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陜西八大怪美食排名(陜西十大怪中的飲食五大怪)
發(fā)布時間:2024-11-14閱讀(9)
陜西有十大怪:
"面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不做蹲起來,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碗盆難分開,泡饃大碗賣,唱戲吼起來。"

飲食習(xí)慣上占了五怪:
"面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碗盆難分開,泡饃大碗賣"

(1) 面條像褲帶
關(guān)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勻、揉到、搟厚、切寬、吃起來光滑、勁道、熱火、有嚼勁,即耐飽又可口,喜歡將油潑辣子放在面里,呲溜呲溜,呼嚕嚕的大口進肚,飽嗝一打,渾身有勁,抗包、拉車、背石頭,五六個小時也不餓。
這種面就是biangbiang面,據(jù)說這個字有上千年的歷史,這個字還有段順口溜(其一版本):
"一點上了天,渭河倆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朝上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也長,我也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削個掛鉤掛衣裳,推上車車走四方。"
此面的寬度可達二三寸,長一米左右,厚度和硬幣差不多,可以拉的薄如蟬翼。一根面條差不多有二兩,對于飯量大的關(guān)中人吃個八兩一斤不成問題,對于飯量小的朋友吃一根可能就飽了。

(2) 鍋盔像鍋蓋
現(xiàn)在的鍋盔,面要和的硬點,放進少量的鹽和料粉,用粗的搟面杖來揉壓,然后置于兩尺長的平底鍋上翻烙而成。
烙好的鍋盔,外脆里酥、麥香適口,放上一倆個月都不會壞。
陜西的鍋盔普遍個大,厚實,鍋盔要數(shù)乾縣鍋盔最有名。很多展會上都會看到它的存在。據(jù)說鍋盔起源于唐朝,在修乾陵的時候,工程浩大,常常因為做飯而延誤進度,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把面團放進頭盔里直接火上烤,鍋盔就成型了。

(3) 辣子是道菜
說道陜西人吃辣子,一般人都會以為,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吃辣比較重,其實這些地方普遍只是把辣子當(dāng)作調(diào)料,而在陜西,"油潑辣子"卻是一道正兒八經(jīng)的菜。油潑辣子以熱油潑香而成,潑辣子要潑的滋啦啦的響聲,人稱"睜眼辣子"。顏色通紅,聞著焦香、吃著香辣。剛蒸出鍋的饃用手瓣開,挖一勺油潑辣子,三四個饃瞬間下肚,一碗飯就此解決。

(4) 碗盆難分開
陜西人吃飯喜歡用大老碗,這種老碗往往比盆都大,所以碗盆難分,在陜西很多農(nóng)村,鄰里之間在吃飯的時候都會端著自家的碗就近圪僦在一起吃飯,農(nóng)忙干活有時候送飯也會用大老碗直接來吃,避免盛來盛去,一次一老碗,省的麻煩。
(5) 泡饃大碗賣
去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算是白來一趟了。
牛羊肉泡饃可謂是"天下第一碗"碗是堪比盆的大老碗,饃是饦饦饃,肉是大片肉。
吃泡饃,饃要自己掰,掰的越碎越好,碎饃、肉片、粉絲、黃花菜等在牛羊肉湯中煮到火候,出鍋即可上桌食用。小伙子飯量大,不來個老碗怎么夠吃。
泡饃又分為四種:
1、 干泡,吃完無湯。
2、 單走,湯饃分開。
3、 口湯,吃完碗底留一口。
4、 水圍城,碎饃聚在湯中間。
年輕人吃泡饃,三五個饦饦饃放里頭都不算多。這樣的饃饃你能吃幾個呢?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417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