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0-29閱讀(10)

第一次接觸黑全麥饅頭是在去年的6月份,飯桌上大姑端上來一籃黑乎乎的東西 看似像饅頭,這是什么大姑?大姑說:“這是我用全麥面蒸的饅頭你們也嘗嘗,喜歡吃回家?guī)讉€”, 我掰了一小塊,硬硬的 想著都不好吃,嘗了下 確實,硬著頭皮吃完了。大姑說“我們小時候,經常吃這些,好多年沒有吃過了,現在吃起來挺香的,吃半個就能吃飽”~~~~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今天的我們不再僅僅追求吃飽穿暖,而更追求吃得更加健康,吃得更加安全,吃得更加天然?,F在更多人回歸農村度假村,遠離城市品嘗原汁原味的田間美食,回歸到以前的純樸,無污染的生活,品嘗無公害食物,享受大自然
歸根結底,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再慢慢的改變。從粗-精-粗

黑麥(學名:裸麥)
黑麥:(學名:裸麥),是一種在溫帶地區(qū)分布很廣,比較新的谷物。在歐洲古代時期這種谷物還不為人所知,它本來被認為是一種雜草,在2000到3000年前在小亞細亞與小麥一起被收割而培養(yǎng)出來的。黑麥和小麥的雜交產品叫做小黑麥,它結合了兩種作物的特性。主要用來烤面包。

黑全麥面粉
聽朋友說減肥吃全麥面粉很好,可以當做主食,飽腹感強,真的嗎?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陜西人一天不吃面食就感覺沒吃飯一樣,6月份我就抱著試試的態(tài)度買了5斤,自己嘗試著蒸饅頭,自己就很成功,和我大姑蒸的還是有差別的 ,我蒸出來軟軟的就像面包,她蒸的硬硬的,我就問了問 并帶了幾個讓大姑嘗,問我有怎么蒸的?好吃!其實沒有什么秘訣,真的很簡單,今天就分享給大家我的做法。
【什么是黑全麥面粉】黑全麥面粉是:還有胚芽胚乳的黑小麥磨出的面粉含有適量黑麥麩皮。
而我們現在家庭吃的面粉是去掉了麩皮的精制面粉,比較精細化了,雖口感較好,但營養(yǎng)價值大打折扣,而黑全麥面粉完全保留了谷物中的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鈣 、維生素等各種營養(yǎng)成份 ,口感雖比較粗糙,但營養(yǎng)價值更高。
很清楚的記得我小時,爸爸給我說過不能浪費糧食,他們那時沒有什么吃,上學都是糧票,吃不飽,吃雜糧比較多,饅頭都黑乎乎的,干巴巴的,哪有你們現在幸福,能吃飽,吃的也好,要愛惜。他們以前吃夠了雜糧,現在不想吃,吃夠了,但是現在吃的比較精,為了自己的身體也要吃,粗細搭配
玉米面 白面 黑全麥面
同樣是面為什么全麥面粉越來越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在生活水平高了,飲食精細,大魚大肉吃的越來越多,吃的也比較油膩,缺乏運動,肥胖三高人群越來越多。
全麥面粉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營養(yǎng)價值遠高于精白面。因為谷類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它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集中在外層的“粗糙”部分當中,全麥面因為它沒有經過精制加工,比較天然,營養(yǎng)營養(yǎng)成分損失極少。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粗糧當中的不溶性纖維對于促進腸道蠕動,纖維含量高,飽腹感強,升糖指數慢,也是深受廣大健身人士和三高肥胖人群喜愛的原因。
最近減肥把自己的主食都換成了雜糧,全麥面,蕎麥面條,雜糧飯,真的是比精糧飽腹感強,熱量能較低些,大家不管不妨也試試,可以在平時的飲食中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些雜糧,和面時里面加點全麥面、玉米面、蕎面等等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我最拿手的黑全麥面饅頭
--【黑全麥面饅頭的做法】--
香甜蓬松又暄軟、無油無糖、低脂、高飽腹感、健康主食首選!
