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陜西正宗禮泉烙面做法(面百做陜西篇第二篇)
發布時間:2024-11-13閱讀(12)

禮泉,原名醴泉,因為縣內有一口泉水,口感甘甜。隋朝時,更在此建有“醴泉宮”。1964年,經國務院批準,改名為禮泉。
傳說上古皇帝升仙處,就在今天禮泉的煙霞鎮灣里村。1958年開始,縣內逐步發覺原始村落遺址十幾處。證明5000年前,這里已經是人類聚居繁衍的地方。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建縣。
禮泉標志性的食物,就是禮泉烙面。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

大唐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登基開始,便為自己修建昭陵。大量被征調的民夫聚集在一起,做飯極其不容易。而且開山修陵,基地濕潤,食材不好儲存。禮泉的廚娘便受烙餅啟發,創造了“烙面”。
(一)吃法
與方便面類似,取出烙面,放入碗中,澆入高湯,立即開吃。不必像方便面那樣還要等幾分鐘。烙面經高湯一澆,入口筋道,爽口。細細咀嚼,鐵板烙熟的面香味,如縷不絕。

(二)做法
烙面制作,多為夫妻二人搭配干活:
1. 調面:一次性將二三十斤面粉倒入盆中,一般女人負責加水,男人負責攪拌抓洗。攪成面糊后,濾除面筋渣滓。將面糊放置一邊靜候。
2. 攤面:如攤煎餅,將面糊淋入平底鍋(或鏊子),逐漸攤開,攤到薄薄一層,兩面黃而不焦,就熟了。
3. 晾面:將面餅搭在繩上晾干,這樣除去水分,易于存儲。
4. 疊面:將晾干的面餅一層層碼放整齊。
5. 壓面:面上壓上木板,木板上壓上石塊。
6. 切面:壓上三天,取出面餅,切成細絲。將細面一把把用紙包好。放入籃中,隨吃隨用。

包好的禮泉烙面常常就作為伴手禮,禮泉人逢年過節走親戚時帶一包。老咸陽人,至今還記得,待客時,從禮泉而來的自行車,車頭那袋子里的烙面禮。
而今,大多已不走親戚,已少有這樣的待客機會了。
三秦大地至今還飄蕩的多年的民謠:“做(zou四聲)啥好,過年好。過年買糖帶買炮,烙面掛面能吃飽?!?/p>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936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