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三江布央高山生態茶園(千畝茶園吐新綠)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9)


茶被譽為“神奇的東方樹葉”,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作為世界第一大產茶國,中國出產的茶品種類繁多,頗具地域品質特色的政和白茶便是其中之一。
政和是“中國白茶之鄉”,白茶核心產區、茶業百強縣、因茶得名唯一縣,素有“千年白茶,百年工夫”之美譽。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三次到政和縣調研。二十多年來,政和縣始終牢記囑托,因地制宜選準發展路子。
2021年以來,政和縣深入學習貫徹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政和白茶品牌提升年”活動,持續開展“生態茶園綠色提升”專項行動,推進生態茶園建設,統籌“三茶”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綠色地”,實現茶園“綠富美”
搶抓機遇,統籌做好“三茶”,政和縣積極把握發展機遇。
近年來,政和縣持續培育和發展茶、竹等鄉村特色產業,致力構建“2 3 4”現代綠色產業體系。出臺統籌推進“三茶”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實施現代農業(茶業)產業園項目,全力推進全域綠色生態茶園建設,積極創建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并制定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政和白茶國家標準》。今年,政和著力發展茶科技,建設鐵山鎮大紅村、鎮前鎮羅金山、澄源鄉下溫洋村等高標準生態茶園示范片23個、面積6萬多畝,讓“綠葉”變“金葉”。
走進“白鷺窠”生態茶園示范基地,300畝政和白茶在智能設備的“照看”下茁壯成長,智能設備實時監測空氣溫濕度、直播茶園動態,記錄茶樹生長狀況,確保茶樹生態種植、健康成長。“生態茶園實施生物農藥,不使用化肥農藥,堅持綠色發展。”鐵山鎮副鎮長楊武飛說道,生態茶園設立智慧監測桿,導入VR數據,通過手機端能實時察看茶園茶山情況。
西津村浙譚生態茶園位于松溪河畔,這里生態優美、土地肥沃,是政和縣眾多優質茶園之一。為進一步優化茶園質量,近年來,西津村主動融入政和縣委、政府打造“2 3 4”現代綠色產業體系。同時,還引入“智慧茶山”種植數字化管理,分別安裝監控、氣象系統、噴灌等設備,構建可溯源的茶產業鏈生產流通服務體系,扎實踐行“茶文化、茶科技、茶產業”融合發展。
鎮前鎮羅金山生態茶園位于鎮前鎮羅金山區域,均海拔830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區域內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4.44%,周邊無任何工業、生活污染,重金屬含量遠低于國家無公害產地環境標準,十分適合茶葉生長。近年來,茶園首創“大學生創業園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以茶為“媒”,集觀茶、采茶、制茶、品茶一體,并向旅游休閑延伸,實現文旅結合、茶旅互動。
......
一片片茶園,帶著村民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政和白茶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地理標志互認清單,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40億元,以茶文旅融合發展為重點的“政和新城”初具規模,連續三年躋身“中國茶業百強縣”。
2022年5月,政和縣舉行南平市生態茶園示范基地授牌儀式,縣域內6家獲評“首批南平市綠色生態茶園示范基地”稱號的茶企授牌。分別為政和縣石屯鎮西津畬族村(浙譚)茶園、政和縣鎮前鎮(羅金山)茶園、政和縣鐵山鎮大紅村(白鷺窠)茶園、東平鎮鳳頭村(下鳳林)茶園、星溪鄉富美村(蓮花山)茶園、政和縣澄源鄉林山言午茶業茶園。其中,政和縣鎮前鎮(羅金山)茶園被評為首批“南平市最美綠色生態茶園”。
生態試點“無藥村”,產出綠色健康茶
“綠色無公害的品牌打響了,明年的茶葉一定會賣得更好!” 6月1日,政和縣農業農村局聯合政和縣茶業發展中心在鐵山鎮大紅村舉辦病蟲害生物農藥免費發放活動,吸引不少當地茶農前來領取。
當日,大紅村茶農手持“小卡片”到大紅村村部領取免費生物防治農藥。此次發放生物農藥包含30%茶皂素、0.1%藜蘆根莖提取物、“倍倍加”助劑等,共發放近7000份生物藥劑。根據種植戶各自的茶園面積合理分配,預計可防治面積近2300畝,惠及400多戶農戶。
大紅村是南平首個茶園整體不使用化學農藥的試點村,擁有茶園面積2300畝。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里的人民就在黨的領導及中國工農紅軍七軍團20師支持下,在福建革命斗爭史上寫下過燦爛一筆。在新時代,這里又一次成為探索“三茶”融合之路的先行者。
今年,政和縣在鐵山鎮大紅村等地建設了面積達3300畝的生態茶園示范區,整村推進高標準生態茶園建設。“通過采用生物農藥防治技術措施實現茶園不使用化學農藥,實現茶葉品質和茶農收入的共同提升。”政和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蔡桂輝介紹。
為了讓茶農更規范、合理使用生物農藥,政和縣引入漳州市綠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生物農藥施肥全過程進行監督指導,并制定下發《生態茶園綠色防控協議》,嚴禁茶農私自進行茶園化學農藥防治,保障政和白茶品質安全,推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生物農藥經過幾年的應用以后,我們還要補充一些益蟲,實現茶園生物多樣性,最終實現不打生物農藥的目的。”
漳州市綠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介紹。
“茶葉品質好,才能賣得好。”在政和駿皓生態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汪青說到,近年來,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視茶葉品質和對區域公共品牌的推廣,企業產值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長。我們堅持對近500畝生態茶園應用“粘蟲黃板 生物農藥 生態農藝”模式,從源頭上管控茶葉品質,目前企業年產值已增長至600多萬元。
生態茶園,未來可期。下一步,政和縣還將以創建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示范基地為契機,開展減肥控藥源頭治理、生態茶園綠色提升、茶葉產品質量安全、政和白茶公共品牌等四項行動,力爭2025年建成全域綠色高標準生態茶園,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100億元以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0575.html
下一篇:液下泵的工作原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