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武松殺潘金蓮的真實歷史(武松殺嫂子潘金蓮時)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7)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這是一部講江湖風云、兄弟義氣的書,同時這部書也被譽為是中國古代生活的社會文獻,可見這本書中對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描寫是非常細致入微的。
書中很多人物形象都取材于當時民間一些很出名的人物,他們所經歷的一些事情,他們所做出的行為,都是作者考量過才下筆的,所以這些行為背后都是有意義的,都對應著當時社會中的一些事情,就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武松和武大郎潘金蓮的故事。

其實這個故事的大概脈絡,相信只要稍微讀過一些《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書中的潘金蓮是一個極其美貌的女子,只不過可惜的是她的家世撐不起這樣的美貌,她自小家境貧寒,又因為長的美貌被賣到大戶人家做侍女,但這樣的美貌生在一個毫無自保之力的女子身上,肯定是會帶來不幸的。
潘金蓮就因為她的美貌引來了很多人的覬覦,就比如她所服侍的這家的男主人,這家男主人對潘金蓮已經垂涎已久,想用強迫手段來逼迫潘金蓮當自己的妾室,潘金蓮自然是不愿意的,但她并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能破罐子破摔,將這件事情告發給正室夫人,雖然這件事情最后得以解決,潘金蓮也可以不成為妾室了,但她的這種行為所埋下的后患是無窮的。

男主人對潘金蓮的這種做法顯然十分不滿,所以就一直對潘金蓮懷恨在心,心想“既然你不想做我的妾室,那我就把你打發出去,當一個又丑又矮又窮的人的正室,看你以后會不會后悔?”
這個人選自然就是武大郎了,潘金蓮與武大郎結為夫妻后,內心自然也是有過意難平的,畢竟她是美而自知的,她也知道自己的美貌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她不想做妾室,但也不想嫁給像武大郎這樣的人,所以她與武大郎成親后,一直都悶悶不樂,費盡心思想要找一個屬于自己的如意郎君,一直都想紅杏出墻。

但是武大郎對潘金蓮還是非常寵愛的,畢竟潘金蓮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人,而且面上對武大郎也是十分體貼的,所以武大郎寧愿自己辛苦,也會讓潘金蓮過得舒適一些,但潘金蓮并不將武大郎的這些付出放在眼里,只一心想要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讓自己過上好日子,而這也正是這一場鬧劇的開始。
潘金蓮與武松其實一開始,潘金蓮的目標并不是西門慶,而是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武松與他的哥哥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武大郎又矮又丑,家境還不好,但武松卻生的人高馬大,面容俊朗,有著一身武藝,還已經在江湖上闖出了“行者武松”的名號,這么兩相對比自然是武松更勝一籌了,潘金蓮就將自己第一個要勾搭的目標放在了武松身上。

然而武松并不是一個如西門慶一樣的人物,武松對他哥哥武大郎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他察覺到嫂嫂潘金蓮的意圖之后,一直都對潘金蓮避而不見,后面也警告過潘金蓮幾次,但當時潘金蓮并沒有撕破臉放在明面上,這些勾引都是暗著來的,所以武松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指責她。
畢竟潘金蓮也是他的嫂嫂,所以武松最后只能遠離他們,自己搬出去住了,潘金蓮對武松的勾引就宣告失敗了,然而,潘金蓮并沒有就此放棄,她對于與武大郎的生活是非常不滿意的,所以即使武松走了,她也不會放棄自己之前的目標,于是就有了西門慶的出現。

西門慶在當地是有名的浪蕩公子,再加上家中有些錢財和勢力,所以潘金蓮對西門慶這個人選是非常滿意的,他們二人之間的偷情也逐漸變得明目張膽,潘金蓮這么明顯地紅杏出墻,武大郎自然也察覺到了,畢竟他們之間并沒有想過如何遮掩,就說明他們并不擔心武大郎撞破之后的事情。
當時武大郎看到他們二人奸情之后,自然是十分氣憤的,盡管他身材矮小,平時也是和氣為主,但他也是一個男人,他的妻子現在背著她與其他男人有奸情,他自然是忍不了的,但武大郎并沒有武功基礎,而且身材不占優勢,所以他根本就不是西門慶的對手。

一開始二人也沒有想要對武大郎做什么,然而他們對武松卻十分忌憚,因此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武大郎殺掉,然后推脫成是病逝,這樣武松回來之后也沒有任何理由找他們算賬,于是武大郎就這樣被他們殺害了。
不過只是永遠包不住火的,他們這樣的行為也只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他們合謀殺死武大郎的消息很快就被周圍的鄰居傳到了武松耳中,武松對此自然是十分震怒的,武大郎是他唯一在世的親人了,現在居然被這對奸夫淫婦害死,他肯定要為自己的哥哥報仇。

所以他趕回來之后立刻就去找了西門慶和潘金蓮,二話沒說就動用武功,將他們二人打死了,只不過在打死潘金蓮之后,武松卻做出了一個令眾人十分不解的舉動,那就是他撕開了潘金蓮的衣服,這讓人們議論紛紛,畢竟潘金蓮再怎么樣也是一個女人家,還是一個身份如此敏感的女人,在她死后,武松竟然撕了她的衣服,這實在是讓眾人議論紛紛。
但實際上,武松這個舉動是非常明智的,因為他這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脫罪,當時的法律規定,如果單方面的傷害的話,是要判刑的,但如果是兩方打斗的話,就不需要判刑。
因此武松撕開潘金蓮的衣服,正是要制造打斗的痕跡,讓官府的人認為他們二人是打斗導致的傷亡,這樣武松就可以逃脫殺人的罪責了,從這里也能夠看出,武松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莽夫,他也是有著機智的一面的。

武松對于潘金蓮的處置也從另一個側面更加加深了武松這一人物的形象,讓讀者對武松的印象馬上就立體了起來。在人們印象中,武松似乎一直都是以武力見長的,他能夠獨自一人打死老虎,能夠挑戰江湖各路好漢,看起來他似乎只有武功能夠拿得出手,但潘金蓮的事件卻向人們展示了武松機智聰明的一面,這樣細節又多面的描寫,不僅讓武松這個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也讓《水滸傳》這一部作品更加生動傳神。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12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