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濟寧小吃酸湯魚(心急吃不上好糟魚)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16)

濟寧梁山一帶歷來是黃河和汶河下游的自然蓄洪區,洪水到來,一片汪洋,洪水退去,形成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洼,只要積水的地方便留存下不少魚,為這一帶漁民“竭澤而漁”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漁民會將一些較大的魚拿到集市上販賣,或者包刨凈瀝干,晾曬成干魚,留作日后吃。較小的魚則會直接烹制,成為日常佐酒、下飯的菜肴。

相傳,梁山的一位老漁民在黃河發大水后,收獲了很多小鯉魚,便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鍋,想將這些魚做成美味的菜肴,招待一下街坊鄰里。為了烹制更多的魚,他將小魚清理干凈后,頭尾相靠,逐一碼放在鍋里,為了入味兒,每放一層,他就撒上一層鹽和花椒。魚碼放完后,他將鍋里加滿水,然后蓋上鍋蓋,用木柴燒。由于年紀大了,收拾這些小魚耗費了很多體力,燒火的時候,他不知不覺睡著了。
夜幕降臨,外出打魚的街坊鄰里都回來了,他們按照約定到老漁民家吃晚飯,卻發現他靠在鍋邊睡得正香,鍋底下的木柴已經燒完,還有一點火星,鍋里冒出一陣陣濃郁的魚香味兒,讓人直流口水。眾人把老漁民叫醒時,他還有點懵,看著鍋子,忽然想起鍋里還燉著魚,急得直喊:“糟了,糟了,魚糟爛了?!彼蜷_鍋,發現湯汁已經快熬干了,心想今晚怕是沒法招待街坊們了,有些內疚。街坊鄰里怕老漁民過意不去,表示要嘗嘗“糟爛了的魚”。這一嘗不要緊,大家竟然吃上了癮。因為燉的時間比較長魚的形體雖然是完整的,但是魚骨和魚刺已經酥軟,可以直接吃,這樣不僅美味,而且吃起來非常方便,營養價值也高。因為這種魚特殊的烹制過程,人們給它起名為“糟魚”。
從此,街坊鄰里學著老漁民的做法,自己在家做糟魚。時光流逝,這種做法被人們不斷改進,傳承下來。如今做糟魚,人們晚上先用木柴大火燉兩三個小時,然后熄掉明火用暗火“溫”,人就可以去睡覺了,待到第二天早晨醒來,打開鍋蓋,滿鍋糟魚就做成了,因此做糟魚一定不能心急,得用小火慢慢熬。將糟魚放涼后,魚鱗溶入湯中形成魚鱗凍,別有一番滋味。

相傳,鄭板橋在范縣做官時,有一次路過梁山,漁民曾以糟魚招待他,他還留詩一首:
做宦山東十一年,不知湖上鯽魚鮮,
今朝嘗得君家味,一包糟魚勝萬錢。
如今在梁山,品嘗糟魚比較知名的地方就是杏花村大酒店,這里也主做水滸菜。鑒于糟魚的制作時間比較長,這道菜需要提前一天預約。外地人到梁山,不妨先在酒店住下,閑暇時可以去游覽一下酒店里的水滸文化體驗館。
水滸文化體驗館依照《水滸傳》中的描述進行場景復原,采用仿宋式民間建筑風格,以水滸酒樓、杏花村客棧、水滸酒文化體驗館、北宋民俗文化體驗館、歷代酒器展覽館、水滸文化禮品展示館為主要內容,再現了北宋時期的風土人情以及水滸英雄的豪邁情懷。

在體驗館里,游客可以見到賣炊餅的武大郎、賣脆梨的小鄆哥、風情萬種的潘金蓮、叫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娘、擔著南北雜貨的小貨郎;還可以將人民幣兌換成銅錢銀兩到朱貴、顧大嫂的酒柜打幾兩酒切幾斤大塊牛肉,切身體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水滸豪情,還可以得到宋江、林沖、武松、李逵、魯智深等梁山泊眾首領當場敬酒,欣賞經典簡短的水滸情景劇表演。

*選自《濟寧,甏是味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554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