黑全麥面饅頭
【所需主材】:黑全麥面粉500克
【所需輔料】:雞蛋2個、溫水240ml 、 發(fā)酵粉5克
--下面開始制作--
①:500克面粉中打入2到3個雞蛋(雞蛋可促進面的發(fā)酵),加入5克酵母粉用筷子攪勻
②:240ml溫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攪拌成棉絮狀,沒有干面粉,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放置暖和的地方發(fā)酵至原面團的2倍大
棉絮狀
【和面技巧】:酵母直接放到面粉里或者用溫水把酵母化開都可以(水的溫度一般在35到37℃左右,不燙手為宜),水溫過高會把酵母燙死(失去活性)導致面發(fā)不起來。一般不管是我們蒸饅頭,蒸包子還是發(fā)酵各種面食的面用溫水,溫水有利于面的發(fā)酵。第三步:發(fā)酵好的面是原來的兩倍大,表面裂紋,用手扒開面團后,內部結構全是豐富的蜂窩組織結構
發(fā)酵好的面
發(fā)酵好面團里的組織結構
第四步:案板上撒上干面粉(我們叫面撲),放上發(fā)酵好的面,反復揉搓,排掉面團里的空氣,搓成長條用手揪成大小均等的面擠
折疊揉面
【揉面技巧】:面發(fā)酵以后,一定拿出來放到案板上反復揉,反復從兩頭折起揉(如上圖),大概揉8到10分鐘,排掉面里氣體,這樣蒸出來的饅頭里面不會有氣孔,饅頭有層次且吃起來才有嚼勁。
大小均等劑子
第五步:拿出一個面擠,用手反復揉(完)饃,,表面揉的越光滑越好,這樣做出來的饅頭口感好,也比較好吃,饅頭有層次感。這一步我們叫“完饃”。
完饃
揉好的饅頭
第六步:饅頭全部揉好(完饃)后靜置或移至太陽下面進行二次發(fā)酵至2倍大
注:揉好的饅頭放到籠篦上,移至太陽下面“泛”,這一步在農村叫做“泛饃”,你們那有沒有這種叫法呢?
二次發(fā)酵
(判定饅頭發(fā)酵好的標準:饅頭二次發(fā)酵至原饅頭的1.5到2倍大,用手拿起一個饅頭,顛起來輕飄飄說明就發(fā)酵好了)
發(fā)酵好的饅頭
第七步:籠篦子上刷一層薄油或者鋪上籠布,碼上發(fā)酵好的饅頭,開水上鍋大火蒸30到40分鐘,時間到關火燜3到5分鐘再揭鍋蓋出鍋。
蒸好的饅頭
【饅頭蒸制技巧】:我們發(fā)酵好的饅頭,鍋中水燒開后饅頭才上鍋蒸,這樣蒸出來更加蓬松柔軟,大火蒸30-40分鐘,時間到不要揭鍋蓋,等3-5分鐘后開蓋,否則饅頭突然遭遇冷空氣,會造成饅頭塌陷、回縮。
各個蓬松暄軟,表面光滑,無塌陷,光溜溜。
由于最近減肥,一直吃黑全麥饅頭,這是用純黑全麥面粉做出來的饅頭,做出來軟軟的,吃起來挺香的,吃習慣了,感覺比白饅頭好吃多了,粗糧膳食 低熱量 高飽腹感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調整比例 (比如加入精細的小麥粉,蕎麥粉,玉米面做出來口感更加的好)
【你問我答】
一、問:和面的水為什么不能一次全部倒入面粉中?這樣不更省事嗎?
答:不管是你在家里搟面條,蒸饅頭,蒸包子,烙餅和面我們都不能把水一次性倒入,而是用筷子一邊攪拌,一邊少量多次加入水,先攪成棉絮狀(即沒有干面粉),再下手揉成面團,這樣可以掌握面的軟硬程度(因為每家每戶用的面粉不一樣,面粉的吸收程度也不一樣,用的水量也不一樣)少量多次加水這樣可以避免水一次性倒入太多,面粘手,揉不到一塊。
【和面的三大要領:手光、盆光、面光】
二、問:為什么我蒸出來的黑全麥饅頭,硬梆梆像磚頭一樣咬不動?
