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美麗江油我的家(美麗綿陽我的家)

美麗江油我的家(美麗綿陽我的家)

發布時間:2024-10-13閱讀(16)

導讀巴蜀盛肆——馬家巷文旅項目提升策劃方案初稿(續)四、安州篇(文化挖掘、歷史人物、景區景點、旅游資源、特色產品)1、區位安州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綿陽市西南,....

巴蜀盛肆——馬家巷文旅項目提升策劃方案初稿(續)

四、安州篇(文化挖掘、歷史人物、景區景點、旅游資源、特色產品)

1、區位

安州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綿陽市西南,龍門山脈中段,介于北緯31°23′~31°47′,東經104°05′~104°38′之間,東與江油市,東南與涪城區接壤;南與德陽市羅江縣,西南與綿竹市相連;北與北川縣,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毗鄰,幅員面積1189平方千米。

2、建制沿革

安州區境內設縣始于東晉。此前縣之大部為涪縣境域(涪縣治地今綿陽市涪城區),先后隸屬廣漢郡和梓潼郡。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僑置晉興、益昌、西充國三縣,屬巴西郡。晉興縣治地今永安鄉向陽村,益昌縣治地今花荄鎮聯豐村觀斗山,西充國縣治地今沸水鄉街場。

東晉安帝義熙九年(公元413年),設置西浦縣,屬梓潼郡,西浦縣治地今塔水鎮神泉村。歷劉宋、南齊兩朝,建置隸屬均無變化。梁代撤銷西浦縣,設置益昌、晉興二縣。

武陵王天正元年(公元552年),撤銷西充國僑縣,新置平川縣(又稱平州縣),益昌、晉興、平川3縣均屬巴西梓潼郡。

西魏平屬后(公元553-557年),平川縣遷治西浦縣故城址(塔水鎮神泉村),改屬萬安郡;晉興縣撤銷并入益昌縣,改屬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撤銷平川縣;在晉興縣故城(永安鄉向陽村)新置金山縣,屬安城郡;益昌縣改屬萬安郡。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益昌縣撤銷并入金山縣;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平川縣故城(塔水鎮神泉村)新置神泉縣。2縣均屬綿州(治地綿陽市)。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州為郡,綿州改稱金山郡,金山縣撤銷并入神泉縣,屬金山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金山山縣故城(永安鄉向陽村)新置龍安縣;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益昌縣故城(花荄鎮聯豐村觀斗山)新置西昌縣;神泉縣仍置。3縣均屬綿州(唐代綿州一度改稱巴西郡)。

五代時建置隸屬均無變化。

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西昌縣撤銷并入龍安縣,神泉縣仍置,2縣均隸綿州巴西郡。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割綿州轄之神泉、龍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縣)2縣與茂州轄之石泉縣設置石泉軍,治地今北川縣治城鎮,石泉軍隸屬成都府路。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石泉軍降為軍使,神泉、龍安2縣還隸綿州。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恢復石泉軍,轄石泉、神泉、龍安3縣。南宋寶祐三年(公元1255年),石泉軍遷治龍安縣城(今永安鄉向陽村)。

元中統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軍為安州,治地今永安鄉向陽村。龍安、神泉2縣撤銷,地域由州直轄,州仍轄石泉縣。安州屬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為安縣,并遷治今安昌鎮,屬成都府。

清雍正五年(公元1272年)綿州升為直隸州,安縣改屬綿州。

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綿州,安縣屬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1949年12月25日,安縣和平解放。

1950年安縣屬川西行署綿陽專區。1952年撤銷行署區設置四川省,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專區。

1959年,羅江和德陽并縣后,又將所轄的河清、寶林兩個鄉劃給安縣。

1968年改專區為地區,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地區。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市轄。

2000年5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將安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安昌鎮遷至花荄鎮。2002年4月,安縣縣城正式由安昌鎮遷至花荄鎮。

2008年5月22日,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在安縣安昌鎮天龍賓館舉行臨時辦事處掛牌儀式(原北川縣城遭受地震損壞)。

2009年2月6日,將安縣的安昌鎮、永安鎮、黃土鎮的常樂、紅巖、順義、紅旗、溫泉、東魚6個村劃歸北川羌族自治縣管轄,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曲山鎮遷至安昌鎮。此次調整后,安縣面積減少215平方千米、人口減少7.8萬余人。

2016年4月23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安縣,設立綿陽市安州區;同年5月20日,綿陽市安州區正式掛牌。

