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12)

2018
?
樂 住 Enjoy
搜集地圖上的每一次風和日麗
生活在美好之中
你是不是經常會遇到來延游客問,延安有什么特色好吃的,當時的你一臉懵,仔細一想:哇!原來延安有這么多好吃的!
搟面皮

搟面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的特點,是關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之一。面皮和釀皮是把面調成糊狀,放在特制的鐵籠上蒸。而搟面皮則是先搟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條狀或是片狀,吃法和米面皮基本一樣,不同于米面皮的是,搟面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陜北、山西晉西,甘肅隴東等地的漢族傳統面食之一。用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洋芋擦擦,色澤金黃的土豆泛著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開來,吃上一口,既有薯條的口感和嚼頭,又有肉末紅椒的鮮香。這是用土豆裹蕎麥粉蒸了后再炒出來的美味,遵循了西北菜少油不少鹽的風格。洋芋擦擦,顧名思義,是用土豆做的。制作原料和程序都很簡單,它是將土豆切成稍粗的絲,再拌以干面粉,使每一根絲上都均勻地裹上一層面衣,然后上屜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面、醬、醋、蔥油或香油,在拌上自制的西紅柿醬。若用炒鍋快火炒出,其味更佳。洋芋擦擦屬天然綠色食品,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延長饸烙

饸烙面是西北常見的一種面食,利用"杠桿原理"壓制出來的。饸[hé], 饹le。饸饹,是用饸饹床子把和好的面團軋成滾圓長面條,直接進開水鍋煮熟,初以蕎麥面為面料,配以熟羊肉、蔥花及茴香、花椒、胡椒、當歸、西洋參、桂圓、紅棗、枸杞、麥冬等熬制的羊肉高湯,熬上一天的高湯,既去了羊肉的膻氣,又消減了羊肉的火氣十分滋補,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清末,始以小麥面替代蕎麥面,口感營養更勝一籌。特別是色鮮味美的辣椒油等調味品,更是別具一格,色、香、味俱佳。
子長煎餅

子長煎餅是陜西省子長縣著名的漢族小吃。餅薄如紙,銀白透亮。根據不同需要和不同口味,可制成大餅或小餅,大餅與小蓋一樣,小餅與手掌一般。其種類有:豆腐干煎餅,熱豆腐煎餅,涼菜煎餅,穌肉煎餅,雞肉煎餅等。食用時,根據各自的喜好,配以醋、蒜湯、辣油或涼湯等醇香撲鼻,酸辣味濃,久食不厭。
子長煎餅原料為蕎麥。將蕎麥去皮成糝子,加水滲透成糊狀,再經過濾后在鐵鏊上攤烙而成。成型后的煎餅有圓形或橢圓形,碗口大小,薄如紙,白似銀,具韌性。食用時卷入豬頭肉、紅燒肉、酥肉、雞肉、炒菜、涼拌菜、熱豆腐、豆腐干等就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煎餅。食用時的配料有:醋、蒜湯、韭花、辣油、西紅柿醬、芝麻等。
吳起羊肉

吳起羊肉是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的特產。吳起羊子因食當地獨有的地椒草(學名百里香)因此羊肉鮮嫩而不膻,肥美而不膩,低脂肪高蛋白,風味獨特,回味悠長,成為陜北特產,聞名遐邇。
吳起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山羊居多,其肉鮮嫩而不膻,肥美而不膩,且有治療咳嗽,強健耳目,防治癆傷、盜汗等藥用價值,不僅是本地逢年過節和招待客人的最佳食品,而且也是當地最厚實的禮物。吳起羊肉美味可口,這早已聞名于世,凡來吳起者皆食之,且可以不加任何主食,一氣吃個飽。
風味抿節兒

抿節在陜北方言中讀"抿節兒",所以也寫作"抿尖"。所用雜面系由豌豆和麥子磨合而成,調水和成軟面團,放在密布篩孔的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形似,很短,只有寸長。抿節營養豐富,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
風味羊雜碎

