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廣東野河花雕魚怎樣釣 水庫下釣起許多蛇鰍魚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2)
春夏之交正是釣鯽魚、鯉魚的黃金季節,尤其是在偏南方地區,不少釣魚人都紛紛釣獲“大鯽大鯉”。
然而福建閩西的一位釣魚人,卻在一處水庫的排水閘下,釣獲一群外形“兇悍”的蛇鰍魚......

——這位釣友釣了十幾條魚,幾乎全都是這種蛇魚。
這些“蛇魚”看起來比一般的泥鰍粗壯許多,且背上有銳利的刺激,魚頭尖尖又像是蛇,這到底是什么魚?

其實,在閩西民間俗稱的“蛇魚”,學名叫刺鰍隸屬合鰓目,鰍科,刺鰍屬,是我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特有的淡水魚種。
刺鰍在我國分布范圍廣泛,從東南端的海南島、福建、廣東,再到江浙、江西、湖北以及西南的四川、廣西,都有這種魚的分布。

而關于刺鰍的“俗稱”各地又大不相同,比如辣錐、豬媽鋸、石錐、刀鰍等等.........
相信大多數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都在田間水溝、河道里見過這種外形“兇悍”的魚鰍——不過在那時候,因為刀鰍外形像蛇且魚背有鋸鰭,所以在許多地方這種魚都是沒人吃的。

不過令人有些驚奇的是,在近年來刺鰍卻頻繁同“魚鮮美食”聯系在一起,其經濟價值也是一路飆升,魚市、酒樓都都動輒賣到幾十元一斤。
刺鰍真的有如此“鮮美好吃”嗎?
福建人:“一鰻、二鱖、三刀鰍”“......現在魚市里都賣好幾十一斤了,不過我們都是釣到自己吃的,味鮮得很,平常也很難釣到,春天下過大雨漲水就好釣一點......”
——這位釣魚人介紹道。

事實上,就像這位閩西釣魚人所說的“蛇鰍魚味鮮得很”,與其他內陸地區“嫌棄刀鰍”不同的是,刀鰍在福建地區早就是追捧的美味食材。
甚至民間自古就有“一鰻、二鱖、三刀鰍”說法,可見刀鰍之美味,在福建朋友心目中的地位.......

河鰻又稱白鱔
——長江君注:鰻即指河鰻,一種咸淡水雙棲的鰻魚;而鱖則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鱖魚,都是淡水中以肉感鮮美、口感細膩著稱的魚鮮食材。
成群的刀鰍很難遇到了長江君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釣魚釣到刀鰍魚還是非常平常的事——甚至是令人頭疼的是,因為往往要浪費掉一枚在當時非常寶貴的魚鉤。
然而在不知不覺間,如今卻越來越少釣到這種魚,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刀鰍其實本是一種肉食魚,因此對棲息環境生態系統完整性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刀鰍魚苗就需要大量吞食節肢幼蟲,而稍大一點的刀鰍則多以水蚯蚓、昆蟲甚至一些魚蝦殘骸為食,這就需要較為完整、豐富的生態系統支撐了.......
正是刀鰍的這種食性,使得它不像鯉魚、鰱鳙、泥鰍等水族一樣“粗生”,所以很難能適應較差的江河環境。

因此,像上面這位閩西釣魚人在水閘下一次釣起這么多刀鰍,在近年來可以說非常少見了——由此也可見此處生態環境較為良好,令人點贊。
網友們,你們當地現在還有這種刀鰍、蛇鰍出沒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70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