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莆田鞋都比正品大嗎(不是莆田鞋很多人都不買)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8)

1
提起莆田,你會想起什么?
醫院?醫美?還是假鞋?
莆田假鞋,一直是人類喜劇精華。
現在,這個喜劇更幽默了。
很多人,已經是非【莆田】不買了。
莆田,正在成為消費者的天選。

一直以來,莆田鞋說出來都要被嘲諷的。
但世界變化太快了。
連莆田自己也未曾想過,有朝一日,“莆田鞋”三個字會成為優質鞋的象征。
如果你在電商上搜鞋子,你會發現,許多商家直接以“莆田”、“莆田鞋”、“莆田出品”作為商品標簽。
過去大家藏著掖著,現在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莆田貨。

甚至,“莆田天花板”還成為了描述鞋子質量的專有形容詞。
莆田貨,用足工業膠水,就是硬邦邦,你壞了鞋都壞不了。
關鍵是,消費者還認。
因為銷量奇高。
更有大量的人就點名,不是莆田貨我不要。
市場,已經成了莆田的形狀。

說到賺錢,莆田人比誰都勇。
莆田鞋,起于代工。
上世紀70年代,就有莆田人開始涉及制鞋產業。
俗話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會做鞋,耐克都來。
從80年代起,莆田就開始給各路國際大牌做代工,這么說吧,人家是真的有核心技術。
別說假鞋,真鞋也是他們做的。
魔幻的是,假鞋的質量比真鞋好。

過去十幾年,中文互聯網上一直流傳一個段子:
“如果不開膠,必是莆田貨。”
那段時期,各種鑒別假鞋的段子層出不窮。
最后都會導向同一個結果:“莆田假鞋質量比真鞋更好”。
這東西有多離譜?
大概是常熟阿諾在健美比賽上擊敗了羅尼;
竊格瓦拉戰勝馬斯克登上了時代封面;
吳彥祖在帥哥選拔上贏過了我。

看起來匪夷所思。
但,卻是現實。
不是莆田厲害,而是鞋這個東西,本來也沒有那么高的技術含量。
專業運動跑鞋,會有黑科技。
但作為日常消費品的鞋,不需要。
如果你每天都要翻墻跨欄、爬墻躲陽臺、還會被人追跑,你需要的也不是鞋,是自首。

大部分工廠,都具備生產商品鞋的技術實力。
許多盜版鞋就是直接復制正版鞋的產線。
一樣的料子,一樣的工序,出來的自然是一樣的鞋子。
你按我的食譜吃,沒有兩百也有一百八。

甚至許多情況下,正因為是盜版,所以才質量好。
為啥?
因為正版要注重環保,要在意品牌形象,用環保膠。
盜版生怕你回頭不來了,死命給你用便宜的工業膠。
那當然還是,工業膠頂。

前幾年有個梗說,奢侈品質量拉胯,鞋子走兩步就掉,衣服洗兩次就壞。
品牌給的解釋是,買奢侈品的人不需要長時間走路,也不會拿去洗。
言下之意,有錢人不在意質量。
而另一個意思是,不管好壞,以我為準。
所以莆田鞋的質量才會這么強。
一個黃毛,硬是活成了苦主的形狀。

就像一個星宿派雜魚,不去作奸犯科、欺男霸女,每天老老實實苦練內功,最終打倒蕭峰,臨了還給你來一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什么莆田蒼穹。
它真的,我哭死。

以上只是莆田鞋流行的原因。
但莆田這倆字,能正兒八經地成了一種亞文化,看的還得是消費者的心態變化。
過去買莆田等于丟人。
現在【不是莆田我不買】。
差別是什么。
是消費者已經看透了消費主義,進入到了另一個階段。
極端實用主義。

為什么現在不追求名牌了?
因為無所謂了。
青春年少時,虛榮心強大無匹,名牌鞋也確實少見。
買名牌潮鞋,成為無數少年的證道之路。
省吃儉用,哭爹喊娘,就為一雙耐克阿迪。
當年甚至還真有賣腎買蘋果,放在今天你敢信?

現在,已經無所謂了。
發展到現在,名牌鞋也不再少見。
當你唾手可得,也不再珍貴。
過去大家都是比誰買的貴,現在已經成了比誰買的便宜。
你15塊買的東西,我12塊,我會覺得你是SB。
我管這個叫,消費蹦極。

消費蹦極之后,其實是大家終于認清了那個關于成長的現實:
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為什么少年時的你我總是特別在意真假?
因為我們以為有人在意。
穿假鞋,怕被看出來。
衣服是舊的,怕被看出來。
怕的,不是鞋子假,而是別的目光。
但現在,大家發現,沒人在意我。
畢竟誰會傻X到見面先互相趴下看看鞋呢?
賣原味驗貨呢?

大家都不在意真假。
但他們更不在意的,是你我。
既然沒人在意,那就莆田穿起。
起碼錢和質量是真的。
這好像是認清現實,但這又好像是失去了熱情。
這好像是成長,但這又好像是老去。
多希望時光像莆田鞋的工業膠一樣,永遠,永遠牢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4802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