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1-13閱讀(17)
舌尖上的滄州!在滄州品嘗著這些特色美食,欣賞著滄州的美景,這才是向往的生活啊!
滄州市是國務院確定的經(jīng)濟開放區(qū)、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陸海交通樞紐,是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區(qū)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

任丘茄子餅

任丘茄子餅是河北的一道漢族小吃。鮮香酥軟,佐餐佳肴。將茄子切絲、拌鹽腌1刻鐘,使變軟。將大蒜拍成泥,辣椒切細絲與花椒粉、味精拌入茄絲中;再加適量面粉攪勻至上勁。素油入鍋燒熱,把拌好的茄料搓圓成餅狀,入鍋中炸2分鐘撈起裝盤即可。

滄州羊腸湯和河間羊腸湯

羊腸湯是現(xiàn)在文雅一點的稱呼,過去就叫羊腸子,滄州方言發(fā)音是”樣嘗――咋”。滄州地處華北平原的東部,卻有著轄區(qū)內(nèi)的孟村回族自治縣。回族是這里的一個主要民族,那么,以牛羊肉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它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zhì)優(yōu)美營養(yǎng)豐富羊腸子入口爽而不膩異香誘人無腥膻的氣味。

金絲雜面絲

金絲雜面,是河北省饒陽縣的傳統(tǒng)特產(chǎn),金絲雜面絲用綠豆粉、精白面、芝麻面、鮮蛋清、白糖、香油六種原料制成。制作時把各種原料按比例和成面,軋成紙一般薄片,再用快刀切成2尺長的細條,盤成把,然后裝起來。因為條細如絲,成金黃色,故名“金絲雜面”。金絲雜面不僅味美適口,營養(yǎng)豐富,而且食用方便。先在鍋里配好湯,湯開下面,即可撈出使用,是涮火鍋的佳品。

滄州火鍋雞

滄州火鍋雞起源于河北省滄州市,發(fā)明不久便風靡全城,在滄州走幾步就有一家火鍋雞店,火爆程度非其他火鍋可以媲美,滄州普通家庭幾乎都會制作,是親朋聚會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到過滄州的人無人不知曉這道滄州名菜,因其簡單易做且味道鮮美,現(xiàn)在又傳至京津地區(qū)乃至全國各地。食用時配以陳醋蒜泥麻醬等輔料,味香濃郁,回味無比。

油酥燒餅

油酥燒餅,是滄州地方風味食品,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油酥燒餅色澤金黃,薄層重疊,內(nèi)外焦脆,香酥可口,適合各種年齡的人食用。如果裝進食品袋中,還能存放很長時間,不疲不餿,吃起來和剛出鍋時一樣。

丁氏香腸

丁氏香腸"源于清朝雍正年間,距今已有300余年歷史,是丁氏獨家祖?zhèn)鹘^藝,乾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乾隆皇帝下江南,經(jīng)運河水路到達捷地閘口時,伴駕南巡清太子少保協(xié)大學士禮部尚記紀曉嵐將丁氏香腸進上,皇帝稱之"奇也",食之后味道鮮"美",香而不膩,酥而不硬。皇帝大悅,贊不絕口,親口御封為"奇美香腸"從而為御膳佳肴。后經(jīng)歷年許多名人及中央領導品嘗過,深得各級領導及各界名人贊譽。

撥御面

撥御面,是一種以蕎麥面為主料做成的特色小吃,最享盛譽的當首推河北省隆化縣張三營鎮(zhèn)的撥御面。張三營原名“一百家子”,解放后,張三營的“何家面鋪”曾遠近聞名,可惜在十年動亂中店鋪倒閉,工藝失傳。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張三營一帶又立起了多個撥面館,是去木蘭圍場路上吃飯打尖的好去處。只是現(xiàn)代人減去了“御”字,叫撥面了。

滄州蜜棗

滄州蜜棗產(chǎn)于河北滄州運河以西的產(chǎn)棗區(qū)。扁方形,琥珀色,半透明,果面有豎向絲紋,肉質(zhì)香甜如蜜,口感柔韌,富彈性,含果糖及蔗糖60%以上,有益脾、養(yǎng)胃、補血、健肝、壯氣等功效,還可為中西式糕點的餡料及其他食品的添加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891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