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0)
2月13日晚,一位中國姑娘賽后親吻冰面的一幕,打動了無數人:▼

她是范可新,和隊友韓雨桐、曲春雨、張楚桐、張雨婷在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賽中拿下銅牌。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奪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之后,中國女隊時隔12年又重新登上了領獎臺。
在比賽結束之后,范可新在場地中心跪下親吻了冰面:
“感謝祖國這么強大,能舉辦冬奧會,能讓我們站在全國人民的面前去展現自己,然后有這么多人支持我們,所以我是一種感謝的(心情)去親了冰面。”
除了這枚銅牌,在2月5日進行的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項目中,范可新和隊友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一起拿下了金牌!
1993年出生的范可新,是整個短道速滑隊年齡最大的運動員,她和28歲的武大靖一樣,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征戰冬奧會,范可新等這塊奧運金牌等了12年。
范可新是一個從黑龍江七臺河走出的寒門女孩,她的成長歷程讓人淚目,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貧寒、病痛、堅持……
1想學滑冰要是能好好努力,就不收錢
范可新出生于1993年,在她剛上小學時,家里做生意賠了錢。除了哥哥留在老家上學,父母帶著范可新來到七臺河投奔親戚。
當時全家身上一共只有300元,他們花了130租了一間6平米的鐵皮房。父親有修鞋的手藝,為了能讓一家人吃飽飯,父親開始給人修鞋。一家三口的吃住、修鞋都在間小小鐵皮房里。
有年除夕夜,天寒地凍修鞋沒生意,兜里實在沒錢了。那晚家里吃的餃子,也是隔壁好心鄰居送來的。
家庭條件雖然很苦,父母還是把好動的范可新送入了舞蹈班,剛學了一個星期,范可新就跟母親說不要學了,自己不喜歡跳舞。其實,是因為舞蹈班要交150元的服裝費,范可新知道父母掙錢難,不想增加父母的負擔。
單單靠父親修鞋賺錢還不夠養家,母親常帶著范可新去撿垃圾,范可新回憶童年時曾說:
“那時甚至買不起褲子,都是媽媽從垃圾堆里撿來,洗凈縫補好后,拿給我穿。”
一位鄰居阿姨給范家提出建議,可以去體育場看看,那里有群孩子一直在訓練,或許是個機會。
范可新來到體育場,碰上了短道速滑教練馬慶忠帶著隊員們訓練。馬教練對范可新進行簡單測試后,覺得她身體條件不錯,同意收下她。
可是,別說學費了,一雙冰刀鞋的價格,就相當于他們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費。
范可新問馬教練學滑冰要多少錢,馬教練告訴她:要是能刻苦努力,就不收錢。
馬教練不但不收學費,還花了150元給范可新買了一雙二手冰刀鞋。
范可新很珍惜這個機會,開始了艱苦的訓練生涯。每天凌晨4點起床訓練,練完回家吃早飯,再出門上學;下午1點到3點上課,3點到5點訓練,再補習功課,6點回家吃飯,倒頭睡覺。
某天晚上,母親無意中發現范可新的身上磕得青一塊紫一塊,腳上多處磨皮結痂,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化膿,母親很心疼,勸女兒要不別練了,這太遭罪了!
