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八爪魚去哪里吃(它傷人比鯊魚還多)
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14)
某年某月某日,在太平洋深處某小島上,一艘獨木船載著一名夜間出海的漁民歸來,只見他一臉痛苦的樣子,左半邊手臂不太能動彈。
到達岸邊后,漁民呼喚人來幫忙。眾人發現其背部第三節頸椎附近有個小孔,似乎有異物插在其中,同時有血液不斷滲出。眾人趕緊將其送往醫院救治。

是什么異物插在其中?圖片:Tran Hoang Manh ,et al. / Interdisciplinary Neurosurgery(2020)
漁民表示其在海里利用火把吸引魚來捕撈魚群的時候,突然感覺背部一瞬間劇烈疼痛,繼而不久便發現自己的左手臂不太能受控制。萬幸漁民捕魚的地方離岸邊不遠,其迅速放下捕撈工具向岸邊努力劃去。
數天后,人們了解到漁民搶救及時已沒有生命危險,而醫護人員在漁民背部流血的孔洞中取出數塊疑是魚嘴的尖碎片,其中魚嘴的牙雖小卻十分鋒利。

疑是魚嘴的尖碎片。圖片:Tran Hoang Manh ,et al. / Interdisciplinary Neurosurgery(2020)
真相揭露這是一起典型的頜針魚傷人事件。
頜針魚(Needlefish)屬于頜針目,頜針魚科,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熱帶到亞熱帶的海域。世界上的頜針魚種類眾多,但都擁有著相似的外觀:修長的身形,十分瘦細;一副特化延長的嘴,扁平堅硬;內部密布鋒利的細小尖牙。這也是頜針一名的由來。

鱷形圓頜針魚。圖片:Philippe Bourjon / Wikipedia
頜針魚體表顏色上部輕微藍綠色,下部銀白色,全身銀白為主,在海洋魚類中并不出眾。頜針魚屬于表層魚類,長期在海水表層洄游覓食,常見于近海海域,也活躍于江河入海口或咸淡水交匯處(亦有少數品種生息于淡水中),成魚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

尖牙幫助頜針魚成為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圖片:Christian Grill / Wikipedia
頜針魚許多品種的常見尺寸多在40cm以下,個別大個體長度可達1米左右。對于沒見過頜針魚的同學,可以想象其外觀類似于我們生活中時不時能見到的淡水雀鱔的微縮版(英文中用來泛指雀鱔的Garfish一詞,最早反而是用來指頜針魚)。

斑點雀鱔。圖片:Montague / Wikipedia
小小的頜針魚,看似柔弱,長相奇特,但誰也想不到其是無數海洋動物傷人事件的背后的元兇。
傷人不是我本意至于為什么頜針魚會主動攻擊人類,還得從其生活習性說起。頜針魚生活于海水表層,除去本身擅長跳躍外,其在受到驚訝或夜間被火把等光亮吸引時(趨光性)也會躍出水面。

飛魚不是唯一會“飛”的魚。圖片:Wikipedia
得益于其通過左右扭動身體的波狀運動與修長的身形,躍出水面的頜針魚可謂速度驚人,雖并未有人測量過躍出水面頜針魚的速度,但猜測應與常見躍出水面的飛魚速度類似,可到60km/h左右。
細尖的頜針加上如此快的飛出速度,如果人類不幸出現在頜針魚飛出水面的滑行路線上,則極大可能被頜針魚所中傷。

不幸被頜針魚刺入腿中。圖片:Karen W. Link ,et al. /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1999)
據多項科學研究統計的世界范圍內的頜針魚傷人事件發現,頜針魚在飛出水面不幸插入人體組織的過程中,由于穿刺部位和力度的不同,極有可能出現頜針魚將尖嘴插入人體組織后從嘴處斷開,形成僅有尖嘴殘留在人體內的情況。
甚至在刺入人體較為堅硬的部位時,頜針魚的尖嘴可能在人體組織內進一步斷裂、破碎成碎片狀。
高能慎點

頜針魚的尖嘴斷裂殘留。圖片:Lauro Ferreira Gon?alves ,et al. / 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20)
統計發現,頜針魚傷人事件多發生在人體的軀干、手和腳等處,極少數情況下直接刺進人體的眼球、頭顱或是脊椎骨。
世界范圍內,頜針魚造成的傷人事件比鯊魚造成的傷人事件還要多(鯊魚傷人事件在全球范圍內有記錄的統計數字年均僅有幾十次,可謂微乎其微),尤其是對于沖浪愛好者、潛水者和漁民等這些跟海水直接接觸的人群。
高能慎點

頜針魚造成的意外亦不少見。圖片:Karen W. Link ,et al /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1999)
頜針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基本就是依靠沖力將尖嘴“插入”人體引起的傷害。
頜針魚本身前頜并不帶有毒性,因此不存在毒液進入人體引起中毒反應,但由于其肉食性的特點,其牙齒中存在大量病菌等致病體,在刺入人體后也會將這些危險帶入人體內部系統。因此頜針魚刺傷引起的除去傷口處的傷害外還可能引起細菌感染等次生傷害。

肉食性動物的牙齒可能會“藏污納垢”。圖片:Haider,et al / Ophthalmic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5)
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如被頜針魚刺穿眼框,胸腔或脊椎骨,可能引起繼發腦損傷、中樞神經受損等難以處置的情況進而導致死亡。尤其在受到大尺寸頜針魚的攻擊時,其穿刺深度和傷害程度遠大于小尺寸個體。

大尺寸頜針魚造成的傷害更大。圖片:Haplochromis / Wikipedia
危險與美味并存說了這么多頜針魚的潛在危險,實際在大多數時候海上遇見此類事件的概率可謂非常小。
雖然擔心頜針魚的危險,人類還是會將頜針魚作為重要經濟物種進行捕撈。由于其肉質口感佳,在不少地區還屬于高端食材。

哪里有美味,哪里有人類。圖片:Kulac / Wikipedia
在我國,頜針魚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海海域。沿著南海生息的百姓可能時不時在市場可以看到這類魚在售。市場售賣中同樣需要注意不被頜針魚的尖嘴傷到,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剪刀剃嘴’。
買回家的頜針魚在經歷洗凈腸肚,剔鱗等常規操作后,進行悶煮或香煎都是不錯的選擇。頜針魚魚肉柔嫩香甜,稍有骨刺,但這不影響喜好它的人樂在其中。

兇狠海洋殺手的最終歸宿。圖片:哪穎 / 豆果美食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GuokrPac@guokr.com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9071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