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美麗鄉村側記(美麗鄉村繪就西南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3)
【大美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周仕興光明日報通訊員劉曉春
中國西南,以其復雜的地理風貌、繁多的物種分布和多樣的民族風情,深深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去探尋她的神奇美麗。
這里的勞動人民,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和樸質的情感,在變與不變中,一點點編織他們向往的美好生活。變的是容貌,是時代;不變的是人們對家鄉的熱愛、對故土的留戀,是為了一代代人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的堅持。

云南普者黑景區的游客們乘船欣賞盛開的荷花,同時還用準備好的水桶、水瓢等用具相互潑水游戲。李雄春攝

重慶市長壽區鹽井村的村民正在移種秧苗。王永紅攝

西藏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斯布村村民身穿盛裝,舉行賽馬、賽牦牛活動。載歌載舞歡慶一年一度的望果節。圖為騎手在參加賽牦牛比賽。頓珠攝

四川中江縣東北鎮覺慧村家家戶戶院子里掛滿了面條。段德奇攝

西藏改則縣先遣鄉,一群藏羚羊在雪地里覓食。索朗仁青攝

貴州劍河縣新兵入伍歡送大會上,新兵戴上代表祝福的紅花。鐘傳坤攝

云南廣南縣八寶鎮上,當地老鄉走過石拱橋去趕集。賀志清攝

廣西欽州市自貿區三墩的淺海區,兩位女工正在蠔樁上采集小蠔。陳少杰攝
在中國大蠔之鄉——廣西欽州,蠔苗要趁著漲潮時才有機會緊緊抱住蠔樁,慢慢生長。為了生蠔鮮嫩肥美,勤勞的蠔民要趁退潮時進行放苗和保苗、盤蠔和收蠔。生蠔養殖已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
四萬畝荷花競相開放,給夏日的云南普者黑增添了幾許清新。游客們徜徉花海,乘船賞荷,在水中戲水激戰,那種濕透了的歡樂洋溢在荷間水面。餓了,就來一場視覺和味覺的荷花盛宴。
云南廣南縣八寶鎮八寶街頭,坐落著一座明清時期的古橋。它就像一條古色古香的腰帶,把河水裝點得更動人。這座橋迄今仍是河兩岸居民生活工作的交通要道,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驚蟄后,四川中江縣覺慧村600畝油菜花如期盛放,該村結合掛面非遺文化開展油菜花賞花節活動,壯美花田和潔白掛面交相輝映,游客如織,實現農文旅巧融合。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看著家鄉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多往昔背井離鄉的村民開始返鄉創業。重慶市長壽區鹽井村返鄉村民承租了60畝秧田,村民們在苗床上移種秧苗,希望今年秋天收成更勝往年。
在西藏改則縣先遣鄉那一片皚皚白雪上奔跑的褐黃色身影,正是高原精靈——藏羚羊。隨著西藏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野生動物的數量逐年增加,活動范圍也越來越大。
貴州劍河縣,是紅軍將士戰斗過的地方。男兒保家衛國在當地是傳承也是榮光。新兵入伍前,親人會用一張張紅艷艷的被面做成一朵朵代表祝福的光榮花,在歡送儀式上為新兵戴上。當新兵以軍禮回敬前來送行的親人們時,作為退伍軍人的外公在一旁也情不自禁地與外孫一同敬禮。
生活之美、勞動之美、民俗之美、生態之美,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呈現在今年的第十五屆中國西南六省區市攝影聯展的觀眾面前。
為讓藝術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深入,120幅攝影作品近日在廣西柳州市集結成展,來自廣西、貴州、云南、西藏、四川和重慶六省區市的攝影家全方位多角度記錄西南鄉村的變化和新時代鄉村的美好生活。攝影家圍繞鄉村振興主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斷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用鏡頭反映火熱的社會發展,在方寸之間展現嶄新的農村形象,多樣的鏡頭語言記載著這片土地上濃郁的民族文化和鮮明的時代特色,生動展現了西南新農村建設的美好新畫卷。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11日0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964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