范可新很堅持:“不!不!我要練!” 這是一次范可新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
2不囿貧寒和病苦她逆境翻盤
范可新母親說,剛學速滑時候,條件不好,都是在室外冰場上訓練:
“我對我女兒從小最深的印象就是拼搏,有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別的孩子訓練的時候如果滑50圈,范可新起碼要滑到100圈,都是在別人離開訓練場后,我女兒才離開。”
看到女兒有這方面的天賦,又如此拼命,父母親全力支持,更加起早貪黑工作;老家的哥哥也早早外出打工,全家人合力托舉。
2003年,又一位伯樂出現了。哈爾濱的孟慶余教練到七臺河選隊員,選中了范可新。
礦工出身的孟教練,也是張杰、楊揚、王濛、王偉、劉秋宏等多位世界冠軍的啟蒙教練。他以一己之力,把小小的七臺河市,打造成了中國冬奧冠軍之鄉。令人痛惜的是,孟教練沒能見證中國短道速滑更輝煌的時刻,在2006年8月,在送隊員前往哈爾濱的途中,孟教練不幸遭遇車禍去世,年僅56歲。
范可新至今都還記得,想要滑得更好更快,需要一雙好的冰刀鞋,可家里負擔不起。是恩師孟教練自己掏腰包,花了2500送她了一雙冰刀。
在省城訓練的第二年,范可新就在全國小學生短道速滑比賽中斬獲了多項第一。范可新眼前的路逐漸清晰,進省隊、國家隊、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比賽……為國爭光的同時也能改善家庭條件。
可命運和她開了個玩笑。2008年1月,在齊齊哈爾市全國第十一屆冬季運動會上,被寄予厚望的范可新一無所獲。
那段時間范可新常感到四肢無力,臉上看不到血色,訓練時腿腳經常使不上力,好強的她沒有跟任何人說過。
直到假期范可新回到七臺河,連樓梯都爬不上去,母親帶著她看遍了市里醫院,確診為貧血,但查不出具體原因。
醫生叮囑,按照目前范可新的身體情況,不能再訓練了。
父母勸她好好在家養病,不要再回隊里了。范可新認為自己還行,她強行讓爸爸騎到自己的脖子上做深蹲,再讓爸爸扛上一袋大米。她咬牙說平時訓練可比這重多了,結果加上米袋,范可新一頭摔倒在地上。
在父母萬般無奈之時,馬教練趕來了。
此時母親已經泣不成聲,范可新躲到了廁所里,一邊哭一邊還哀求著:
“我要滑、我一定要滑。我一定要堅持滑下去,滑了這么多年,如果半途而廢這輩子就完了,而且國家青年隊的入隊通知已經發到教練那里,我將來一定能進國家隊,我還要奪金牌……”
馬教練立即帶范可新前往省城,拜托哈爾濱的朋友聯系最好的醫院。范可新被確診為青春期缺鐵性貧血,原因是長期營養不良和超負荷的大量訓練。
好在治療及時,馬教練又把她帶回家中,配合藥物進行食補,經過半年多的調理,范可新的各項體能指標恢復到常態。
2009年,范可新返回省隊訓練,同年入選國家青年隊。2010年,剛滿17歲的范可新正式被召入國家短道速滑隊,與同樣來自七臺河的王濛、孫琳琳成為隊友。
3“只要國家需要我,我肯定還會繼續滑”
幾乎所有認識范可新的人,對她都有一個相同的印象——她太有韌勁了!
范可新寫下過這樣一段話——是骨頭腫了的輕傷,是不能下火線的戰場。每一刀都無比重要,每一槍都全力以赴。拼,從來不是說的,實干才是硬道理!
在對夢想的執著堅持下,她的實力也飛速進步,出道即巔峰!
在范可新加入國家隊5個月后,17歲的她首次出戰就拿下了2011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女子500米的冠軍,以及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之后更是成為了世錦賽五冠王,成為了繼王濛之后,中國短道速滑新一代領軍人物。
范可新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巨大變化:
“小時候家里條件是真的不好,我還有個哥哥,我們四口人住在一個10平米的房間里面,度過了很多年,之后搬了很多次家……有的時候放假回去,看到家里人工作,看到他們為別人修鞋修自行車的時候,心里邊就會很心酸,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我哥很早的時候就輟學了,也是為我的滑冰費用在努力,一家人都為了我在奮斗,我也該為了一家人去奮斗。”
但范可新唯獨缺少一個冬奧會冠軍。2014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決賽,范可新意外摔倒,無緣決賽;2018年平昌冬奧會,500米半決賽上被判犯規出局,再次錯過金牌。
為了實現自己冬奧會冠軍的夢想,她選擇了繼續堅持。
2月5日晚,短道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決賽,由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張雨婷組成的中國隊奪冠,這是進入國家隊12年的范可新收獲的第一枚冬奧會金牌。
奪冠后,范可新緊緊擁抱了28歲的武大靖,他們作為女隊和男隊年齡最大的運動員,老將們彼此惺惺相惜,他們都明白在平昌冬奧后再堅持4年迎來北京冬奧的綻放有多艱難:
“我每一天訓練就是金牌(它)就站在我面前,我就是往前沖!”
“我等待這塊金牌太長時間了,我永遠相信團隊,永遠相信這支隊伍。我在國家隊12年了,感謝國家,感謝所有人,我們每天訓練下冰的時候,嗓子里面都是帶血的,我們收獲的冠軍是值得的!”
2月13日范可新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奪得銅牌后,她親吻了冰面,在賽后采訪時她表示,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并不是退役的信號。
對于未來,范可新的態度是——“我才29,我還熱愛短道速滑,只要國家需要我,我肯定還會繼續滑。”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07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