3、地質、地形地貌、氣候

安州區地處四川西部地槽區和揚子準地臺區結合部,地質構造復雜,分屬兩個一級構造單元和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即以大光包斜沖斷層和北川沖斷層為界,西北部屬四川西部地槽區的后龍門山塑變帶的前龍門山褶斷帶和川西坳陷區。

(1)地形地貌

安州區西北部系龍門山脈,地勢較高,山脊海拔一般在1000~2500米之間。高川鄉境內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為區境內最高點。茶坪鄉境內的千佛山海拔2942.2米,雎水鎮境內的大柏巖主峰海拔2417米。位于界牌鎮石安村與綿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永興鎮方登寺村接界的安昌河河面海拔為490米,是縣境內的最低點。根據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態,安州區地貌可分為平壩、丘陵(臺地)、低中山三種類型。安縣平壩總面積為267.37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安昌河和雎水河兩岸的花荄、塔水、桑棗、秀水、河清、永河等鎮。丘陵(臺地)主要分布在安昌河兩岸平壩的兩側及秀水河以東地區,總面積為533.01平方千米,占安縣總面積的37.96%。低中山分布在曉壩—沸水—雎水一線的西北部(包括茶坪、高川兩鄉全部)。

主要山峰有:高川鄉境內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茶坪鄉境內的千佛山,主峰海拔2942.2米。雎水鎮與綿竹市清平鄉交界的大柏巖,海拔1200~1800米,主峰2417米。

(2)氣候

安州區屬于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干濕季節分明。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足,無霜期長(常年300天左右)。春來較早,夏長秋短,四季分明。降水量在四季的分配中一般有冬干春旱,夏季旱澇交錯,秋多連綿陰雨的特點。縣境內東南部丘陵、平壩與西北部低中山氣溫有較明顯的差異,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西北山地氣溫隨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下降0.65℃,2500米以上的山峰一年積雪達四個月。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逐步增多,東南丘陵、平壩區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而西北山區的茶坪、高川等鄉鎮最大降水量達1700毫米左右。

境內多年平均氣溫16.3℃。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61毫米。多年平均日照為1058.7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084.26毫米。年平均風速1.6米/秒,最大風速16.0米/秒。年平均霧日在15天左右。年平均無霜日300天,最長339天,最短261天。

4、水文

安州區境內有安昌河、雎水河、水河、秀水河、白溪河等河流。雎水、白溪、秀水四條河流匯集溪溝116條,流域面積1320.1平方千米。

安昌河,由茶坪河、蘇包河在安昌鎮西南的兩河口匯流后得名。蘇包河系安昌河正源,發源于千佛山南華嶺東側蘇包山下。河道全長38.3千米。流域面積231.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為7.29立方米/秒。茶坪河系安昌河西源,發源于千佛山南華嶺西側。河道全長45.1千米,流域面積299.8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2.8立方米/秒。安昌河自安昌鎮西南蘇包河與茶坪河匯流處的兩河口起,經縣內的黃土、花荄、界牌直至綿陽市區南山腳下匯入涪江。河道全長76.24千米,總流域面積689.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20.09立方米/秒。

雎水河(干河子),發源于高川鄉大光包和橫梁子兩大山脈,經高川、雎水、迎新、河清直至永河鎮東南的兩河口與水河相匯后流至羅江縣城西北與秀水河交匯入凱江,雎水河系凱江正源。河道全長67.5千米,流域面積290.5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46立方米/秒。

秀水河,發源于雎水鎮皇帽山和沸水鎮白巖,經秀水、塔水、寶林等鎮流入羅江縣城西北與雎水河交匯入凱江。河道全長46.5千米,縣境內流域面積274.3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7.39立方米/秒。

白溪河,發源于綿竹縣拱星場外的白溪口,經雎水、迎新、河清流入永河鎮,過永河場鎮后始稱水河,流經永河鎮東南兩河口處與雎水河相匯。河道長24.3千米,流域面積65.56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61立方米/秒。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除夏季外因無來水而常年干涸。

5、自然資源

(1)動物資源

截至2011年,安州區境內有動物資源1000多種。魚類有60余種,主要分布在溪溝、河流、水庫。鳥類縣境內鳥類有100余種。境內有兩棲爬行動物4目、15科、35屬、53種。境內的野生哺乳動物有80余種。

(2)植被資源

安州區植物資源品種達1700余種。2002年底,全區綠化率為99.6%,有森林面積6462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3.6%。地面植被以農作物為主。住宅旁植慈竹及桃、李、柑、橙等果樹;路、渠、溝、堰、田埂主要栽植桑樹、喜樹(千丈、水冬瓜)、榿木、桉樹、楓楊、刺楸、酸棗等喬木,呈網點狀分布。

