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13歲男孩碎尸案 雨夜割喉碎尸烹煮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22)
不得不說,最近兩年張譯是佳作不斷,《狂飆》的熱度尚未完全消散,《他是誰》剛開播又大獲好評。

“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和“南大碎尸案”
說到《他是誰》,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兩個關鍵詞,雨夜割喉和碎尸烹煮。事實上,這些并非純杜撰的橋段,而是有原型的真實案件。
雨夜割喉對應“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兇手初次作案也是1988年,而且兇殘程度遠超《他是誰》中的設定,不僅割喉,還在受害人身上留下了26處刀傷。直至2002年,兇手共殺害了11名女性,甚至連8歲的女童都沒有放過,并且手段愈發變態,會切掉受害人的部分器官。所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兇手于2016年落網,2019年被執行死刑。

盡管碎尸烹煮會讓很多人聯想到前不久發生的“蔡天鳳案”,但事實上對應的是“南大碎尸案”,1996年就讀于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的一名女大學生,在遇害之后,尸體遭烹煮,并且被切成了2000余片。隨后兇手開始拋尸,過程與《他是誰》的劇情大致相同。非常遺憾,受限于當時的刑偵技術,此案至今尚未偵破,兇手依舊逍遙法外。

同一個兇手
當然了,通過前6集來看,《他是誰》大概率是將“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和“南大碎尸案”合二為一了。換而言之,雨夜割喉的兇手在沉寂多年之后,犯罪手法升級了,演變成更為令人毛骨悚然的碎尸烹煮了。

如此猜測的原因很簡單,劇名為“他是誰”,很顯然在隱喻雨夜割喉的兇手。張譯飾演的衛國平心心念念就想抓到這個人,而現階段的劇情完全沒有相關線索,反而用了大量的篇幅在描述碎尸烹煮案。由此不難推斷,碎尸烹煮案一定與雨夜割喉的兇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加之主角光環的Bug,既然衛國平判斷兩個案子的兇手為同一人,十之八九就錯不了。

再次作案的動機
可能有人要問了,雨夜割喉的兇手為什么在消失4年之后,又突然間開始作案了呢?
其實這并不奇怪,有兩種可能性:
1.兇手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故,例如在韓劇《信號》中,同樣有一名針對女性的連環殺手。致使其不再行兇的原因簡單明了,由于意外而喪失了行動能力,故而無法繼續作案了。但這種可能性明顯不適用于《他是誰》,要是《他是誰》中的兇手失去了行動能力,衛國平怕是永遠也找不到他了。

不過重大變故并不局限于生理方面,還包括了情感方面,但凡是連環殺手,基本上都存在心理問題。一旦有人或事可以滿足連環殺手的情感需求,是有可能促使其放下屠刀,繼而安心過日子的。

譬如說“白銀市連環殺人案”的兇手,1988年初次作案,第二次作案卻是6年后的1994年。雖然沒有相關方面的報道,但從時間線上來看,兇手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出生在1988年。顯然孩子的出生,暫時壓制住了兇手心中的邪念,滿足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很可惜,好景不長,兇手最終還是大開殺戒了。究其原因,或許是已經過膩了平淡的日子,想尋求所謂的刺激。至于《他是誰》中的兇手,估計是在情感方面受到了挫折,比方說遭到了妻子或女友的背叛等等。所以當劇中出現具備上述條件的嫌疑人時,多半可以鎖定為兇手了,起碼是重點懷疑對象。

2.兇手一直沒有停止作案,而是去了其他的城市,哪怕是高度相似的案件,只要跨省、跨地域了,被聯系到一起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還是以“白銀市連環殺人案”的兇手為例,其不單單是在白銀市作案,也曾在包頭市殺過人。但個人認為,《他是誰》中的兇手應該不屬于這種情況,因為犯罪手法的升級,一定伴隨著對兇手而言的重大變故。
結語
關于兇手究竟是誰?

實話實說,現在進行猜測的話,只能說是盲猜了。為此特意截取了第一集中兇手行兇時的鏡頭,從僅露出的眼睛來判斷,個人覺著比較像劉冠麟,其中在劇中飾演王德發。也有人認為是俞灝明飾演的趙世杰,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最終還是要從接下來的劇情中尋找蛛絲馬跡。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853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