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34)
由Mike、毛曉彤、張雨劍 、陳欣予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美味奇緣》已殺青,目前處于后制階段,預計本月內完成粗剪和混錄。該劇由柯政銘執導,饒俊編劇,講述了主廚李雨哲(Mike)與美食節目編導宋佳茗(毛曉彤)之間歷經誤會與磨難,由歡喜冤家到惺惺相惜,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是泰星Mike首次擔任國產都市劇的男主角。從《無心法師1&2》到《萬萬沒想到》《青丘狐傳說》再到《親愛的公主病》,Mike的角色由“非人類”到“偶像劇男主角”,一直給人失真、飄在空中的感覺,但從《美味奇緣》片方日前發布的“虐心版”片花來看,Mike這次飾演的西餐主廚終于落地了,表現可圈可點。
《美味奇緣》片花↓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https://v.qq.com/x/page/m0021jsjfes.html?ptag=ent_qq_com
對演員來說,機會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素,畢竟在沒被選定之前,很多人連劇本都見不到。“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我們更愿意給一些認真配合、有實力的演員機會。Mike在國內微博粉絲達300多萬,還是在此前公司對他的宣傳包裝比較低調的情況下,這充分說明了他的影響力。相信看過Mike在這部劇中的表現后,會有更多制片方愿意給他機會表演不同類型的角色,他有提升空間。好作品傍身,再加上曝光率擴大和公司有計劃性地打造,他的關注度不會比當紅小鮮肉差”,制片人說道。
對于制片方來說,做單項選擇題屢見不鮮。選擇大咖,很有可能面臨留待拍攝的時間不夠;選擇有充足拍攝期但相對咖位不夠的演員,有可能不被市場所熱捧。“我們選演員的原則一直是‘顏值 演技’。電視劇畢竟是視覺藝術,所以顏值不可缺;相對的,演技也非常重要,否則可能會毀了一部劇”,制片人說,“至于咖位,要放在制作、故事之后,有則錦上添花,無也不影響整體質量。”的確,演員的咖位并不意味著絕對的保險,這一點,從今年正在或己經播出的一些使用了大咖演員卻因故事飄忽、情感單薄而未取得預期效果的劇就可看出。
戲與演員要互相成就,角色契合度很重要
說到底,演員和戲經常需要互相成就。一部大熱的劇,不可能缺少好演員的表演;同樣的,演員表演得再好,沒有故事支撐也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因此,真正的大制作應該是制片方愿意花時間打磨作品,找到有思想的導演,扎實、靠譜的編劇,有咖位、愿意花時間的演員,能按照作品要求做出合適反應的造型、攝影、服裝等團隊,各方相互配合。
為了達到最好的拍攝效果,《美味奇緣》啟用曾擔任電視劇《花千骨》《寂寞空庭春欲晚》編劇的饒俊編寫劇本,臺灣資深攝影師林國華、丁寶城以及真人秀《女神的新衣》的造型總監劉韻儀、曾獲金鐘獎最佳美術指導的黃志鴻皆參與該劇制作。
對于一部現代劇來說,服裝造型尤為重要,對此,制片人說:“我們這部劇服裝的設計要求是符合角色。男主人公是西餐廚師,廚師服都是定制的。但他本身的形象又偏向高冷,因此以西服套裝為主。因女主角的人設和家背景她不可能穿很多奢華的衣服,但我們為她選擇的都是有質感符合身份并預計在2017年將會持續流行的服裝款式。我們想讓服裝與角色產生共鳴,讓觀眾有帶入感。”
說起與角色的契合度,在《無心法師1》中,Mike飾演的白琉璃雖戲份不多,但其精致絕倫的樣貌和不諳世事卻為好友兩肋插刀的性格給網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此,《無心法師2》中白琉璃的戲份大增;《青丘狐傳說》中,Mike飾演胡四,在一眾女狐中毫不遜色;《親愛的公主病》中,Mike飾演面冷心熱的騎士學長江念雨,最終與“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幾部作品在播出時,網絡話題量和討論度都非常高。其中,話題#親愛的公主病#閱讀量達11.1億,討論量達到158.7萬。這些數據也從側面證明,觀眾對Mike的角色契合度的認可。
據制片人介紹,在《美味奇緣》中,Mike在語言不太熟悉的情況下,不僅熟記自己的臺詞,連對手的也一并記住,所以在現場能給出很恰當的反映。“廚師戲是他面臨的新挑戰,但他完成得不錯。他與李雨哲這個角色是有反應的,能給人以共鳴感,這也符合我們對劇‘真實、真切’的要求,我們想做基于現實基礎下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制片人如是說道。
制片方要學會選擇平臺,做劇要有冒險精神
如今,小鮮肉似乎越來越成為一個“不討喜”的詞兒,言必被抨擊,跟IP的待遇有一拼。但在該劇制片人看來,這實際上是一種非此即彼的誤解。“觀眾喜歡顏值高的演員無可厚非,之所以有些膩味,是因為有的小鮮肉只是外表鮮美,但表演空洞。其實,對于演員來說,帥氣、美是很好的先天條件,但在這之上,應該有對藝術的追求,這樣才是合格的演員。”
而對于很多人反映的演員在片場濫用替身的問題,她也有自己的看法:“實際上,這個問題是整個影視環境決定的,不能全怪演員。現在行業追求高效率,經紀公司為演員向劇組要求的可拍攝周期很短、片酬很高,而有些制片方為了用所謂的大咖,很多時候硬是接受了不可能完成任務的拍攝時間。這種情況下,想完成一部作品,只有用替身才能完成劇本內容的拍攝。”照此看來,規范行業環境,約束自身行為,才是解決影視行業很多問題的根本辦法。
資本侵襲下,影視行業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但在給從業者帶來充足資金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頑疾,比如跟風、炒作、搶IP。“首先,平臺方通常會透露什么樣類型的片子播得好,然后制作方就會跟風,這跟買IP殊途同歸,都在打安全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做法”,該劇制片人說,“但是,我覺得從業者需要有冒險精神,去發現新的故事,發現新的演繹、表達方式,再去實現它。然后,爭取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好,不投機取巧,不偷懶,這樣做出來的劇市場是會接受的,我相信觀眾有鑒賞能力。”
最后,該劇制片人感慨道,“電視臺和網絡的受眾其實分得很清楚,衛視也在調整自己的選劇策略,適應受眾。對于制作方來說,得分清自己的需求,來滿足不同的平臺。但不論做哪種類型的劇,都需要把內容做好,還是上面提到的,要有冒險精神,敢于涉新。”
【文/jin】
版權聲明:
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復制轉載,需征得我們同意并注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
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8070.html
下一篇:鮮當歸如何長期保存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