山地針葉闊葉混交林西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700米之間,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多種林木生長。主要有杉樹、櫟樹、樟樹、楠樹等喬木及經濟林漆樹、棕樹、棗皮和斑竹、白甲竹、茶樹等。海拔1700~2300米的地帶主要分布櫟類、樺樹、冷杉、鵝掌楸、刺楸、木玄榔等喬木,下層混生多種杜鵑。海拔23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以杜鵑、箭竹為主;草本植物以蕨類、吉祥草、樓梯草、冷水花、水鳳仙、萬年青為主;藤本植物有大小木通、木節藤、八月瓜藤、青藤、鐵線連、獼猴桃等。林間濕度大,樹干上多地衣、苔蘚。

(3)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安州區探明的礦產有29種,礦產地100余處。主要分布在高川、茶坪、雎水、曉壩、桑棗、沸水、永安、安昌、黃土、秀水等鄉鎮。

①燃料礦

煙煤的地質總儲量為2500萬噸,共探明儲量為936萬噸。無煙煤地質儲量700萬噸以上。油頁巖尚未開采。石油、天然氣據地質礦產部物探大隊探明,地下5000米處有油、氣地質構造。

②化工原料礦

磷礦地質儲量3268萬噸。礦體含磷量平均為31%,屬中高品位磷礦。硫鐵礦總儲量約480萬噸。五郎廟和五一兩個硫鐵礦含三氧化二硫分別為16%~21%和38%。重晶石儲量為19.2萬噸。礦石平均含硫酸鋇90%左右。蛇紋石屬含棉蛇紋巖,厚度一般為1.4米,規模較大,氧化鎂含量為53.7%,氧化鈣含量為6.59%。泥炭是生產腐植酸肥料的原料。

③建筑材料礦

石灰石分布在雎水、沸水、桑棗等鎮,儲量大,僅桑棗鎮登高山一帶儲量就達1億噸以上。以桑棗鎮登高山的石灰石質量為佳,氧化鈣含量51%~56%,是燒制石灰和制造水泥的原料。石棉分布在高川鄉魚洞口一帶。石膏分布在桑棗鎮馬鞍山和高川鄉小天池等地,石膏的質量較優,但儲量不大。石墨分布在高川鄉五郎廟一帶。高嶺土分布在沸水鎮天臺山和曉壩鎮三岔溝等地。紅花磨石分布在桑棗、黃土等鎮。以黃土鎮順義、東魚、喇叭、馬村、常樂等村的巖石質量較好。高川鄉產純黑大理石,茶坪鄉產淺花大理石,均是較好的建筑裝飾材料。河沙分布在安昌河、干河子的河漫灘。是制造水泥預制件和砂灰磚的材料。黃粘土在縣境丘陵臺地均有分布,儲量大,是燒制土陶及磚瓦的材料。

④有色金屬礦

鋁土礦儲量約477萬噸。高川鄉大竹坪鋁土礦石含三氧化二鋁42%~66%,鋁硅比值4~8,二氧化硅8%~16%,三氧化二鐵3.52%~3.6%,鈦大于1%。礦區儲量為182萬噸,屬于高品位、小規模礦床。

砂金礦永安鎮礦區長2500米,寬1500米,金質為瓜子狀,每噸原砂含金1.5克。安昌鎮每噸原砂含金約0.75克。河床金礦分布在茶坪河、蘇包河、安昌河、秀水河的河漫灘。鋁鋅礦,儲量1.6萬噸,規模小。

黑色金屬和特種非金屬礦,境內黑色金屬礦有赤鐵礦、褐鐵礦、菱鐵礦和錳土礦,儲量較大,但目前尚無工業開采價值。特種非金屬礦即石英水晶礦,分布在高川鄉長河壩一帶。

6、人口、民族

(1)人口

2019年末,全區總戶數為185646戶,戶籍總人口為441494人,其中鄉村人口313269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23436人,女性人口218058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0.61%和49.39%。全區人口出生率為7.94‰;人口死亡率為6.53‰;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1‰。全區常住人口達到39.4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2.52%。

(2)民族

安州區有漢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黎族、羌族、滿族、瑤族、壯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鮮族等14個民族。

7、土特產品、名特小吃

▲安縣魔芋

安縣魔芋是保護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安縣是川西北最大的魔芋生產、芋角和精粉加工的基地及魔芋生產、芋角和精粉加工的基地及魔芋市場集散地,每年芋角生產和收購糧2000-3000噸。此外,本廠據白魔芋主產地僅400公里,可以大量購進白魔芋原料,因此原料充足,品之優良。

