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為什么沈陽四季抻面配老雪花 家鄉(xiāng)美食雞架配上抻面
發(fā)布時間:2024-10-23閱讀(16)
說起雞架,歷史上有過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
公元215年秋,曹操從鄴城起兵攻打漢中,漢中太守張魯戰(zhàn)敗,逃至巴中投靠劉備。
公元218年秋,劉備起兵進駐陽平關(guān),開始對漢中發(fā)動反擊,蜀魏之間的漢中戰(zhàn)役爆發(fā)。
在夏侯淵的死命抵擋下,蜀魏兩軍陷入僵持狀態(tài),曹操親率大軍馳援。
夏侯淵自覺有后援優(yōu)勢,輕敵之下被黃忠破于定軍山。要隘被蜀軍奪得,曹魏優(yōu)勢不再,雙方這一僵持就是數(shù)月之久。在此期間,曹魏傷亡人數(shù)不斷增多,劉備還經(jīng)常派兵偷襲其糧道,搞得曹操焦頭爛額,心中隱隱萌生出退兵之意。
這一日,曹營軍中崗哨換防,中軍請曹操定一個口令,曹操脫口而出“雞肋”二字。
這事被號稱三國第一大聰明的主簿楊修聽說,立刻招呼大家伙兒收拾行李做好班師的準備。
大將夏侯惇不解便問,楊修道,“‘雞肋‘此物,食之無肉,棄之可惜,就如這關(guān)中形勢一樣!”
后來,楊修因為這事,還被曹操砍了腦袋。
其實,楊修之死,不是因為自作聰明,而是生錯了地方,他如果是個沈陽人,就不會覺得“雞肋”這東西那般無用了,腦袋不也就保住了嗎?哈哈,開個玩笑。
這雞肋啊,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雞架。
若說沈陽的美食小吃,燒烤占了一半的話,那么另一半的最有力競爭者就是雞架了。

東北第一城,燒烤自然也是首席
東北燒烤全國開花,沈陽雞架卻一枝獨秀記得在央視紀錄片里曾經(jīng)說過,沈陽每年要消耗掉全中國一半的雞架,雖然我沒找到具體的權(quán)威數(shù)據(jù),但從感官上來說,我是信服的。
以前小時候沒怎么去過外面的世界,從小在東北沈陽長大的我,以為雞架是一個全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tǒng)美食,直到后來考大學(xué)去了外地,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雞架是只有我們大沈陽才有的地方特色啊。
在外求學(xué)四年,最想念的就是家鄉(xiāng)的雞架與抻面。有人這時候一定會說,你們東北最有名的燒烤你不想念嗎?說實話,不怎么想,因為感覺燒烤這東西早已名揚在外了,如同蘭州拉面與沙縣小吃一樣,在全國各地生了花,走哪都能吃到,也就不想了。
可是雞架可不一樣,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似乎真的講究吃這個的,還就只有我們大沈陽了。

在沈陽,雞架的做法五花八門,甚至可以說是門派林立。
白煮雞架、紅燒雞架、熏雞架、烤雞架、鐵板雞架、油炸雞架、鹵雞架、涼拌雞架、手撕雞架、醬雞架、糖醋雞架......甚至口味上,還分甜口、咸口、酸甜口、甜咸口、淡口、重口、麻口、辣口,不一而足,簡直是亂花漸入迷人眼,在初來乍到的人只能瞪大雙眼、手足無措的份兒。
雞架其實還是有肉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干癟無味,加上五花八門的烹飪方法,在沈陽,本來無一用的雞架被重新賦予了有趣的靈魂。
當(dāng)然,沒有人會一頓飯只吃雞架的,就如同炸雞與啤酒是絕配一樣,與雞架天生一對的就是沈陽的抻面。
抻面 雞架 老雪=老沈陽沈陽的抻面事業(yè)發(fā)展到今天,其實算是沒落了,當(dāng)年百家爭鳴、百舸爭流的年代,早已不復(fù)存在。如今的沈陽城,只有老四季、四季等有限的幾家幸存者還在勉強支撐著沈陽抻面江湖的有限的那一點面子。

老沈陽人的標配
不過,老沈陽人依然好這一口,那是有目共睹的,隨便在一家抻面店里,你都能看到一大群的沈陽大叔,在里面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吸溜著抻面,左右一根煙,右手一瓣蒜,身前還有一大盤雞架,然后唾沫橫飛的與身邊人吹著牛皮的樣子。
這很市井,也同樣是真實的生活。
我是喜歡不定期分享美食、旅游以及好物攻略的小隱,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68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