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哪個牌子的鞋不臭腳(被嫌棄的國產臭腳鞋)
發布時間:2024-10-13閱讀(14)

你的夏天怎么過?

極果君理想的夏天生活就是:背心短褲窩在家,冰鎮西瓜手中拿!skr~可是夢(鬧)想(鐘)不允許我這么做。每天出門前一想到外面的大太陽,就不知道穿什么出門能又涼快又好看!要說有一樣不用考慮,那就是腳上肯定穿帆布鞋。

一提到帆布鞋我們腦海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匡威吧,之前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了這個“踩”遍世界的百年老字號,它給我們的感覺一直都是平價普及。可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買匡威也需要抽簽搶購了。一些特殊款式的匡威帆布鞋還漲到了兩三千元。特別是線下發售竟還需要穿匡威的衣服才有購買資格。
極果君想說天上冷,別飄了。
匡威的暢銷,側面證明帆布鞋百搭好穿,但是帆布鞋可不是只有匡威才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潮中好穿又平價的帆布鞋——飛躍。

“如果說我對什么東西有情懷的話,那就是飛躍的鞋子吧,上中學時,穿著父親曾經穿過的飛躍運動鞋,1000米跑出了3分30的成績,后來那雙鞋被我簽名珍藏。如今的飛躍鞋子真的是質的飛躍,很好看,我決定將男款的所有系列都穿上一遍。畢竟穿飛躍鞋,走富貴路嘛。”一位網友如是說。
顯然飛躍是70、80后甚至更老一輩人的記憶碎片,那時候的飛躍代表了有新思想的一代年輕人。飛躍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可以買到四五塊錢一雙,當時能在飛躍鞋廠上班就能養活一家四口人。

圖片來源China Daily▲
這么貴的飛躍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穿得起,所以穿上它你就能成為孩子窩里最讓人羨慕的一個,吸睛程度完全不亞于如今的AJ和YEEZY。

然而在90后小時候的成長軌跡中,飛躍似乎消失匿跡了。
當時的市場,國外的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為內地帶來了更時尚的設計,更先進的科技,同時還有新興的李寧,安踏,鴻星爾克這些國產品牌都在沖擊著國內的鞋類市場。
似乎這塊蛋糕沒有飛躍的份兒了,可故事還遠沒有結束。轉機發生在2005年,一個名叫帕特里斯·巴斯蒂安(Patrice Bastian)的法國人,讓飛躍重回大眾的視野。
法國飛躍,中國制造
自稱喜歡“中國武術”的法國旅居者,帕特里斯·巴斯蒂安(Patrice Bastian)在2005年來到上海。這個從幼年起就熱愛收藏經典鞋款的sneakerhead,在上海了解中國武術的時候發現了飛躍,一雙經典又有強烈時尚元素的“練武”鞋。

圖片來源見水印▲
在了解到當時飛躍在國內的窘境后,帕特里斯構思了一系列關于“飛躍”這個品牌的重構,規劃好一切后的他找到了當時的飛躍生產商——大博文鞋廠。拿到“FEIYUE”的商標后,這個法國人匆忙回到了歐洲。在帕特里斯的重構下,“FEIYUE”采用了更年輕的Logo,改良工藝使鞋身質量更好,并且相應的提高了售價,調整品牌定位對準歐洲時尚圈,目標人群也轉變為喜愛潮流及復古的年輕人。

帕特里斯把“FEIYUE”打造成了時尚運動鞋,并入駐了巴黎香榭麗舍的著名體育商店Quaiterback,與世界名牌運動鞋擺放在一起,還另外擁有超過160家零售店。

時尚雜志《ELLE》法國版曾經稱:飛躍能夠挑戰匡威在年輕人心目中的時尚主導地位。國外明星也相繼穿上這雙中國設計的法國“FEIYUE”,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奧蘭多·布魯姆上腳圖。

2008年的時候與國際大牌Celine搞起了聯名;

還走了首爾時裝周;

自此,“FEIYUE”算是迎來了重生。
「可為什么這個“FEIYUE”前面要加上法國倆字呢?」

原來在2006 年拿到了大博文的授權之后,帕特里斯在法國注冊了 “FEIYUE” 的國際商標。根據商標保護的《馬德里協定》,加入馬德里體系的國家和地區都遵守此原則,這其中就有中國。這就意味著,“FEIYUE” 品牌的海外市場都不再與國內的飛躍廠商有任何關聯,一個出生在中國、成長在中國的品牌,如今卻變成了別人的合法所有。

原來現實里永遠也不會有童話故事。
其實在coolhunting網站上會發現有關Feiyue的報道:
“在倫敦出現一股反Converse風,無品牌的軍用訓練鞋現在到處都是。來自中國的品牌Feiyue看上去是夏季的最佳選擇,這雙源自上海1920年的運動鞋曾被所有中國人穿著,從政客到少林僧人。品牌名稱Feiyue意味著"flying forward",而其穿著的舒適感更是無可比擬。”
借此機會,帕特里斯看準了沒有注冊商標的飛躍,并一番說辭和大博文鞋廠廠長達成口頭協議便匆匆回法國注冊“FEIYUE”成為國際商標。當時大博文鞋廠把重心放在了為國外運動鞋代工,就這么把飛躍鞋拱手讓人了。改變品牌定位后的FEIYUE也在帕特里斯的手里從20塊錢一雙賣到了50歐元一雙,翻了20多倍。