魔芋具有降低膽固醇、血脂及減肥等功效,被喻為“腸道清道夫”。魔芋還被廣泛用于醫藥、化工、印染、鉆探等行業,其發展前景廣闊。

▲安洲包鹽蛋

安洲一絕 鹽蛋是四川綿陽特產,它制作工藝巧妙,歷史悠久,集中了皮蛋和咸鴨蛋兩家之長,既有咸鴨蛋那紅黃透亮油浸浸的蛋黃,又有皮蛋那翡翠色半透明的蛋白,香味特殊,口感層次豐富,蛋白彈性十足,蛋黃細膩翻沙,是當代一絕。

▲安州豆腐乳

安州豆腐乳制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為我國特有的發酵制品之一。

▲安縣白果

白果性涼,營養豐富,夏天最宜食用。在酒席上有美味的白果羹、白果鴿蛋、白果水魚。白果還可以做藥:可化痰、止咳、利尿、補肺、通經,白果燉老鴨專治尿頻。白果糖水、白果甜粥更能止渴生津,消暑舒神。

▲安州魔芋豆腐

一盤香辣味十足的魔芋是四川人家鄉的味道。吃到了地道的魔芋豆腐,也會讓人有了一種好像回家了的感覺。

▲谷花糖

谷花糖,顧名思義,是用糯米谷爆炒,混入麥芽糖拌和而成。清末民國年間,谷花糖因其色鮮味美,自然香甜,深受人們的喜愛,甚至成為大戶人家逢年過節,招親待友的一道特色點心。

▲紅酥

紅酥,民間俗稱“干盤子”。具有酥脆鮮香、入口化渣的特點,是安州特色小吃之一,被譽為川西北一絕。

▲焦鴨子

安州焦鴨子,創始人焦先祖巧遇清宮御廚,虛心好學,得到了鹵鴨的精髓,制作出來的鹵鴨色如琥珀、咸淡適口、香味濃郁、回味悠長、老幼皆宜,稱作“焦鴨子”。

▲蜀中棗皮

安縣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尤其是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有包括珍稀植物銀杏、冷杉和珙桐在內的各類植物1100多種;有生姜、海椒、茶葉、棗皮、生漆等多種經濟林木和產品。 安縣棗皮以質量飲譽全川,使安縣素有“蜀中棗皮之鄉”的美稱。

▲木雕工藝品

木雕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其制作過程是及其考驗制作者耐心的。安州木雕廠制作工藝精湛,作品精美,主要有金絲楠、紅豆杉、檀香木、陰沉木等大型根雕壁畫,及各種小木雕工藝品、仿古明清家俱、仿古建筑。

▲沸泉酒

安州沸泉酒業有限公司釀酒基地,座落于風景絢麗的省級旅游勝地白水湖畔。始建于康熙35年間(1696年)沸水禪院燒坊,以生產“沸泉老窖”而馳名中外,主要產品有“沸泉牌”特曲、沸泉王、沸泉春、恭喜王、老窯、大粬、沸泉香、沸泉酒等系列產品,多次榮獲國家、部、省優質產獎及食品衛生信得過產品稱號。

▲金佛手

金佛手,常綠小喬木或小灌木。佛手花朵潔白、香氣撲鼻,并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到了果實成熟期,它的形狀猶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狀如人手,惟妙惟肖。成熟的金佛手顏色金黃,并能時時溢出芳香,金佛手全身都是寶,不僅能加工成成品遠銷國外同時還能直接食用。

▲安州脆皮鍋盔

鍋魁——綿州小吃一絕 鍋魁中間有一個“龍眼睛”似的鍋魁頭,把龍眼牽出、提出來,整個鍋魁一層油旋子鍋魁:層旋開而不會斷,鍋魁則層層都酥。制作油旋子鍋魁要求精細制作,特別是在和面上。

脆皮鍋魁:以香味聞名,有各種餡,鍋魁上有一個紅印,油亮亮的,另人垂涎,比現在的月餅好吃,與混堂鍋魁有得一拼。

▲張包蛋

“包蛋”又名“皮蛋”、“松花蛋”古時也稱“混沌子”、“牛皮鴨子”。皮蛋在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

關于張包蛋的來歷,據考證,清光緒年間,創始人張元林曾結識一位來自江浙的云游僧人,傳授給他一種包蛋獨特的制作技藝。后來,張元林制作的包蛋被人們稱之為“張包蛋”。而每逢載秧子、過端午,安州人除了吃粽子,就有了吃包蛋的習慣。

