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小可愛的滑板鞋(花臂少年與他的電動滑板)
發布時間:2024-09-18閱讀(19)
我也不是第一次采訪陳正翔了如果你們對這個名字還有印象的話,應該還能想起來,他曾經開發了個名為 Mind 的 Arduino 圖形化編程工具,極大降低普通人上手的難度,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小可愛的滑板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小可愛的滑板鞋
我也不是第一次采訪陳正翔了。
如果你們對這個名字還有印象的話,應該還能想起來,他曾經開發了個名為 Mind 的 Arduino 圖形化編程工具,極大降低普通人上手的難度。
第一次見到陳正翔時,他把頭發完全往后梳,扎了個辮子,形成一個特別的發型。他說話的語速不快不慢,而說到產品的時候會不自覺提升語速和聲調。為了開發 Mind ,他調查了當時市面上所有圖形化編程工具,截圖下來并放在桌面上的文件夾里,里面足有 100 多張截圖,全部都有編號。可見這是一個做事認真細致的人。
離開上一家公司之后,陳正翔開始思考自己的創業項目。8 個月前,他正式組建了自己的團隊,目標是制造出一款全球最輕薄的電動滑板。上周,這款滑板已經正式亮相 Kickstarter,名字叫 STARY。
它到底有多輕?
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當前電動滑板產品以及其它出行工具的重量。比如電動滑板 Boosted Board 最輕那款 Single 重量是 6.12 kg。而與其它出行方式,比如電動平衡車 Segway i2,重量達 37 kg,還有電動獨輪車 SoloWheel 的重量是 12 kg。
一言以蔽之,以上這些電動滑板、平衡車以及獨輪車,用陳正翔的話來說就是,“讓一個瓶蓋都擰不開的女孩子怎么拿?”
而 STARY 有多重呢?3.9 kg。這個重量意味著——STARY 團隊用 GIF 圖來說明,連一個小女孩單手都能拎得起。
僅從重量來看就可知道,陳正翔以及他的團隊想做的是一款面向大眾的代步工具。
在滑板還不常見的中國,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電動滑板”這種新穎的事物。至少無論是在北京、深圳還是廣州,我看到玩滑板的群體還是以外國人為主。另外,盡管滑板看上去簡單,但上手卻不容易,一個成年人至少要經過 30 分鐘的熟悉,才學會如何向前滑行,而轉彎的話就需要更長的時間訓練了。
到底為什么滑板在中國一直還是陽春白雪的事務?在研發 STARY 的時候,陳正翔進行了用戶調查,他發現在接觸滑板的時候,“站上去”、“往前走”和“停下來”是阻止用戶對滑板產生使用欲望的關鍵點。
“我們早期做過很多用戶調查,發現其實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有:我能否使用? 是否方便攜帶? 和安全性。”
“用戶能否使用是最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為如果一個產品用戶無法使用 也就失去了對用戶的價值,我們也拿了非常多的各種不同的輕型電動滑板給用戶去測試。但發現不同的產品的使用門檻完全不同,像是獨輪車,很酷,但 80% 的用戶都表示無法在半小時內使用。而普通的滑板其實是一樣的,從來沒接觸過的普通人在半小時內也很難滑行。”
“但我們調查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點,滑板分為滑板運動和滑板文化。滑板運動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有這個門檻,但文化的接受度是沒門檻的,而且被廣大多數人所接受。比如做設計、音樂、藝術的人都很喜歡滑板文化,但這些人可能玩不來滑板運動。”
“所以我們想有沒有可能讓一個從來沒接觸過滑板的人也能 10 分鐘內上手,后來我們把這個標準提高到了沒說明書、沒語言引導的情況下 1 分鐘學會駕駛。”
“我們就做了很多的用戶測試,我們找了幾十個女會計師,花 2 到 3 個小時間手把手去教他們玩普通滑板。我就在旁邊去記錄 一個普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開始能使用滑板,哪些關鍵節點,哪些行為產生了轉折,以及時長,和他們遇到哪些點會興奮,哪些點會導致他們直接放棄學習。”
“站上去,往前動,停下來。這 3 個點是我們挖出來的關鍵轉折點。”
“我們發現當我們讓用戶直接站到普通滑板上去,幾乎一半的用戶直接選擇放棄學習 因為覺得會摔跤。但我們用腳把滑板固定住,做 AB 測試的時候 發現這個比例有非常明顯的改善。即使是女性組,很多人也會嘗試站上去。因為他們意識中認為滑板不會亂跑了。”
“第二個轉折點是前進。很多人站上去之后只能原地晃動,根本不知道如何讓滑板前進。滑板的蹬地前進這個最基本的動作,其實是一個單腳平衡站立的姿態,在肌肉的記憶形成之前很難掌握平衡。這也是為什么普通滑板需要半個小時才能學會前行的原因。”
“但對比實驗是,我們讓女孩子穿高跟鞋站在滑板上,我們用手推著她前進,然后只告訴她靠兩個腳不同的用力就可以控制方向。這時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很容易去控制方向,因為運動的過程中,他的身體不需要動,只需要調整腳的用力,而不是平衡。”
“最后是停下來,幾乎所有人對滑板的恐懼都來自于無法讓它可靠的停下來因為和輪滑一樣,剎車是一個技巧性動作。但我們對比發現,只要用戶知道 TA 可以隨時有減速的能力,那他們對速度的接受程度就會提升,對體驗使用滑板的欲望也會提高。”
那么,STARY 電動滑板針對這三個關鍵點都做了一些什么呢?