國內飛躍反而日漸式微。
飛躍也曾是個大紅人“飛躍”這個品牌,最早來自成立于1931年的上海大孚橡膠廠,其最開始主要生產名為 “大虎” 的套鞋和跑鞋。

后來公私合營,多家鞋廠、輪胎廠合并,成立了上海橡膠工業公司,下設上海膠鞋一廠到十廠 10 個膠鞋工廠,飛躍就誕生于這個時期。
飛躍鞋一開始是這樣的。

這雙飛躍的前身,由于軍營的大量需求,當年就生產了一千多萬雙。
1958 年,大孚把解放鞋進行了改良,設計生產出了適合民用的膠鞋,取名為 “飛躍”;
1959 年,飛躍鞋正式進入市場,第一年的銷量就高達161.6萬雙。80 年代,飛躍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標配。
依托于當時國字頭的門面,飛躍可謂一路上順風順水,不斷飛躍。
但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飛躍被市場經濟浪潮席卷,改革迫在眉睫。
由于公司生產重心的變化和精力分配等原因逐漸被邊緣化。
幾經沉浮,飛躍不再。

一方面曾經壟斷的銷售渠道不復存在,另外耐克、adidas、匡威這些國外品牌也走進國門。
一位了解飛躍狀況的知情人士曾透露:曾經負責生產飛躍鞋的大博文鞋業,隨著鞋子銷量的不斷減少,工廠越搬越偏遠。
另一方面,曾任大博文鞋業廠長的陳建岳把飛躍的沒落歸咎于 “市場上的假冒太多”。本就價格低廉的飛躍鞋被假冒之后價格更低,質量很差,氣味也很大,對品牌形象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總之那雙被穿了幾十年早已枯燥無味的飛躍鞋,被19世紀的年輕人放進了鞋柜,再也沒有打開。
老膠鞋,新生命飛躍始終沒有放棄自己,那些喜歡飛躍的國內經銷商和愛好者也賦予飛躍新的生命。
國內的飛躍商標目前歸屬上海生龍鞋業有限公司,名叫“大孚飛躍”,在大孚飛躍的官網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孚Feiyue”商標是上海著名商標,品牌。由此可見,在國內的飛躍并沒有消亡,一直由大孚生產。

受復古風潮的影響,經典款的飛躍重新吸引到了年輕人的注意。
“去年,全國線下銷售一年能賣出200多萬雙鞋子。值得一提的是,飛躍現在每年在線上的銷售也很好。”(來源:第一財經2016年)

在上海,飛躍的線下門店也是開得風生水起。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次飛躍不再一成不變,從版型上,調整了從低幫到高幫,從帆布到亞麻、超纖、皮面,從復古到流行,給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

圖片來源大孚飛躍官網▲
在經銷商和愛好者中,要重點說一下CultureMatters團隊。CM團隊不但線下門店發售飛躍,還出力促成飛躍的聯名。他們自己拿到了《星球大戰》的授權后推出了 “飛躍 x 星球大戰” 聯名版球鞋。

還有與復仇者聯盟的聯名系列,真的是很好看了,本漫威粉真的很想要啊!

圖片來源:CM團隊▲
在多方的不斷努力下,飛躍被注入更多新鮮元素,變得年輕有活力。

圖片來源:CM團隊▲
越來越多的人也重新審視并愛上這雙年代久遠的小白鞋。

老膠鞋,新生命,國人自己也可以讓飛躍這顆枯木再開新芽。
槽點依舊不少如果復古懷舊的情懷是一夜春雨,那持續的熱情和不斷的創新就是肥料,兩者缺一不可。
想要站穩腳跟就需要解決現有的問題:對于創新的重視程度不夠,銷量最好的還是經典款;質量也一直沒有達到很好的水平,還是會出現氣味過大,開膠等問題;由于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導致營銷手段大受影響。
如今的飛躍,在年輕人的 “懷舊復古風”中大受歡迎,但隱藏在情懷背后的危機,不能不重視。當真是前路慢慢,任重而道遠。

“你的老懷表還在轉嗎
你的舊皮鞋還能穿嗎
這兒有一支未來牌香煙
你不想嘗嘗嗎
明天一早
我猜陽光會好”
樸樹的這首《New boy》來自他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
那時的年輕人都和樸樹一樣滿懷憧憬的步入新世紀,一切都是那么新鮮那么美好,無限的未知在前方。
后來熱情褪去,歲月催人。
再后來,我們就都知道了,有人老去就有人年輕,有人年輕就有人追逐前衛追逐時尚。
但前衛和復古始終此消彼長。
每每當人們疲于追逐怎么也追不上的所謂前衛,熟悉而親切的復古就會成為我們的心頭好。
我們也忽然想到什么,打開鞋柜再次穿上那雙已經泛黃的老膠鞋。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4416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