羊雜碎湯是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羊肚、羊肝、羊肺、羊腸等。將羊下水煮好,切碎;在原湯中,配以姜為主的佐料粉,湯呈白色,不可混濁,再把退肉的羊頭骨入鍋,切好后的羊雜碎肉裝碗澆湯淤熱即食。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特色美味羊雜碎湯圖片 的。制作羊雜碎還講究"三料"、"三湯"、"三味"。"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生油的)、肚(生味的)、頭蹄肉(架碗充數的),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熗鍋面

熗鍋面是一道以面條、蝦米、小白菜、黃豆芽作為主要食材,以植物油、大蔥、醬油等作為輔料制作而成的傳統面食。
甘泉熗鍋面以鮮香濃郁,口感爽滑,營養豐富,老幼皆宜而享譽最盛。熗鍋面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陜北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甘泉,在品嘗之后,都贊不絕口。

這是一款陜北特色菜,簡單的土豆做出Q彈的感覺,地地道道陜北美食。
由土豆做成沫狀,去除淀粉,然后做成圓球狀,放入鍋內蒸熟,陪上調料便可食用。雖然去處了淀粉在營養方面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絲毫不能影響其令人難忘的味道。
涼粉

涼粉由純天然綠豆、扁豆、洋芋或蕎麥加工而成,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之效。涼粉亦是陜北風味小吃之一,尤以子長縣的綠豆涼粉和油涼粉為著稱。用綠豆粉面制作而成的叫“綠豆涼粉”,用扁豆粉面制作而成的叫“扁豆涼粉”,由洋芋淀粉制作而成的叫“洋芋涼粉”,由蕎麥糝子制作而成的叫“蕎面涼粉”。
涼粉中以綠豆涼粉為上乘,其色澤嫩綠鮮亮,一年四季皆可食用,盛夏時節最佳。有冷熱兩種吃法,老少皆宜。延安各賓館飯店、小吃店、夜市均有售,涼粉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錢錢飯

這本是陜北缺糧人家的一種度荒飯,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饑。而現在已成為粗糧細做的風味飲食。其做法為,將黑豆經水浸泡膨脹,放在石碾上碾壓成片,形如銅錢,故人稱“錢錢飯”。煮時按豆錢二成米八成對摻起來,逐次下鍋,等豆錢半熟時,再放入小米。當豆錢漂浮于粥面上時就可以食用了。錢錢飯粘糊爽口,香濃味美,尤其是寒冬里,喝一碗錢錢飯驅寒保暖,愜意極了。
蕎面饸饹

蕎面饸饹由精制蕎麥制作成粉條狀,與陜北羊腥湯相配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在陜北,民間有“蕎面饸饹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說。此外,蕎麥有減脂降壓的功效。
延安的吳旗縣和志丹縣盛產蕎麥,兩地的蕎面饸饹味道最佳,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各賓館飯店、小吃店、夜市均有售。
攤黃

攤黃由米面或玉米面發酵,制成糊狀,用專門的螯子慢火烙成,這螯子底是凸起的。舀一勺面糊,順凸頂倒下,流到邊楞擋住,自然成為圓形,然后蓋上蓋烙,聽的蓋上水蒸汽滴下來響三聲,就說明熟了,鏟在盤中,狀如滿月,底焦面黃,邊厚中薄,香氣撲鼻,嘗一塊,略酸帶甜。
陜北好像有句話叫:四月八不吃攤黃不的發,吃了攤黃就倒塌。(這里的時間是農歷)“攤黃”可能就是陜北的風俗清明吃“攤黃”可能就是陜北的風俗。加工原料是大米或小米磨成面粉然后用水和成糊狀,在一個鐵制的中間凸起的圓形容器(當地叫“鏊子”)里煎成餅狀,叫做“黃”。我想可能因為當地盛產小米,小米是主要原料,所以叫“黃”。后來人們愛吃大米加工的,但并沒有叫“白”,依舊叫“黃”。不過大米的口感細膩、小米的口感香甜,各領風騷,各得所愛!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752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