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0-23閱讀(28)

AJ VII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美國代表隊和NBA做出一個決定,要派出職業(yè)籃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這就是美國夢之隊的開始。
Air Jordan VII誕生于這一年,也是喬丹在該屆奧運會領導“夢一隊”時所穿著的鞋款。
當然、這也是喬丹第二次奪取NBA總冠軍時所穿著的鞋款,

AJ VII
1992年正是Nike的Huarache技術(shù)剛剛推出的時候,而一向以領先科技與潮流的Air Jordan系列,理所當然的加入了這項最新科技,Air Jordan VII借用了這項當時最為前沿的球鞋技術(shù),內(nèi)靴部分僅僅延伸至腳踝以下,而看似幾乎為高幫設計的腳踝部分鞋面實質(zhì)上是只使用了一塊薄薄的皮面,對腳踝的保護幾乎為0。
之所以出現(xiàn)如此設計,是因為Huarache的設計理念,此理念的設計初衷,意在實現(xiàn)球鞋輕量與穩(wěn)定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球鞋的透氣性。所以運用這一理念的球鞋都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輕質(zhì)、出色的包裹(因為有內(nèi)靴)、比較不錯的透氣性。

AJ VII
鞋面被分為內(nèi)靴與外部包裹材料兩個部分,內(nèi)靴帶來更舒適的包裹,增加腳與鞋的貼合性;外部包裹材料則用于提供運動所需的側(cè)向支撐與穩(wěn)定;透氣方面則通過內(nèi)靴上的透氣網(wǎng)眼以及外部包裹材料之間的大面積鏤空設計去實現(xiàn)。
不過,此理念初期運用得并不是很成功,過于強調(diào)透氣與舒適性,而忽略了鞋幫支撐的問題,所以導致了前文說到的,在腳踝的支撐與保護方面非常孱弱。
從外觀上觀察,VII代很大程度上繼承了VI代的設計,在他們身上可以見到太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在我剛接觸Air Jordan系列時把這兩代混淆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兩者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中底部位,VII代棄用了前面沿用了好幾代的后掌可視技術(shù),將后掌部位做了封閉式的處理。

AJ VII
而在此時中底內(nèi)部的氣墊結(jié)構(gòu)也悄然之間發(fā)生了變化,不再采用前后分掌式的氣墊結(jié)構(gòu),改為3/4掌Air-Sole 的設計,這樣氣體容量也得到了提升,緩震效果也就更出色了。
在設計時期,喬丹和設計師碰面,他希望能加入一些活力和娛樂的元素,而恰巧設計師在一個非洲部落旅行時,尋找到了設計靈感,一個非洲的土著青年正在彈奏當?shù)氐囊环N樂器,而這時候一張貼在雜貨店門口的海報吸引了設計師的目光,那是一張關(guān)于非洲文化的海報,情景交融、融匯其中,盡管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設計師們都不愿意和種族、民族的理念掛上鉤,但是,此時強烈的非洲文化韻味,讓人無法自拔。
于是、鞋舌和鞋底上那來源于部落主義和非洲藝術(shù)的美術(shù)圖案,使得鞋子在外觀更為典雅和華麗,且充滿了藝術(shù)氣息與活力。

AJ VII
Air Jordan VII無疑有著很討好的外觀設計,幾乎介于復古和現(xiàn)代之間的外觀,特別是之后復刻的Air Jordan VII OG版本華麗的配色,以及后跟那個特殊的“9”,都讓Air Jordan VII OG渾身自然的散發(fā)出一股尊貴的氣息。
雖然那個年代最為先進的Air-Sole還不足以提供足夠的緩震保護,容易氧化的中底層,半理想化設計的大底,Air Jordan VII OG的性能只能算平庸。而耐磨性更是秉承了Nike一貫的風格,對外場缺乏足夠的信心。不過這些都不要緊,一雙重生的經(jīng)典鞋款,這些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AJ VII
當它作為一款復刻的籃球鞋又或者成為一雙半潮流鞋的時候,Air Jordan VII又是一雙分外特殊的鞋,它很漂亮而又成熟。同時,和幾乎所有的Air Jordan系列鞋款一樣,這款Air Jordan VII的用料很是考究,做工精細,吸引了不少的粉絲追捧,也成了Sneaker心目中的至愛之一。
球鞋掃盲:Air Jordan系列1-34(AJ全系列)(6)
球鞋掃盲:Air Jordan系列1-34(AJ全系列)(5)
球鞋掃盲:Air Jordan系列1-34(AJ全系列)(4)
球鞋掃盲:Air Jordan系列1-34(AJ全系列)(3)
球鞋掃盲:Air Jordan系列1-34(AJ全系列)(2)
球鞋掃盲:Air Jordan系列1-34(AJ全系列)(1)

關(guān)注 二次運球 獲取最新最全系列文章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054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