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驢得水中的張一曼和銅匠(張一曼和銅匠誰對誰錯)
發(fā)布時間:2024-10-13閱讀(8)
當然同類型的電影也有,但是比起受眾面還受歡迎度來說,《驢得水》的影響力還是最大的。
電影剛開始上映時,可能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最大的招牌也就是“開心麻花”出品了,但是上映后,硬是憑借著好口碑,在觀眾心目中“一傳十,十傳百”的就火了起來。

《驢得水》
關于這部電影,已經(jīng)有了很多分析了,我們今天就講點不一樣的,從人物角色入手,講一講“老好人是怎么變壞的”?
電影的一大亮點就是角色的塑造,每個角色都是性格鮮明,并且不扁平化,比較飽滿復雜,尤其是有幾個角色的轉(zhuǎn)換還給人大吃一驚的感覺。比起很多喜劇電影來,這是非常優(yōu)秀的一點。
《驢得水》
看看電影里面的這幾位主角吧,其實他們一開始都是心存理想,并且想要為教育事業(yè)做出一番貢獻的人,那么最后他們?yōu)槭裁炊甲兞四兀?/strong>
- 我們就挑兩個形象最鮮明,最典型的人物來說明一下吧。
《驢得水》張一曼劇照
(一)張一曼這是里面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角色,也是最出彩的女性角色。她的角色讓我想起了《白鹿原》里面的田小娥。說的不好聽點,兩個人同樣都是被冠上了“騷”,“不正經(jīng)”的標簽。但是評判一個人,哪能這么簡單就下結論呢?
張一曼這個人,她的“錯誤”之處就在于太風情迷人了。她是那種,看起來滿嘴跑火車,好像很不正經(jīng),但是其實內(nèi)心非常純真,她的這種純真同很多看起來一本正經(jīng)其實心懷鬼胎的偽君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驢得水》張一曼劇照
- 但是她“錯”就錯在,她的美既可以給她帶來美譽,也能讓她墜入險境。
就像很多人把歷史上一些王朝的滅亡歸結于一些女子一樣,這種論調(diào),其實就是給自己找的一個極大的借口和推卸責任。
張一曼這種美麗的女子,她們確實擁有美貌和吸引人的能力,卻不擁有話語的掌控權。而且她們也不“聰明”,這種聰明指的是,利用自己的性別優(yōu)勢和異性的追捧來為自己謀利。
《驢得水》張一曼
顯然不是這樣,其實張一曼是個三觀極正的人,她也渴望愛情,希望夢想成真,但是美麗只是她的天賦,而不是她的工具。所以,當對方需要她時,她就是萬人追捧,而如果對方不需要她了,這種美麗就成了別人群起而攻之的借口。
- 她的消亡,來自于她的美麗沒有放置到好的時代,她的美麗沒有給她帶來掌控命運的話語權。
《驢得水》銅匠
(二)銅匠這個角色也特別有意思,他可謂是非常顯著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好老人是如何變壞”的過程,而且電影一開始通過刻意放大他的那種傻氣,來形成前后變化的鮮明對比。
- 但是在分析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明白,他究竟是不是老好人。
《驢得水》銅匠
現(xiàn)在由于社會的變化,“好人”尤其“老好人”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貶義詞,當把這個詞用于形容某個人時,人們想到的不是這個人本性里的善良,而是覺得這個人蠢。但是,其實“好人”和“蠢人”是有區(qū)別的,甚至有一些“蠢人”利用“好人”的偽裝,最后去做“壞人”,這樣的人就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在丟好人的臉的。
銅匠的變化就說明了這一點,雖然有的人批判他的轉(zhuǎn)折變化的有點僵硬。但是其實,這正是他人物本性的真實體現(xiàn),只不過是放大了而已。
- 這個人中最大的表現(xiàn)就是,前期有多么傻,對張一曼有多么好,后期就有多么壞和殘忍。
《驢得水》
試想一下,一個真正的好人,他的內(nèi)心其實是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和行為底線的。當他受到傷害或者遭到背叛時,他的變化應該是多了心眼,變得冷漠起來,用這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保護自己,即使是報復,也是在合理的范圍。而不是在遭遇了傷害之后,徹底拋棄自己的溫存,沒有原則底線,甚至沒有對于人的尊重的去傷害別人。所以這個人,不僅壞,他還蠢。
他這個老好人的墮落其實來源于內(nèi)心的力量,只不過是被外界環(huán)境給激發(fā)出來了。
《驢得水》
通過這兩個人的對比,以及他們變了之后的表現(xiàn)和行為,我們也看的出來,其實很多時候人的異化,都是被逼無奈。
- 但是這不是借口,誰都會面臨外界壓力,而應對挫折打擊后的態(tài)度才是關鍵。
《驢得水》
所以,張一曼是當之無愧的“女神”,她的墮落既讓我們可惜,卻也讓我們看到了她人性中的偉大。但是銅匠,卻只有對這個人感到悲哀,哀他的身不由己,也哀他的蠢笨又壞。
文|中成哥說影視
本文由中成哥說影視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一起欣賞經(jīng)典影視!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4597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