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女子干洗店衣服洗壞了(四萬多的裙子拿去干洗店去)
發布時間:2024-10-13閱讀(20)
沙的小王在某洗衣店花了300元洗一條40000多的裙子,小王去取時,發現這條裙子被洗衣店洗壞了,于是找洗衣店老板索要賠償,不料卻遭洗衣店老板拿100元侮辱。

微信聊天供圖,
由于洗衣店把衣服洗壞了,于是第一時間就拿著被洗壞的衣服到專柜咨詢售后,問衣服能否修復。工作人員經過一遍查看后告知小王,裙子損害比較嚴重,無法進行修復。隨后,小王聯系洗衣店老板,并提出就衣服的損壞進行賠償。洗衣店老板認為自己清洗的衣服并沒什么問題。雙方在溝通時,店老板還略帶嘲諷:“您是覺得買件4萬的衣服就高人一等嗎?”小王稱,當天自己就已經將衣服的情況告訴店老板,而老板也覺著沒問題才答應清洗。
雙方協商無果,于是王女士便找來記者介入協商。電話中,記者問店方,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這個衣服到底該怎么洗或者能不能擰。店老板卻這樣回復:我這個屬于商業機密。隨即拒絕回答記者的提問,而后小王接過電話,老板才說出原因:“干洗必須要脫油,我就是怕干洗機脫油,因為機器轉速很高,對衣服傷害很大,所以就用手擰了一下。”店方這樣的答復,小王顯然無法接受,洗這件衣服的風險,為何店方洗衣之前未作出說明。之后店方老板的態度不是很友好:“你又是找市場監督,又是找媒體記者。叫他們直接處理得了,還打電話給我干嘛,或者你去起訴也可以。”隨后在記者的勸說下,店老板提議,小王可以先去修復衣服,然后再與其協商最后的賠償價格。如果金額少的話可以進行賠償,但如果多的話就只能走法律途徑。小王也表示,自己會盡快找專柜估算修復的價格,而對于老板的這個解決方案,也可以接受。
衣服拿到洗衣店去洗,不論衣服的價錢多少,起碼洗衣店不能把客戶的衣服洗壞,這是對洗衣店基本的要求,洗壞客戶的衣服是存在過錯的。

這些線全部被洗掉了
本案中,小王與洗衣店之間形成一個合同關系。依照雙方的約定,洗衣店負責將小王的衣服清洗干凈,而小王則支付相應的費用給洗衣店。小王將衣物拿去洗衣店干洗,店方理應是將衣服清洗干凈并不得損壞衣服,而店方卻未經小王允許,用手洗將衣服擰壞,這顯然是不符合雙方的約定,店方已構成嚴重違約。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582條規定: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因經營者責任,洗染后的衣物未能達到洗染質量要求或不符合與消費者事先約定要求的,或者造成衣物損壞、丟失的,經營者應當根據不同情況予以重新加工、退還洗染費或者賠償損失。依照規定,對于小王衣物被損壞的情況,其有權請求洗衣店承擔違約責任,賠償衣物的損失。當然,本案也可以從侵權角度,維護小王的合法權益。店方對衣服知情的情況下,對衣服有著專業的知識,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用手擰會給小王這件特殊的衣服造成破壞,而繼續選擇了用手擰的方式清洗衣服,其在主觀上存在過錯,才導致衣服的損壞。因此店方需要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對小王的衣服進行相應的賠償。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綜上,基于小王的案例進行的一些法律維權分析,希望大家可以借此案例學到相關維權知識。除此之外 ,消費者也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維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4692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