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武松怒殺潘金蓮的全過程(武松怒殺潘金蓮)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4)

在《水滸傳》中,潘金蓮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女人。她是武大郎的妻子,為了出軌的愛情毒殺親夫。
視兄若父的武松決定為哥哥報仇,而這也成為了他怒殺潘金蓮的起因。
殺就殺吧,為何又要先扯開她的衣服?看完你才就知道武松的高明之處了。

《水滸傳》的故事背景是北宋朝末期,即南宋初年。
這一時期,國家政治腐敗,社會秩序混亂,農民起義和盜匪橫行。
人們的生活非常艱苦,社會矛盾尖銳,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選擇了暴力和犯罪作為謀生手段,而這些犯罪分子往往來自于底層的老百姓。

武松兄弟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活在清河縣。
武松身高1米87,目似晨星,眉如遠山,膀闊腰圓,高峻挺拔,力大如牛。他的哥哥武大郎,身長三尺,面目丑陋,是個標準的侏儒。
兄弟兩個相依為命,哥哥武大郎賣炊餅,弟弟武松愛好舞刀弄槍,拜了周侗為師,學得一身好武藝,在清河縣頗有俠義之名。

這一日,武松攜清河縣一幫好友吃酒,席間多喝了幾杯,微醺時起身,撞到了鄰桌坐著的一個衙門小吏。小吏勃然大怒,其雙方起了爭執,繼而拳打腳踢,相互斗毆。
喝多了酒的人,大腦不受控制,平常很有分寸的武松,這一次沒有理智回歸,直到把小吏打得奄奄一息,同伴一看闖了大禍,打死了人,拉著武松撒開腳就跑。
武松酒醒了,后悔不已,宋朝律法雖對傷人事件不嚴厲,但是傷人致死卻是重罪。

武松聽說滄州橫??ぶ苁雷诘沼H孫子家,有太宗皇帝御賜的可免罪的丹書鐵券,而小旋風柴進又是個熱心耿直、好交朋友的君子,便決定前去投奔,以躲避官差的抓捕。
武松在清河縣俠名在外,朋友眾多,他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去投奔柴進呢?
這就是武松的原則和底線,謹慎周全,不拖累別人。
如果不是柴進有免罪金牌,他也不會前去投奔。而就算他去投奔連累了柴進,有丹書鐵券也可以讓柴進無罪。
基于這樣的出發點,武松才去了滄州橫???。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武松要好的朋友給他送信來,說被他重傷的小吏沒死,救活了;他的哥哥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妙齡老婆。
武松動了想回清河縣的想法。但他因為人緣不好,喝醉酒胡亂發瘋,染了瘧疾,就耽誤了行程。
直到宋江和宋清來了柴大官人的莊園。武松又與宋家兄弟一起喝了酒,這才告辭柴進,離開滄州。
又因宋江的熱情好客、慷慨解囊,不愿白白承受了宋江的好,跟宋江拜把子結成了兄弟,承諾此后聽大哥宋江調遣。

武松一路向清河縣而去。途經陽谷縣景陽岡,已近黃昏。
只見崗下酒肆飄著“三碗不過岡”的幡旗,店里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喝酒,極少有單人或者雙人為伍者。
武松一腳踏進酒肆,大喊小二:拿酒來!小二拿來三碗酒,武松一口氣就喝光了,嚷嚷著還要。
店家卻說:“客官,你不能再喝了,我們家的酒入口綿軟卻后勁十足,三碗就夠量了,再多可就真的會醉的?!?/strong>
武松不信,直嚷著要酒喝。店家拗不過他,心想,太陽快下山了,也不能上路了,左右是在店里,就由著他喝吧。
等武松結賬的時候,店家才發現,好家伙,這是一共喝了十八碗呀。

店家勸阻道:“客官,山上有老虎,官府出了通知要鄉民每天日上三竿方可組隊過山崗,以免遇到了老虎吃人?!?/strong>武松趁著酒意,根本不屑于老板的忠告,執意要上山。
走到一個大石板附近,實在醉得走不動了,正要去石板上躺著睡一覺。
突然,從樹后跳出來一只兇神惡煞的大老虎,看著武松,兩眼冒光,口里滴著涎水,兩個爪子在地上一按,身子騰空而起,勁直撲向武松。
武松一個啰嗦,嚇得酒醒了大半,忙閃身避過,跟老虎纏斗起來。
三五回合之后,趁著虎頭落地一瞬間,武松丟掉斷了的哨棒,揪住虎皮,掄起拳頭照著虎頭一頓猛捶。
老虎七竅流血,本就餓了幾天幾夜,哪里經得住這么一頓打,就這么給武松打死了。

武松下山,鄉民們聽說武松打死了老虎,興高采烈地把他迎進了縣衙,縣太爺感念他的好武藝,給了他一千塊賞錢,還留他做了都頭,專管本縣治安。
武松俠義正直,聽說附近的獵戶為打老虎吃盡了苦頭,還受到了責罰,于心不忍,就把所得的賞錢和打死的老虎都分給了眾人,自己只身前去衙門赴任。
剛走到大街上,遠遠聽見了“買炊餅咯”的叫賣聲,心下詫異,循聲望去,果然看見一個小矮人擔著擔子挑著炊餅叫賣,那正是他相依為命、日夜牽掛的哥哥武大郎。
哥哥一家明明在清河縣,怎么在陽谷縣賣炊餅了?

