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藏家風情糌粑(草原美味酥油糌粑)
發(fā)布時間:2024-12-09閱讀(22)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tǒng)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糌粑是將青稞洗凈、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即可。



將鮮牛奶煮沸,入盆內(nèi)晾冷后,上面便有一層黃色油脂(俗稱奶皮子),將其撈置另一盆內(nèi),等積攢到一定數(shù)量后,放在專門打酥油的木桶里。桶有蓋,中間有一木柄伸進桶里,下端有齒輪狀圓盤。手抓木柄上下攪動提打到一定時間,油脂和水自然分開,揭蓋取出油脂,在清涼水中反復(fù)揉洗幾次,便成為金黃色的酥油。藏族人民吃糌粑時少不了它的,糌粑在藏語中是炒面之意。當您來到天祝藏族自治縣那廣闊的草原上,熱情好客的藏族同胞一定會以酥油糌粑招待您。

在寬敞的帳篷里,牧民擺上八仙桌子,拿過精致的龍碗,先倒上香氣噴鼻的奶茶,讓您潤潤口舌;接著端上酥油和糌粑,將酥油切成小片,用筷子搛進龍碗,調(diào)幾勺雪白的砂糖,倒上滾燙的奶茶或純伏茶,一層黃亮的酥油便浮在上面,頓時香氣四溢。把油層輕輕吹向一邊,將茶水喝剩一小半時,即可把由青稞炒制的糌粑放進去。端起碗,用中指點一點浮在上面的糌粑,一手旋轉(zhuǎn)碗,一手捏糌粑,最后把酥油糌粑捏成梭子樣,便可盡情享受了。心靈手巧的年輕人會捏出小鳥,山羊、牛犢等各種飛禽走獸來,讓您好好欣賞一番,再吃更加有味。主人還會把這套手藝,誠心誠意地教給初到草原來的客人。讓你感受到草原藏族人民的熱情與厚道的待客之道。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刪。
來源:節(jié)會和宣傳推廣科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9259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