定,這個坑應該也是屬于一種小型的祭祀坑。

喬鋼介紹說,截至目前,在F1周圍,已經發現多個類似的小型祭祀坑,坑的形狀有方有圓,小的直徑約40厘米,大的直徑接近2米。尤其是這一片區域的考古發掘,很少出現生活類器物。綜合多重因素,考古專家推測,這里應是古蜀人祭祀活動的專區所在。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工作隊 喬鋼:這一片可能就是作為一個祭祀區在使用,那么把他們祭祀用的那些青銅器、玉石器、金器這些重器,最終埋在這,把這個位置作為它們最終的一個歸宿。

而這些新發現的小型祭祀坑與大棚內的8個坑,有著怎樣的關聯?又能成為解讀三星堆怎樣的新密碼?有待接下來的考古發掘研究給出答案。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
新聞通氣會
6月13日10:00-11:30,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考古中國”重要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聞通氣會將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會上將通報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工作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敬請期待!
來源: 四川日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810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