答:①面活的軟硬程度:不管是蒸饅頭、蒸包子、蒸花卷把面活的稍微軟點這樣蒸出來才軟和②面是否發(fā)酵好:這點很關鍵,不管是老酵面還是酵母粉活的面,面一定要發(fā)酵好,發(fā)酵“旺”③蒸的時間長短:白面蒸饅頭根據大小決定蒸制時間長短,全麥面粉由于屬于谷物,粗糧不好熟最低也得蒸30分鐘④二次發(fā)酵這些都有影響。
三、問:蒸饅頭一般不是蒸20分鐘就熟了嗎?你為啥要蒸30到40分鐘呢?
答:一般我們蒸饅頭,包子花卷根據個頭大小決定蒸制時間。全麥面粉屬于谷物,比較粗,不易熟,一般最少得蒸30分鐘,如果蒸不熟夾生,口感不好,不軟和,涼了也會硬。判斷饅頭生熟,用手指按壓,很快回彈,說明已熟。
三、問:蒸饅頭到底是涼水上鍋蒸還是熱水上鍋蒸?
答:這個問題是好多朋友的疑惑,蒸饅頭到底是用冷水還是熱水上鍋蒸,具體要看情況來決定:如果是沒有經驗的朋友,不好判斷饅頭是否發(fā)酵好,那就涼水上鍋蒸,因為涼水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逐漸上升,水開需要一段時間,燒水到水開這期間有利于饅頭生坯的進一步發(fā)酵,以免蒸出的饅頭干癟,發(fā)鄒或干硬。
如是已經發(fā)酵好的饅頭,是要水開上鍋蒸。如果用涼水水蒸發(fā)酵好的饅頭,饅頭在溫度和水汽的作用下,會使饅頭塌陷,總之:發(fā)酵好的饅頭用開水蒸,沒有發(fā)酵的用涼水蒸。新手就涼水上鍋蒸吧。
四、問:用發(fā)酵粉對人體有傷害?
答:酵母粉是一種有營養(yǎng)的生物體,本身沒有毒害作用的,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可以放心使用。
【拓展】
鬼捏饃
蒸饅頭時出現上面的饅頭你們有遇見過嗎?
我們叫“鬼捏饃”,看起來死面,記得小時候家人在蒸饅頭,籠搭到鍋上,我們就負責燒鍋,拉風箱,到時間饅頭出鍋揭開那刻就有饅頭就會慢慢就會回縮,就前有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一籠屜就有一兩個是這樣,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媽媽說是“鬼捏的”。長大了才懂了,哈哈,原來是迷信,被“騙”了多年。
這種情況是我們在做饅頭出現不均勻收縮、表面凹凸不平的現象。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①面沒有完全發(fā)開或二次發(fā)酵沒有發(fā)酵好②鍋蓋上有水滴③時間到先不要著急開蓋,燜3分鐘在出鍋等等,避免這幾種可能就不會出現了。
【保存方法】:我每次蒸10多個,蒸好放涼裝入保鮮袋密封冷凍保存,吃的時候拿出來上鍋餾軟,還是軟軟的,口感不會失很多。
【小唐有話說】:好多朋友說我蒸出來饅頭都非常好,為什么蒸的全麥/蕎麥饅頭蒸不好呢?今天小唐全都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不管你是用什么樣的面粉蒸饅頭,蒸包子,蒸花卷方法都是一樣的,讓你一看就會。0失?。?/p>
溫馨提示:
哪些人不適合吃粗糧黑全麥面粉?
黑全麥面粉雖好卻并不適宜所有人群,一些特殊體質的人就不宜常吃粗糧①缺鈣、鐵等元素的人群。因為粗糧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纖維,會結合形成沉淀,阻礙機體對礦物質的吸收。②患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人群等等③小孩盡量少吃
我是唐小糖,頭條美食原創(chuàng)作者,也是美食愛好者,也是一名80后寶媽,如果我的分享能夠給您帶來幫助,可以幫忙點擊關注,互相學習、成長,如您有更好的建議和意見可以下方留言和交流,歡迎大家。
(本文原創(chuàng)頭條首發(fā),圖片均實物拍攝,原創(chuàng)制作,未經授權嚴禁搬運抄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64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