武大郎娶了如花似玉的妙齡媳婦兒,按理說不是應該在清河縣嗎,怎么到了這陽谷縣來了?這事兒還得從武大郎媳婦潘金蓮說起。
潘金蓮幼時被賣到清河縣一個地主老財家做了婢女。
隨著時間推移,越發出落得亭亭玉立,老主子貪戀其美貌,數次威逼利誘要納她為妾。
年輕的潘金蓮也是心高氣傲,誓死不從。老財主氣急敗壞,卻也無可奈何。

忽一日,老財主在街上,看到了賣炊餅的武大郎,起了壞心思:你潘金蓮看不上我,我就把你許配給這樣一個三寸丁谷樹皮人。
于是,武大郎就這么輕輕松松地娶到了一個漂亮的媳婦兒。
潘金蓮無奈嫁給了武大郎,放著老財主家的富貴不享,卻來配個三寸丁谷過苦日子。清河縣上上下下都笑話她,讓她臉面無存。

可就這樣還不算完。老財主還糾集地痞流氓,每天都趁著武大郎出去賣炊餅的時候,來騷擾潘金蓮。
等武大郎賣完炊餅回家,潘金蓮大倒苦水,可武大郎為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這么多年,早就被磨得沒了棱角,一個“忍”字功夫相當了得。
潘金蓮失望透頂,只好每天盡可能待在家里不出門,盡量避免拋頭露面,以免受到騷擾和羞辱。
就算這樣,也仍然時不時有不懷好意者在她家附近逗留。

武大郎身材矮小,斗不過這些人,只好帶著潘金蓮離開清河縣,來到陽谷縣生活。
他們租住了紫石街一個兩層小樓院,旁邊就是王婆茶室,里面有個賣茶的老婦人,這條街不遠處就是本縣首富西門慶家的生藥鋪,可謂是頗具繁華之態。
從小相依為命的兄弟倆相遇,都很高興,兄弟倆約好了明天去武大郎家吃飯,順便認認門,也認識一下嫂嫂潘金蓮。
第二天,武松如約回了紫石街武大郎的家,一看潘金蓮柳葉眉、櫻桃口、媚眼如絲、婷婷裊裊,心里就不舒服。
因為嫂嫂潘金蓮太漂亮了,并且一副春心蕩漾的浪蕩樣子,讓武松對她生了戒備之心,唯恐嫂嫂不守婦道,敗壞了哥哥的名聲。

吃完飯,武松起身告辭,哥哥嫂嫂極力挽留,武大郎的矮小懦弱,的確讓這個家缺個撐腰的。
從小相依為命、由哥哥養育長大的武松,最后還是搬了行李回家來住了,希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能夠鎮得住陽谷縣的浪蕩子覬覦嫂嫂的姿色。
武松倒的確鎮住了一幫地痞流氓,但嫂嫂潘金蓮卻迷上了小叔子武松,經常制造機會和武松接觸,每次都被武松以各種理由推脫了。
潘金蓮卻不死心,終于在一個下雪天找到了再一次和武松單獨相處的機會。

這一天武大郎做炊餅時,潘金蓮也來幫忙,很快就做了比平常多兩倍的量。
武松下衙門回家的時候,平日里都已經在家了的武大郎還沒回來,自然是因為今天的炊餅還沒賣完。
潘金蓮先是以外面太冷,邀請武松入內烤火,又提出飲酒取暖,三杯酒下肚。
已為人婦卻頗不盡興的潘金蓮欲火難耐,來取武松手里撥火的鉗子,跟武松第一次肢體接觸,然后又言語挑逗。
武松埋著頭,忍著怒氣,顧念哥哥娶個媳婦兒不容易。

潘金蓮自信地認為武松抵不住她的誘惑,壓根兒沒想過武松的原則和底線:一個俠義之士,最在意知恩圖報,對養大自己的哥哥,怎么可能給他戴綠帽子,況且他自己對這種蕩婦行為也深為不齒。
一而再再而三,見武松低頭沉默,就是不搭理她。潘金蓮干脆自己起身俯在武松身上,嘴里說著:“二郎,你冷嗎?”
武松終于按耐不住,一把扯過嫂嫂手腕,將嫂嫂推離自己,厲聲說著:“嫂嫂不可。若再如此,武松認得嫂嫂,武松的拳頭認不得嫂嫂。”
因為這件事,武松怕哥哥傷心,只是找了個理由搬回衙門去了。
潘金蓮的愛情之花再一次枯萎,她還會繼續尋找自己的愛情嗎?

