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昭通的美食及簡介(昭通巧家美食盡享)
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16)
中國網《全景看云南》走進巧家縣(任正麗 譚莉菊 閆科任)民以食為天,食以美為仙。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其中吃占據首位。
云南巧家,歷史悠久,廣袤的大地上散落著無數文化珍珠,餐飲文化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巧家的美食歷史源遠流長,而且豐富的生態、農業資源帶來了美食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
巧家有著許多獨特的民間小吃。如金豌豆涼粉、卷粉、熨斗粑、稀豆粉、泡粑、包谷粑、砂鍋米線、小米豬腳等幾十種,巧家的早點特別豐富,早上六點左右,賣早點的小攤子就營業了,叫賣聲絡繹不絕。巧家人吃夜宵更是怪事,從晚上7點開始便有人吃夜宵,夜間12點至凌晨1、2點是最熱鬧的高峰期,直至凌晨4、5點鐘仍然還有人吃夜宵,各種燒烤、涮烤是應有盡有,種類繁多,可讓你一飽口福。

巧家金豌豆涼粉
巧家的金豌豆涼粉,遠近聞名,由于巧家縣城氣候炎熱,一年四季大街小巷天天都有涼粉攤,味美可口,清爽宜人。金豌豆涼粉是巧家美食里的一朵奇葩,得到許多人的喜愛。

巧家卷粉
巧家最有名的小吃是卷粉,它是用米漿經幾次蒸制而成,薄如箋浪,一層一層的抹上佐料,卷成一卷,用手拿著吃,所以人們稱它卷粉。其制作過程傳統、久遠,以其獨特的民間制作方法,深得人們的青睞。

巧家熨斗粑
在巧家縣城平正街、老菜市街、紅衛街延長線、龍潭公園旁等地均有烙熨斗粑的攤點,生意都非常紅火。時常有市民將烙制好的熨斗粑帶到昆明、昭通等地,再用微波爐熱一下就可食用。
熨斗粑特點是糕體細、不沾牙,清香可口,甜而不膩,軟和香脆,營養價值高,是最好的早餐食品。

巧家苞谷粑
巧家人都喜歡吃苞谷粑,巧家的苞谷粑,做法是最講究的,米一定要用桂朝大米,苞谷要用不老不嫩的新鮮苞谷,只有用這種新鮮苞谷做出來的苞谷粑的味道才有濃而清香苞谷味道,在發酵時間上也要控制得好,發酵時間短了,不會發,發酵時間長了,苞谷粑是酸的。
把剛蒸熟的苞谷粑取出來,把粑粑的葉子剝開,里面的粑粑是白白的,熱氣騰騰的,苞谷的清香味撲鼻而來,吃一口,甜甜的、香香的,估計沒多少人吃過這么鮮、香、綠色的食品了。巧家的苞谷粑小有名氣,昭通、昆明、西昌等地人都對苞谷粑評價頗高,每逢節假日、親朋好友到訪,巧家人都把它作為佳品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巧家稀豆粉
稀豆粉,這也是巧家的一道有名小吃,稀糊糊卻略帶豆香味,很多人喜歡這種感覺。在眾多食客看來無論是稀豆粉油條、稀豆粉米飯,唱主角的一定是稀豆粉。無論是和著油條吃或是拌飯吃,稀豆粉總能增添食物的一絲美味,當邂逅蕎絲稀豆粉后,在蕎絲的映襯之下稀豆粉卻略微遜色,但兩者搭配起來不得不說是人間美味。
在巧家,大街小巷均有稀豆粉攤點,攤主們天不太亮就開工,一口大銅鍋熬著稀豆粉,旁邊擺放著早已做好的苦蕎絲和現炸的油條,雖然攤子看起來特別的小和簡陋,人氣卻很旺,攤主馬不停蹄地忙著。稀豆粉漲得撲哧撲哧響時,把蕎絲放在碗里,放上一條油條在稀豆粉里燙一下后,舀進碗里把蕎絲淹沒,棱色分明的蕎絲和油條不甘埋沒露出了身影,以吸引食客的關注。之后放入點姜蔥,再撒點糊辣椒面和花椒粉,拌著酸蘿卜開吃,給人一個感覺,爽,夠味!

巧家破酥包子
提起巧家小吃,不得不讓人想到破酥包子。這種包子,主要是發面過程有些不同,不用堿和酵母,采用傳統方法,用老面發酵,有一股自然的甜香味道。叫“破酥”,是因為成品的外皮有分層、開口,一層層像酥皮似的。破酥包子口感柔軟,酥香,外皮入口即化,再叫上一碗豆漿,那就更絕了,包子油而不膩,回味無窮。

巧家砂鍋米線
巧家砂鍋米線,以其選料精細,配方獨到,用老砂鍋以文火烹飪而成,據有經驗的食客介紹,“巧家砂鍋米線的味道鮮美,龍潭水功不可沒。”在巧家縣城有著水質甘冽的碧水龍潭,巧家煮砂鍋米線的都用龍潭水熬大骨湯,精選營養豐富的豬大骨(直筒骨),用甘冽的龍潭水在砂鍋里文火熬制出來,不用煮米線,直接加點香菜喝一碗大骨湯,都是人間美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029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