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20)

汆是烹飪時對食材的一種處理方法,又稱汆燙、川燙、焯水或飛水,是指把食材放入沸水中片刻,透過水的熱力燒煮食材,某些地區直接把這種烹飪方式叫做“燙”。汆可以達到去除肉類血水以及去除部分油脂(例如羊肉)的效果。如要加入調味料可在水開之前或后放,有不同的成效。例如汆湯、汆黃瓜片、汆丸子。
工藝流程:

選料→切配→沸水(或湯)汆制→盛裝。 汆與煮相似,但比煮加熱時間短,有些原料在七成熟左右就可以了。
按湯質來分:清汆、濃汆
用汆法成菜一般以湯作為傳熱介質,成菜速度較快,是制作湯菜的主要做法。這種方法特別注重對湯的調制。湯質上,有清湯與濃湯之分,用清湯汆制的叫清汆,用濃湯汆制的叫濃汆。不管是清汆還是濃汆,所選原料必須細嫩鮮美,通常選用動物類細嫩瘦肉,如豬里脊肉、雞脯肉、魚、蝦、貝類和肝、腰之類,且烹制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影響成菜口感,而老韌、熟料,或不新鮮有異味的原料,則不宜選用。
清汆

原料湯清澈見底為清湯。一般茸締制品需用清湯汆制。汆制時,湯溫不可過高,以80℃左右為宜,下入原料后,逐漸將湯加熱至將沸,原料凝結發白,成熟即可,以保證成菜口感軟嫩,湯汁鮮美清轍,代表菜肴有清湯魚圓。
非茸締制品一般用毛湯汆制,但需先將毛湯調好。方法是:先將原料切配好,然后放入清水中泡出血水,再用有血沫的水去調湯,使毛湯變清澈。調湯時應用中火,燒至剛沸轉小火,撇沫時動作應輕,以防將湯汁攪渾濁。代表菜肴有榨菜肉絲湯、腰片湯、豬肝湯等。
操作要領:
清汆茸締制品時,湯汁不宜沸。因茸締制品十分細嫩,火候過了,成品易起孔老化;而汆制非茸締制品時,要用沸湯,這樣才能保證菜肴口感細嫩。
濃汆

濃汆一般用奶湯、毛湯汆制,成菜湯汁奶白、濃稠。汆制時,火力應大,加熱時間要短,以原料斷生即可。濃汆通常用于魚類原料的汆制,如奶湯鯽魚,方法是:奶湯燒沸,將治凈的鯽魚不經煎炸,直接下鍋,汆至魚肉熟即好。
操作要領:
濃汆魚肴也應注意火候,并要掌握好汆制時間,否則魚肉易老柴。一般汆制10~15分鐘為宜。注意:若是先將魚經過煎炸,再放入清水鍋中加熱至沸,等魚湯濃白后成菜,這是煮法,而不是汆法。
汆的特點

1、汆制品注重質感脆嫩的口感享受。它是使用旺火使原料急速加熱成熟,將熟后的原料即刻撈出,以防食材汆得焦韌,失去了它的原始口感和味道。
2、重視菜形美觀。所能汆的食材很多,因此要根據食材的性質、質地對水的溫度的把握,以及對原料投入的時間和加熱時間的掌握,這樣的考究會保證菜色在感官上的美觀精致,同時在口感上也保留了食材最真實的味道。
3、講究鮮醇爽口。一般使用清澈如水,滋味鮮香的清湯。也可用白湯,但濃度一定要稀,不上漿不勾芡,調料用蔥姜料酒細鹽味精雞精等不帶色的調味品,這樣汆出來的菜品不管是在視覺還是口味上都是醇正的味道。
紫菜汆魚

材料:草魚500克 、油菜心50克 、小蔥10克、姜15克、味精1克、黃酒20克、鹽3克、胡椒粉1克、豬油(煉制)30克
制作方法:
1. 將活草魚去鱗、鰓,從背后部剖開去內臟,斬斷頭尾,剔去脊骨粗刺;
2. 再將魚肉切成約4 厘米長、2 厘米寬、1 厘米厚的條;
3. 將魚條用精鹽、黃酒25克浸5 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4. 將紫菜用清水浸泡2分鐘,洗去泥沙,撕成小塊;
5. 油菜心洗凈;
6. 炒鍋燒熱,入熟豬油15克,再放入菜心煸熟,盛入大湯碗內;
7. 炒鍋置旺火,放入冷水750毫升、魚條、蔥結、姜片、黃酒、姜,加入熟豬油、味精,紫菜再燒開,倒入大湯碗內,撒上胡椒粉即成。
王墨泉
中國烹飪大師
中國湘菜大師

來源:《湘菜人微報》原創
編輯:微報小美
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請尊重原創
《湘菜人微報》 全媒體時代
微信、搜狐、網易、頭條號四大平臺同步推送
堅持原創15年 湘菜餐飲第一媒體
我們每一次的進步 期待您的共同見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102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