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桔子的口感怎么樣?桔子很好吃但你知道嗎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27)
首先先科普一下,桔子皮內側和桔子瓣上包裹著的白色棉絮狀、絲狀物叫做桔絡,又稱桔絲、桔筋,通常是白色,曬干后多為淡黃白色,放置時間久了會變成棕黃色。它的本質,其實也是一種果皮,我們經常說的“桔子皮”是有外、中兩層果皮,外面那層光滑的、或橙紅或金黃的是外果皮,桔絡其實就是“中果皮”。

桔絡
有人說桔絡營養價值高,認為應該吃掉,不能丟,甚至還有用來做藥用的,這個說法有些夸大了。
實際上桔絡確實是有一些營養,它的成分主要是水分和膳食纖維,也有一些植物多酚類物質。
不過,考慮到白瓤的量實在太少,而且口感并不是很好,畢竟大部分是膳食纖維,如果覺得丟掉可惜,那就吃掉;但如果覺得口感不好,不吃也沒關系,這就完全看個人喜好了。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夸大桔子白瓤的營養價值。真想補充膳食纖維,多吃點雜糧效果更好。
“桔子愛上火”這個說法,讓很多柑橘愛好者有所顧忌,放著好好的桔子不敢吃。為什么說桔子吃多了會上火呢?

桔子
首先,“上火”是個很難定義的概念。所謂“上火”,是古人對一類身體感受的歸納總結,概念非常模糊,沒法解釋,也很難對我們的生活做出指導。但是很多人會說,吃桔子之后就出現牙齦紅腫,嘴巴潰瘍……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對于桔子來說,引起“上火”的罪魁禍首就是——桔子中的糖分含量高。吃太多桔子,意味著會攝入大量糖分。高糖分會讓嗓子發干發澀;有一些敏感的人,還可能因為桔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齦和胃部不適。如果吃完后沒有及時清潔口腔,這些食物殘渣、糖分就容易造成口腔內細菌滋生,引起炎癥,初期可能表現為牙齦發炎,主要特征是牙齦紅腫、容易出血、有脹痛。
這些是不是很像吃了水果后感覺“上火”的表現?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別貪嘴,每天吃個一兩個就可以了,而且吃完桔子后及時用牙線清理牙縫中的果肉殘渣,并且及時用清水漱口,這樣就不會出現“上火”的情況了。
但為什么說桔絡與桔肉是天敵?因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上火就用橘子皮以及桔絡曬干泡水喝。加點糖粉美味哦。


很多生活類小科普,歡迎關注壹分鐘科普。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3397.html
上一篇:感孝心傳統的孝:老孝感人心中的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