▲花荄牛肉

安州區花荄鎮自古是回民聚居地,信仰伊斯蘭教:不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未誦真主之名宰殺的牲畜。花荄牛肉不僅以美味著稱,在這個食品安全堪憂的時代,它更是以健康、綠色獨領-。

▲紫薯粉絲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紅薯的營養成分外,還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對人體大有益處。

▲安縣附片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以塊根繁殖,喜溫暖、濕潤和向陽的環境。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有回陽補伙,散寒除濕等功效,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諉檗拘攣,陰疽漏及—切寒痼冷之疾。

▲安州米粉

米粉,中國特色小吃,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制成的條狀、絲狀米制品。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蛋酥花生

李氏萬興蛋酥花生,用優質的花生米為主要原料,采用祖傳秘制手法生產,具有香、脆、酥、入口即化的特點,一種正如歌中所唱,媽媽煮的花生里夾雜著“愛的味道”。李氏萬興蛋酥花生曾榮獲李白國際文化節地方名小吃優秀獎。

8、 風景名勝

▲羅沸山風景名勝區

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浮山,面積約3平方公里。常年水汽升騰,云霧繚繞,又名浮山。山勢陡峭,為礫巖構造,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秀美壯麗,姿態萬千。十二峰拔地而起,突兀險峻,石、巖、洞、谷、關,遍布其間,集雄、奇、幽、秀于一身。景觀隨視角而變化,大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感,極具有美學觀賞價值。林蔭蔽日,清幽疊翠,氣候宜人,是休閑避暑的勝地,素有“羅浮疊翠”,“安縣八景”的美譽。

前山佛教飛鳴禪院,后山道教玉清、天仙而觀,歷史悠久,香客云集,是朝山拜廟,感受宗教文化的最佳場所。山上有羌族城寨遺址多處,并遺存五百多年前羌族與明王朝交兵的古戰場---“羌王城”。太乙洞及豎洞是全國獨特的景觀。羅浮山集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與一處,是川西旅游的一顆璀璨明珠。

▲神奇的醫療礦水一一羅浮山溫泉

羅浮山溫泉位于綿陽市安縣桑棗鎮羅浮山東麓,溫泉水產于1500--2000米井下,儲量豐富,品質優良,出口水溫45.5度。2000年7月通過省級鑒定,被命名為含碘、偏硅酸的鐳、理、氟、鍶、偏硼酸、硫化氫高溫醫療熱礦水。由于熱礦水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極高的洗浴、保健、醫療等綜合開發利用價值。經臨床實踐,羅浮山溫泉已顯示出她所具有的醫療保健功效:舒筋活血、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滅菌、殺蟲、軟化溶解角質、護膚養顏。驚動京、蜀兩地的“樹皮娃娃”浴療七天,出現“脫皮”奇跡的真實故事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自1999年6月24日出水至今,溫泉沐浴者已達數萬人次,香港亞洲小姐婁茜妮、著名影星岳紅、笑星沈伐也曾先后蒞臨此地。羅浮山溫泉神奇的醫療保健功效早已廣為流傳,被譽為“浮山圣水,人間一絕”!

▲千佛山風景區

千佛山,位于綿陽市安州區、北川和茂縣三縣交界處,面積約122平方公里,距安州城區僅50公里。橫亙于岷山山脈南段,海拔3033米。她古老而又神秘,形成于遠古侏羅紀。從第四紀冰川活動期間,山岳在冰川侵襲下構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難所,成為多種動植物的保存和繁衍地。珍貴植物珙桐、銀杏、楠木、樟木、紅豆竟生于此,珍稀動物大熊貓、金絲猴、云豹、牛羚、獼猴穿行其間,名貴中藥材天麻、杜仲、黃柏、厚樸、貝母尋常可見,傳奇神樹杜鵑王、丁木大仙歷史久遠。千佛山,文化底蘊積淀厚重。千佛老祖廟唐代始建,圣明顯應唐宋創修昭千古,佛國威嚴清造石室垂萬載記錄了千佛老祖廟年代的悠遠的歷史的變遷。善男信女焚香頌經,頂禮膜拜,千佛頂上香煙繚繞,云海升騰,紫氣東來,佛光顯現,更印證了千佛的神秘與幽遠。仙女峰、馬桑樹、美女山、黑龍潭的傳說俯拾皆是,山歌、民謠口耳相傳,獨具特色的開山節等民俗活動代代相繼。

