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09閱讀(25)
今天這個主題,應該是美學范疇內的第一IP了,那必須是——美食。
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美食對于中國人的重要性就是天;
對如今的自媒體來說,“美食”是第一流量,無可挑戰。
但是,對于理工科畢業的喬喬來說,要講“美食”這個主題,總覺得有點兒心虛。

心虛歸心虛,要是連美食這個第一IP都不聊的話,還說個毛線的“美”?
雖然咱一年也下不了幾回館子,實踐知識幾乎為零;
也不要緊,沒有實踐咱可以研究理論知識。
何況美食家,美食博主多如牛毛,也不差咱一個;要比做菜你能比得過廚師嘛?
我們只研究美學的范疇,所以我們先聊聊關于美食的第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么用“美”形容好吃的東西?為什么不是香食?不是好食?不是鮮食?不是甜食?。。。而是美食?

當我們在看《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看各種美食節目,美食直播的時候,
——為什么明明吃不到,也會有種滿足感?
《中華小當家》中,打開鍋蓋,刺目的金光直沖云霄那一刻,即使隔著電視屏幕,我們都會不由得贊嘆:
哇塞,這個菜太厲害了!
所以,不得不佩服古人造詞的意境之高:
美食,其實不僅可以滿足我們的胃,也是可以用來欣賞的。

中國人做菜講究色,香,味;
也就是視覺,嗅覺,味覺。
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后才食其味;
古人對食物的要求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有審美層面的要求,故謂之—— “美”食。

如我們每個人兒時的記憶,冰糖葫蘆
也許我們早就記不得那個味道,
但是這一串串紅艷艷的外表,始終都留在每一個小朋友的心中。

前陣子還聽一位大咖說起:咱搞藝術的人,講究的就是一個質感。
質感,這個既抽象又具體的詞,同樣也可以用在菜品上。
當一道有質感的菜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不需要動筷子,就已經能讓我們流口水了:哇噻,看上去好美味的樣子。

一道美食不一定要多豪華,
不一定要多復雜,
甚至不一定要多好的味道,
只要一道最簡單的料理,
如果能在“美”上下點心思,就會帶給人不一樣的心情。

很多時候,我們并不在乎食物本身,而是此時此刻的情緒。
跟朋友天南海北的胡侃,
跟同事一起暢想美好的未來,
跟家人的溫馨,跟愛人的甜蜜
。。。。。
這些主觀情緒的表達,就是審美。

對于我們這些唯美外觀黨來說,
菜,可以不夠味,但是一定得賞心悅目。
古人尚且知道從食中追尋意境,難道21世紀的我們還不如古人嗎?

美學之旅
發現美,擁有美,享受美
讓我們一起構筑我們的美麗人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9215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