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蘭州牛肉面最詳細的描述 說也說不盡的話題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2)

蘭州牛肉面
說說蘭州牛肉面吧,絕對沒有有人說的那樣,一頭牛的肉可以用一年那么不堪。
一提起蘭州牛肉面,有些人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滿腦子的階級仇,好像蛋糕被切走了好大一塊;有些人又夸贊不已,像護花使者呵護一塊芳草地一樣,護犢情深,愛之彌深彌堅。這樣,走兩個極端了。
牛肉面,無非就是一種很普及的面食罷了。
除卻賣蓋澆飯附帶賣牛肉面的那種,蘭州牛肉面和沙縣小吃一并遍布天下,成為很多人的早餐首選,被交口稱贊,地道的牛肉面,肯定有它的過人之處。不然,怎么那么多人,一聽到有人詆毀蘭州牛肉面,就頭頂冒煙呢?

蘭州牛肉面
老婆餅里絕對沒老婆,夫妻肺片里也沒有夫妻,佛跳墻里更沒有佛。牛肉面里有幾粒牛肉丁,已經足夠客觀了,牛肉那么貴,你都給大塊大塊吃了,拉面師傅可能就湯都沒得喝了,西北人也不能盡喝西北風呀。牛肉是修飾,面是主體,我的語文老師說,牛肉面是個偏正短語,所以,提及蘭州牛肉面,不要再在修飾詞上糾結了。
吃蘭州牛肉面,先嘗一嘗湯地道不地道,地道的牛肉面的湯,老遠就聞得到香味兒,是用牛骨頭和牛肉熬出來的純湯,加入了適量的草果、大香、花椒等調料,那是草原上曾經活蹦亂跳的牦牛,用生命貢獻出來的杰作,能不香嗎?調料味大,那是沒有牛骨頭牛肉熬制而作的祟,和趙麗蓉小品里的宮廷玉液酒走的是一條路子,是不良商家的慣用手段,也可以聞出來的,要不鼻子是干啥用的?

蘭州牛肉面
再挑一筷頭面觀察一番,無論你要的是毛細、一細、二細,還是三細、韭葉、大寬,咬一口,看勁道不勁道,勁道就對頭了;黏不拉幾的,是三流師傅手頭的路數,不推薦。挑起來了,順便看一看顏色,發黃的是加了蓬灰,那是最原始和面方式,一般沒錯,可能澀一點,加醋中和,味道好極了。白的呢,是拉面劑和的面,屬于改良版,有蓬灰,也有那個別的什么添加,質檢部門把管著呢,不用操心,已經普遍了,大多數飯館都用,因為方便簡易。
油辣椒是牛肉面的點睛之筆,也可以說是靈魂,必不可少,少了它就少了精氣神。有經驗的人吃牛肉面,來一勺油辣椒,渣多油少,要幾粒芝麻;拿醋壺把高,長長地淋一口香醋,攪拌攪拌,不光是調味,也調色,清白湯、綠蒜苗、白面條,配之以紅辣椒,普普通通碩大的飯碗里,似乎就有了無限的春光了。

蘭州牛肉面
最簡易版的牛肉面,是自己稱一斤帶著黃色肥膘的牦牛肉,放在鍋里煮,煮,煮,血沫撈盡,放蔥姜蒜,花椒草果,熬好調制,牛肉晾冷切片備用。面自己和,用鹽水也行,用拉面劑也行,用蓬灰更好,學著拉面師傅的樣子,反復揉,反復按,揪成小段放在塑料布下面醒。醒好就可以拉牛肉面了,拉面是純粹的一項技術,非一日之功,熟才能生巧,需要反復練習,技藝才能日漸精湛。自己吃,將就吧,好看也行,劣質也罷,舀幾勺牛肉湯,放多少熟牛肉看心情,加油辣椒填香醋,開始享受吧!
順便補充一下,我們單位(包括很多單位)灶上的牛肉面很好吃。因為是福利性質的,拉面師傅有固定工資,沒有房租、人工工資之虞;伙管大叔盡心盡力,按牛肉面的規范程序監督操作;就餐人數基本固定,無臨時起意,不需要在開水里放調料隨時調湯,牛肉面就保質保量了。
一碗蘭州牛肉面,說也說不完的話題呢!

蘭州牛肉面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891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