武松成了潘金蓮生活的一個小插曲之后,武松因為要去出一趟差,臨走前,跟哥哥告別,說大概三五幾個月就回來了,讓哥哥看顧好自己身體,凡事等他回來再作理論。
潘金蓮對愛情的憧憬因為武大郎而失落,因為武松而求不得。只好天天獨自在家,偶爾去王婆茶室坐坐,跟王婆訴訴苦,聊聊天。
直到有一天,二樓關窗掉下來一竹竿,打到了西門生藥鋪老板西門慶的腦袋,她的愛情又來了!

潘金蓮和西門慶,郎有情妾有意,在王婆的攛掇下,攪合在了一起。潘金蓮以出軌獲得了自己畸形的愛情。
日子久了,陽谷縣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事兒了,就唯獨武大郎蒙在鼓里。
小無賴鄆哥兒想就此事去敲敲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竹杠,卻被王婆壞了好事,氣不過,轉頭就去找武大郎告密。
武大郎急匆匆來捉奸,卻被西門慶一腳踢成了重傷,躺在床上半死不活,卻也不甘示弱,還揚言要等弟弟回來報仇雪恨。因此讓潘金蓮動了殺心,干脆一包砒霜藥死了事。

等武松回來,哥哥已死。
武松充分發揮他在衙門當都頭的優勢,先是明查暗訪,調查清楚了從他走后潘金蓮的一舉一動,又找到鄆哥兒了解武大郎捉奸的事情,順藤摸瓜,查出了哥哥被害的所有細節。
就這樣,他還是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先在家里擺下酒席,請街坊鄰居分別上門吃酒,在酒席上寫下證據和供詞,并簽字畫押。
做完這些,他又去衙門立案,卻被西門慶搶了先。
西門慶滿衙門打點,花了很多錢,讓武松報官無路,在公了的途徑上吃了閉門羹。

報仇無門,怎么辦?
武松一向是個謹慎周全的人,對養大他的哥哥情深義重,這次對殺害哥哥的潘金蓮和西門慶有不共戴天之仇。
而衙門黑暗,官府腐敗,他不抱幻想,武松決定親手殺死這一對奸夫淫婦。
多年都頭經驗,讓他在整個籌劃和實施過程中盡可能減輕自己的罪行,努力營造出不得不為的自衛型犯罪。
他回了哥哥家中問嫂嫂,哥哥是怎么死的。潘金蓮自然不肯說實話,武松就拿出一把尖刀,逼著潘金蓮說實話。

潘金蓮扛不住壓力,只好一五一十地說了,她和西門慶怎么認識,怎么在王婆的撮合下勾搭成奸,武大郎捉奸時怎么被踢傷,后又怎么被武大郎威脅,西門慶拿來砒霜,王婆碾細兌入藥中,潘金蓮如何喂武大郎服下毒藥,怎么毒發身亡,一一告訴給武松聽。
武松咬緊牙關,壓制著內心的悲憤,聽潘金蓮說完,實在忍不住就想給潘金蓮一刀。
按照自己的計劃,這一刀之前,要造成潘金蓮勾引他的表象,做實潘金蓮水性楊花的性情,然后再殺了她,就能最大程度的獲得同情和減刑。

于是,武松先是扯開了潘金蓮的衣服,然后才殺了人,祭奠哥哥,又去殺了西門慶。
對王婆倒是放過了,只殺了罪魁禍首,顯示了他無奈報仇殺人,而且并不濫殺無辜。
果然,武松帶著西門慶和潘金蓮的頭去衙門自首,先是獲得了縣太爺的同情,上報給上一級官老爺,也獲得了輕判:發配滄州。

武松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懂感恩,知大義,不好女色,有勇有謀,且善良,扶弱濟貧,是個清河縣和陽谷縣都稱頌的俠義之士。
從他第一次誤傷小吏,不愿牽連清河縣親友兄弟,而去投奔柴進就可以看出他的謹慎細心和周到;
因為宋江的熱情相送,無以為報,立即做出義結金蘭的舉動,用后半生的自由報答宋江,有恩報恩,不欠人情;
景陽岡打虎,不畏懼惡勢力,剛正不阿;陽谷縣獲得獎勵,卻分文不取,不貪財,全部贈送給獵戶和受害的村民;
對哥哥武大郎不離不棄,知恩圖報;對妙齡少婦的勾引,不動心不好色;
對視兄若父的哥哥被害之后,為給報仇而做出的籌劃,凸顯了他的謀略、原則和底線;而報仇無門,怒而殺嫂的細節,更是顯示了他的高明,也因此救了自己一命。
參考資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00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