千佛山,在中國革命歷史上還有濃墨重彩的一頁,這里還是紅色旅游目的地。1935年,紅軍為北上抗日,紅四方面軍一路向西,徐向前元帥在千佛山阻擊國民黨川軍的追剿,以保證中央紅軍的北上,在此打響了“千佛山戰役”,激戰70余天,擊潰敵軍,寫下了中國革命歷史中光輝的一頁。歲月流逝,但我們還能找到當年紅軍戰士挖的戰壕,戰壕四周隱約可見的炮彈坑,山頂矗立的紅軍紀念碑述說著對陣亡紅軍將士的緬懷。

▲白水湖水利風景區

省級風景名勝區安縣白水湖,位于川西平原北部,緊鄰綿陽、綿竹、德陽、成都經濟三角帶。距綿陽68公里,德陽50公里,成都120公里,周邊景點名勝眾多,距沙汀故居安縣睢水鎮2公里,距科技實驗基地亞洲最大風洞群30公里,途中有礫石溶洞“龍泉礫宮”、“羅浮山佛教勝地”及“臥佛寺”、西南第一泉“沸泉”,還有引起世界地質界轟動的地質奇觀海錦“生物礁”地質帶就在湖邊.

白水湖海拔664米,水面面積3000余畝,蓄水量1672萬立方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處20余米,1993年被省0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年被省建委授予文明風景名勝區。

白水湖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湖周群山環抱,湖面寬闊幽靜,水質清澈,微風輕拂,波光粼粼。山石以水清而晶瑩,林木以水純而靈秀。23個自然小島象璀璨的綠寶石布撒在白水玉盤之上,將數千畝巧妙分割組合,形成多層次的立體景區和許多幽深曲折的港灣白水湖野趣迷人,島上古樹藤蔓遮天蔽日,閑花野草落英繽紛,茂林修竹挺拔青翠,林間小徑曲折回環,一直帶你到濃萌深處。

湖內魚群覓食卷浪,鷗鷺戲水成群,鴛鴦吻勁暢游,鷺鷥展翅盤旋。湖內盛產美國加洲鱸魚,其味、其肉獨具特色;冬春兩季數十萬只鷺鷥、野鴨等水鳥匯集湖面,形成天然的水上樂園。99年4月,由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續拍電視劇《西游記》中的《受阻獅駝鈴》和《羅漢收大鵬》等三集的外境戲在白水湖拍攝。總導演楊潔及著名演員六小齡童等對白水湖的山青,水碧,島美非常贊賞,并欣然寫“綠島浮碧波,鷗鷺自悠然”等佳句。

湖池景觀:白水湖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湖周群山環抱,湖面寬闊幽靜,水質清澈,島嶼眾多。山石以水清而晶瑩,林木以水純而靈秀。23個自然小島象璀璨的綠寶石布撒在白水玉盤之上,將數千畝水面巧妙分割組合,形成多層次的立體景區和許多幽深曲折的港灣.

植物景觀:湖中23個小島或低矮平緩或陡峻挺拔,野趣迷人。島上古樹藤蔓遮天蔽日,閑花野花落英繽紛,茂林修竹挺拔青翠,林間小徑曲折回環。島上孔雀園占地60余畝,園內散養著上千只珍禽和野生動物,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達50余種。孔雀園集保護、繁殖、馴養、觀光和科普教育為一體,鳥藝表演增添無限歡樂,更可以親自體驗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趣。湖內魚群覓食卷浪,鷗鷺戲水成群,鴛鴦吻頸暢游,鷺鷥展翅盤旋。湖中,盛產美國加州鱸魚,其味、其肉獨具特色。冬春兩季數十萬只水鳥匯集湖面,是天然的水上候鳥樂園。

湖泉景觀:白水湖中央有三口沸泉,涌出的水流呈白色,形成小河故稱白水河,50年代末在此興修水庫,80年代初發展旅游,故更名為白水湖。白水湖東去2公里有積右沸泉,已有三億五千多萬年歷史。泉面20余平方米,數股泉水從卵石中噴涌而出,飛珠濺玉,淅淅有聲,是國家鑒定認可的低鈉飲用礦泉水。沸泉酒、礦泉水已成為當地著名的特色產品。

人文景觀:白水湖西去1公里的沸水鎮是中國現代作家沙汀的故鄉。《淘金記》、《困獸記》、《還鄉記》、《在其香居茶館里》等名著名篇皆完成于此。沙汀故鄉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川西獨特民俗活動——睢水太平橋“春社”踩橋,場面極為壯觀,年年如此百年不衰.

