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漯河必吃美食(你不知道的美食之都)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32)
生長在河南,提起漯河,腦海中會想到雙匯、衛龍、老北京方便面等等。的確,漯河是有名的食品之都,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漯河這座城市。
漯河位于河南的中部,從河南省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漯河這個地方并不大,總面積只有2617平方公里,下轄2個縣,三個區,人口236萬。

漯河賈湖遺址出土了中國最早的七音骨笛,它的發現改寫了世界的音樂史。賈湖骨笛距今8000-9000年左右,是世界上最早的樂器,它能完整地彈奏出七階音律,比西方早了3000多年。1987年河北有一位音樂家蕭興華,它就用賈湖骨笛給人們演奏了河北著名的民歌《小白菜》,震驚了國內外。

在賈湖遺址中,我們還發現了少量的甲骨契刻符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雛形,因為其數量相對較少,無法斷定它就是文字,如果隨著考古的發掘,能夠證明這些符號是文字,那么中國的文明將提升到一萬年,甚至1萬1千年。
也許是漯河先民對文字的不甘,東漢的許慎在漯河花費了21年的時間,編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許慎對文字做出了突出貢獻,后來的人把他尊為“字圣”。

民以食為天,漯河的崛起和食品離不開,大約從上個世紀,漯河一系列的食品風靡全國,衛龍辣條、老北京方便面、雙匯等等在全國聲名鵲起。
小的時候,我們村里就有人在做雙匯火腿腸,現在應該是雙匯里邊重量級的人物,年薪都超過千萬。每年過年,在我們村里都會收到那位叔叔送來的火腿腸,而且會不定期的組織去漯河旅游。

作為中國食品之都,盡管中國的一根火腿腸誕生在洛陽,但把它發揚光大的卻是雙匯火腿腸。
雙匯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也是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根據數據顯示,中國沒吃的兩根火腿腸里邊,就有一根來自河南,而這一根極大可能就是來自漯河雙匯。

現在的雙匯可謂是火的一塌糊涂,去超市買火腿腸,我只認雙匯火腿腸。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雙匯曾經連續26年虧損,直到1984年,萬隆當選漯河肉聯廠廠長,雙匯一步步從資不抵債的小肉聯廠,到全國規模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
通過的一步步的努力,2014年雙匯在香港上市,2016年就躋身進世界五百強。
漯河的食品不僅有雙匯,在上世紀90年,北京方便面絕對是當時銷量最火的方便面,當時一度以為這個方便面是北京產的,后來才知道它來自漯河南街村。

北京方便面也叫南德方便面,南街村方便面,只是當時和北京的一家公司合作,把北京兩個字加了上去。南街村方便面絕對是8090后的回憶,依稀記得那個時候的北京方便面是五毛錢一袋。買回來之后,把袋子打開,把佐料放進去,然后在袋子里把方便面捏碎,上下左右搖晃,讓面與調料充分融合。
這個面最精華、最難忘的就是最后一口,因為最后一口含有的調料很多,如果一口吃下去會非常咸。于是,最后一口面總是倒在手里,然后左右手來回交替倒面,把多余的佐料倒出來,最后一口吃下去。

相比雙匯、北京方便面,衛龍是后起之秀。衛龍的高明之處就在乎它的宣傳,邀請了當時最火的明星趙薇、楊冪等來為其宣傳,特別是親嘴燒系列。1999年建立,經過20年的長跑,衛龍在2021年上市。

河南有兩大胡辣湯,逍遙鎮與北舞渡,之前很少聽說北舞渡胡辣湯,后來到了漯河舞陽喝了一碗北舞渡胡辣湯,讓我對胡辣湯有了重新的認識。
之前的逍遙鎮胡辣湯喝了好多年,口味辛辣、味道比較濃烈,而北舞渡胡辣湯比較綿潤,喝完之后口里留有余香,味道更持久。沒有喝過北舞渡,強烈推薦一下,喝胡辣湯一定要配上油饃頭,這才是精華所在。

漯河還有讓我羨慕的地方就是南街村,它是集體主義的代名詞,這里的人不為買房、買車、孩子上學發愁,他們的房車,孩子的學費、日常的吃住都有人管,生活在這里,根本沒有煩惱。

在這里,村里給你解決一切費用,什么都報銷,好不讓人羨慕。
南街村就是國家集體經濟的體現,也是共同富裕的見證,試問,如果房、車、生老病死都有人管了,誰的生活不是多姿多彩呢?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49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