“剛才提到,用腳踩固定住滑板,就可以改善‘站上去’的問題。我們就想,如果在原地的時候輪子自己可以把自己鎖住,那就可以達到用腳踩住輪子一樣的效果。”
“至于‘往前走’,如果電動滑板的輪子自己會轉,就不需要掌握平衡,而只專注于調整方向即可。對于第三個問題‘停下來’,由于我們的滑板電機帶剎車,所以這個問題也變得迎刃而解。”
也就是說,相比傳統滑板來說,電動滑板可以做得被大眾所接受。
中國“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已經存在多年。所謂“最后一公里”是什么?比如說之前我在深圳南山租房子住,距離地鐵一公里,每次坐地鐵去深圳其它地方都感到很痛苦。
在陳正翔看來,電動滑板是對應“最后一公里出行”的一種優秀解決方案。“因為我自己也是個小青年,出門主要靠死飛和地鐵。比較近一些的距離 1~2 公里肯定不坐車,因為不夠折騰的,直接走路 5 公里的就比較尷尬,我會騎自行車。稍微遠點的地方我基本靠坐地鐵和公交,但地鐵站離我住的地方還是有 1 公里 ,下了地鐵還要走 10 分鐘,各種累。”
“我們發現身邊很多年輕人都有這種痛點,所以他們需要一種能坐地鐵坐巴士帶著,同時又能在 1~2 公里的距離補充一下的通勤工具。”
我之前體驗過獨輪車,說實話對于一個平衡感不好的人來說,習慣獨輪車還是很困難的。我有的朋友每天出行都帶著獨輪車,但遇到上坡、階梯時,就必須拎著它了。我體驗過幾次,結論是,獨輪車的確很能鍛煉男生的臂力。
平衡車也是同樣的問題,如果住的地方沒有電梯……
所以陳正翔以及團隊很重視電動滑板的重量問題。尤其是要達到女生也能單手可拎、雙肩可背的目標。
電動滑板的電機需要固定,固定就需要金屬的支架,支架上還需要上螺絲,而電機外還需要外殼和裝飾性的東西,這些加下來重量就可能達到 1 kg 了。此外,因為變速箱的設計涉及的技術水平比較高,有的廠商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力,就只好買一個大電機來撐——對于滑板來說,電機就是一個大金屬塊,換用大的電機也會增加滑板本身的重量。
另外為了減輕滑板本身的重量,陳正翔把滑板本身 1.6kg 的模板變成了 800g 的玻璃纖維混合材料板面。
總之,為了讓 STARY 盡可能變輕,在開發 STARY 電動滑板的時候,陳正翔和團隊遵循“這個零件跟讓你往前跑有沒有關系”的原則,去掉了無效的結構件、改進電動滑板變速箱的設計,提升電機的效率。從技術能力上,STARY 的聯合創始人忻晟曾經是核潛艇內燃機的工程師,也確保了 STARY 的研發可以做到這一點。
目前,STARY 電動滑板在 Kickstarter 上已經眾籌 132895 美元,超過了預定的 100000 美元的目標,而且還有 24 天的時間眾籌才截止。
陳正翔說,想提前買到 STARY 的朋友,得先到 Kickstarter 眾籌,因為他們現在還沒上國內的眾籌。
我開始期待它最終的眾籌額。
亞馬遜無法只靠電子商務生存下去。實體商店是電子商務世界里的新時尚,我們已經發現了那些極其穩健靈活的倉儲空間,它的名字叫實體商店。
—Scott Galloway 談亞馬遜受到的挑戰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261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