自然遺跡:景區內的皇帽山有名揚歐美的三疊紀海綿生物礁(它是世界第一),可追溯到一億八千萬年前的晚三疊紀,海底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是研究海底底殼變化、古代海底生物的重要資料庫。

今人有《浪淘沙》賦之:細雨點衣衫、綠水漪漣,往來鷗鷺自悠然,斷岸無聲傾瀉遠,百里桑田。崖落島相連,蔽日林巒,天臺如畫映云間,目送歸禽垂釣晚,幽靜湖山。

美麗的白龍湖,鳥兒棲息島中央!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石塔傲立,一片絕美好景!

鳥兒無憂無慮地在湖中戲嬉!

▲安縣海綿礁地質公園

四川省安縣海綿礁為國家地質公園。的晚三疊世深水硅質海綿生物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緣向龍門山過渡的丘陵區,在地表呈帶狀的點礁出露,延伸可達20余公里,分布寬度可達6公里。類似的海綿礁在龍門山前山的綿竹、江油等地也有發現,但以安縣睢水一帶最為集中,發育最好。

1975年,成都地質學院的吳煦純等在進行野外地質調查時,發現了安縣海綿生物礁。其后,吳煦純教授又進行了多次的野外調查和長期的研究,在國內外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引起國際地學界的極大關注,已有歐洲、北美、日本等地的許多地質學家來此進行考察和研究。2000年,安縣海綿生物礁帶被列為四川省省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受安縣人民政府委托,四川省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調查評價中心,對安縣海綿礁及其周圍的地質景觀資源開始進行全面調查和規劃,并準備申報建立地質公園。

現代海洋中的造礁生物最主要的是珊瑚,海綿礁在地質時代曾經盛極一時;海綿礁又多為鈣質海綿礁,硅質海綿礁少見;而生物礁多以淺水環境為主,深水礁罕有。安縣的深水硅質海綿礁不僅因其稀有獨特而備受關注,而且它在造礁古生物群落的演化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研究價值。

各個地質時代的生物礁是由不同種類的造礁生物形成的,地球上生物礁的始祖是前寒武紀以藻類為造礁生物的疊層石礁。自那以后,造礁生物和生物礁不斷發展和繁盛,先后出現了古杯海綿礁、海綿礁、苔蘚蟲礁、層孔蟲礁、珊瑚礁以及新的造礁藻類。但是,在古生代結束的二疊紀末,出現了一次生物大絕滅。經過早中三疊世的間斷期,造礁生物在中生代再度出現新的繁盛,并以鈣質海綿礁和新誕生的六射珊瑚造礁種群為代表,在歐洲古地中海地區有許多經典的產地。安縣海綿礁的主要海綿動物是屬于硅質六射海綿綱的燈海綿,它的發現,填補了三疊紀東古地中海造礁群落的空白,也彌補了三疊紀海綿尤其是燈海綿的長期間斷,在演化上有承前啟后的意義,它被認為是歐洲侏羅、白堊紀海綿動物群的祖先,在客觀上也反映了古地中海向西遷移時造礁種群的演替。也正因為此,安縣海綿生物礁格外受到國際地學界有關專家的青睞。

安縣海綿礁的礁體可高達60米,而歐洲侏羅紀同類海綿礁僅高20米。一般生物礁在海底的生長深度在20米以內,而安縣硅質海綿礁的生長深度為100至200米,為典型的深水礁。安縣海綿礁的個體直徑大者可接近1米,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海綿,目前已發現5個新科、28個新屬、50多個新種,充分反映了它的獨特性。

安縣海綿礁在地貌上形成一個個突起的巖丘,在龍門山山前成帶分布,山丘周圍林木蔥蘢,田園秀麗。較著名的一個生物礁丘又名煙墩包,遠觀如臥佛,其附近恰有名為臥佛寺的古剎。

在海綿礁帶周圍,安縣境內還有眾多著名的地質景觀地和豐富的人文、生物景觀資源,構成以地質景觀為主的旅游資源組合。例如:以獨特的鈣質礫巖喀斯特著稱的羅浮山峰林、龍泉礫宮溶洞、汶江石林;以水文景觀為特色的白水湖、羅浮山溫泉、沸水泉;以特殊地質構造和地貌為特色的千佛山、鷹嘴巖;著名作家沙汀的故居和墓園;龍門山前的村落田園風光等等。

▲尋龍山風景區

尋龍山風景旅游區位于四川綿陽市安縣老縣城南1.5千米處,總占地面積3.14平方千米。景區屬第二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礫石巖群,集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蜀漢人文風情于一體。一路上,臥龍洞、龍隱鎮、沙汀墓、龍鱗坡石林、聚龍廣場、五彩池藥浴溫泉、臥龍居太空浴、臥龍居溫泉別墅等。

