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北京最地道鹵煮火燒(最接地氣兒北京小吃)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4)
鹵煮火燒,作為北京傳統特色小吃,它起源于北京城南的一條名叫南橫街的地方,光緒年間的五花肉非常昂貴,所以人們就用相對于便宜的豬頭肉和豬下水取而代之,經過烹飪之后,味道非常特別,深受大家喜歡,所以流傳了下來,變成了至今的鹵煮火燒,鹵煮火燒就是將豬腸、豬肺、下五花肉,和炸豆腐、死面餅一起煮,輔以獨家秘制老湯,醬豆腐汁、韭菜花、蒜汁等調料,讓人吃起來回味無窮,贊不絕口。

作為一名北京老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心心念念的鹵煮店,就像一千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我心中鐘意就是東四四條口的鹵煮店。
80年代還是兒時的我,每次和大人路過他家門口都要問父母,這家里面這么多人,都端著碗蹲門口呼嚕呼嚕的吃,吃的是啥?大人都不耐煩的說“大肥肉”!(父母受傳統觀念,基本不吃路邊攤和豬下水)。一直到2000年初次參加工作,單位老同事說:“你家住東四,知道四條口的鹵煮不”?這才對鹵煮火燒有了重新的認知。

他不比小腸陳的高大尚,他不比新街口門框鹵煮的小清新,他不比黃寺鹵煮老板會講故事,醬貨賣的好,他不比北新橋鹵煮會炒作,名不副實!但是就是吃著這么舒坦,順口!


最后說一下他家早點,最有代表性就是燴腸兒和豬肉大蔥包子,燴腸兒簡單的說就是炒肝兒沒有肝,口味和炒肝兒基本差不多,但是他家腸不是那么的軟爛,有點嚼勁兒,吃到嘴里膩香膩香的!豬肉大蔥包子肉餡三七開,醬油,大蔥比例剛剛好,我每次都是咬一口包子吸出湯汁兒后,用包子沾燴腸兒,面香,肉餡香,燴腸香充分融合在一起,那個感覺也是沒誰啦!

豬肉大蔥包子,表面沾了幾片茴香葉子。

每次遠行或者出差回來都要在他家吃這三件套,鹵煮,燴腸兒,包子,我稱之為鎮店三寶!夏天配上大綠棒子,冬天喝二兩紅星56,暈暈乎乎打著飽嗝兒回家悶der蜜了。
美食是治愈心情的良藥,是鄉愁,是家的味道。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