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天津三絕炸糕哪家正宗(美食江湖之天津第五怪)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9)
列位客官,今天我們來說說歷史悠久、火遍津京兩地的絕味小吃——炸糕。
炸糕,老天津耳熟能詳的傳統小吃、IP網紅,承載著一票衛嘴子對甜食最初的味覺記憶。在肚里沒幾分油水的尷尬年代,一個炸糕一角餅足以滿足人們對吃飽吃好的所有想象。
天津炸糕,以江米面炸糕最為出名。
剛出鍋的炸糕,有的黃澄澄、有的紅艷艷(這里指棗紅色,因制作工藝不同、顏色會略有差別),悄悄瞥上一眼,難免嘴唇發抖、涕泗橫流。
趁熱咬上一口,口感酥脆,一股豆沙和桂花的甜香撲面而來,就算燙嘴也很是欣慰。

剛出鍋的炸糕
那怎樣才能挑出最好吃的炸糕呢?丸子君總結了幾點,請列位客官查閱:
一、大。咱天津的炸糕跟咱衛嘴子一樣,都以實在著稱。(大餅大,炸糕也大哦)。
據丸子君研究發現,好吃的炸糕,一般直徑在8-10厘米、厚度在2-3厘米,這是經過充分發酵的結果。餡料也要飽滿,一個炸糕的餡料在2兩2分左右時,配合著脆皮,才會有更好的口感。
二、鼓。咬開炸糕你會發現,哇噻,里面怎么還有一個小"包包"呢?(炸糕里面除了皮和餡的部分,還有一塊中空的"地段")。這是經過充分油炸的結果。
面團炸制后,里面的空氣會緩慢釋放出來,讓炸糕長出一個"啤酒肚",起到快速成熟的效果。

燙面炸糕
三、香脆冒"渣渣"。香脆不說了,大伙都有自己的"嘴感"。冒"渣渣"這個重點嘮嘮。
你不要以為這個"渣渣"就是傳說中的面包渣哦(雖然有的地方也弄面包渣)。炸糕在天津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老年間別說面包渣了,面包是個啥估計都沒多少人知道。
所以,這個"渣渣"就是"自產自銷"、"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面團哥本尊。
發酵好的江米面團,淀粉和蛋白質進一步水解,和熱油"親密接觸"后,外皮迅速膨脹,表面細小的顆粒物瞬間對油鍋"敞開了懷抱"。
一批最先"出山"的"志愿者"小顆粒們,積極地展開"臂膀",所以容易冒出"渣渣"。經過熱油不斷的"固定","粒粒"們越發堅韌,出鍋后就變成了一堆刺嘴的小"渣渣"。

大個炸糕
四、香甜沙糯、不膩口。好的炸糕,豆餡的口感很重要。
一般使用現做的豆餡。泡好的紅小豆上鍋煮熟、仔細碾碎,倒入鍋中小火煸炒,加適量紅糖提味、適量油提色,待豆沙粘稠無水分時,加入糖桂花(桂花醬),繼續翻炒出鍋即可。
豆餡不能很水、也不能太油,能吃出翻砂般香糯口感的,才見真功夫。另外,出于健康方面的考慮,還不能太甜,一點紅糖、一絲桂花醬點綴一下,有點意思就成。

現做的豆餡
傳統炸糕的做法是,用水將江米、黃米泡發,磨成細密的粉漿,再放入布袋、澆水發酵,然后放適量堿面,活成面皮。
現在也有改良版本的,比如近些年比較火的——燙面炸糕。外皮用燙面制成(面粉燙制而成),過油后香軟彈牙、有一種吃炸元宵的感覺。

皮薄餡大的炸糕
餡料有時也有創新,比如近幾年推出的紅糖五仁餡。咬上一口,五仁焦香、糖水四溢,有種吃月餅的幸福感。不喜歡油膩的,還可以買上一碗豆餡,回家包成蒸餅(豆包),也很完美。
列位客官,又一批炸糕要出鍋了,您了還不趕緊嘗嘗去?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353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