▲安縣姊妹橋

姊妹橋位于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羅浮山溫泉風景區中段的曉壩鎮五福村,橫跨于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環抱。姊妹橋又名雙木橋、高橋、五福橋。始建于元末明初,當時為石板橋。因曉茶河連年漲水,溺水之事時有發生,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鄉人自愿捐資捐料請工匠改建成了這座木質廊橋。

▲文星閣文

星閣位于四川安縣花荄鎮文星村的文星閣坐北朝南,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原是為了興文、崇文而建的文星閣,光緒十六年(1890年)改建成13層的塔。

▲龍隱鎮

尋龍山的山頂上是一個古韻悠悠的龍隱古鎮,當年的《王保長》就曾在這里拍攝。龍隱鎮原名北斗鎮,是西南地區獨一無二、完整體現民國時期小鎮生活風貌的古鎮。古鎮以小、全、特、巧、奇獨具特色。從宏偉雄壯的寨門子進入龍隱鎮,沿著青石板鋪筑的小街道漫步,您可以看到精巧別致的筒車,欣賞到琳瑯滿目的具有川西北壩子風情的民俗工藝制品。龍隱鎮作為西南地區獨一無二、完整體現民國時期小鎮生活風貌的影視拍攝基地。小鎮以它獨特、齊全的場景設計在短短的時間內,共吸引了5部電視劇攝制組前來拍攝。在這里成功拍攝的電視劇有:《淘金記》、《花殤》、《王保長歪傳》、《誤入深山的女人》,以及由著名表演藝術家李保田先生主演的《王保長抓壯丁新篇》。其中,王保長滑稽喜劇的形象在川西壩子可謂家喻戶曉。也正是因為如此,龍隱鎮又以它獨特的古樸魅力,吸引了《王保長后傳》攝制組前來拍攝,屆時,劉德一、李伯清等著名演員將聯袂打造出王保長新形象。

▲開禧寺

開禧寺地處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南部,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11年的歷史。原開禧寺占地約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文昌殿、接引殿、千手觀音殿等十余座建筑,在“文革”期間開禧寺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目前僅大雄殿保存較為完好。開禧寺于1991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2013年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雄殿進深四間,面寬三間,殿梁上有明永樂四年(1406年)題記,說明此殿建造年代。大殿總建筑面積約170平方米,屋頂鋪有青瓦,四角屋檐向上高高翹起,極為獨特。四周墻上共有斗拱20朵,頗為古樸。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開禧寺又一次遭受到了破壞,不過幸運的是國家及時撥款對開禧寺展開修復工作,除了大雄殿的維修之外,其他殿宇也進行了維修重建,同時也對開禧寺周圍環境進行綠化。現在的開禧寺整個建筑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身處周圍竹林民居之中,別有一派祥和景象。

▲龍泉神女宮

龍泉神女宮坐落于川西北重鎮安縣境內,距綿陽40公里,成都130公里。是通往綿陽“工科之旅”亞洲第一大風洞的必經之路,與白水湖,羅佛山、黃龍寺九寨溝等著名風景區在同一線路上。交通方便,車輛可直接行至溶洞旁。 溶洞氣勢宏偉、宮殿錯落、絕壁矗立,鐘乳懸空,千姿百態、暗河深潭,流水淙淙,仙氣飄逸,空蒙奇幻。

▲安縣雎水踩橋

安縣雎水踩橋川西北最大民間風俗“踩橋消災祛病”和“拜干爹”兩個活動相融、發展、演變而來,持續至今已有200余年歷史。傳說老人踩橋,可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青年男女踩橋,可以千里姻緣一線牽。每年雎水踩橋會都會讓各地民眾蜂擁而至。參加者遍及川西北各地,主要來自綿陽、德陽、阿壩、成都等地人參加。踩橋會期間,虎頭山下、雎水河畔,少則云集數萬人,多則數十萬人以上,成為川西北最具影響的民俗活動。

9、歷史名人

沙汀 (1904年-1992年),作家,原名楊朝熙;

李調元 (1837—1913),字少東,安縣安昌鎮雙龍村人,清代的翰林院庶吉士。

李岷深 (1734年—1802年),字羹堂,號雨村、別號鶴州,童山蠢翁,清代蜀中著名學者、詩人。

劉稚琳 (1917--1942),原名劉景舫,又名劉稚林,女,安縣花荄鎮人,革命烈士。

陳開茂 (1931—1953),安縣安昌鎮11村(今開茂村)人,抗美援朝特等功臣。

徐世丕 男,漢族,1950年12月生于四川安縣,高級編輯,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453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